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 第94章 尽职调查,价值几何?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第94章 尽职调查,价值几何?

作者:代码潮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8 23:44:13 来源:小说旗

启明芯要进行A轮融资的消息,以及硅谷和亚洲顶级资本争相入局的传闻,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巨石,迅速在香港乃至全球的科技和金融圈内扩散开来。一时间,这家之前还略显神秘的香港本土芯片公司,被彻底推到了聚光灯下。无数双眼睛,都在关注着这场可能创造亚洲科技融资新纪录的资本盛宴将如何演变。

而对于启明芯内部来说,这意味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极其严苛的“大考”——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 dd)——全面拉开了序幕。

由于存在多家顶级Vc激烈竞争,为了提高效率并确保公平性,赵晴鸢与几家意向最明确、实力最雄厚的潜在领投机构(包括硅谷的“巅峰资本”、“远景基金”,以及代表亚洲资本的“长江基建基金”和“新世界策略投资”)协商后,决定设立一个统一的、为期两周的集中尽职调查期。

一时间,启明芯位于观塘海滨道的总部大楼,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型的“联合国”和“金融战场”。

来自不同Vc的、阵容豪华的尽职调查团队,如同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纷纷进驻。每个团队都由经验丰富的合伙人带队,配备了顶尖的技术专家(有些甚至是相关领域的院士级人物或前巨头公司cto)、财务分析师(大多拥有cpA、cFA认证)、法律顾问(来自顶级国际律所)、市场分析师以及背景调查专家。他们几乎占据了启明芯所有可用的会议室,甚至临时租用了同一楼层的其他办公室。

一摞摞厚厚的尽职调查清单(due diligence checklist)被送到了赵晴鸢和各部门负责人的手中,上面密密麻麻地列出了上百项需要提供和核查的信息,涵盖了公司的方方面面:

技术与研发(technology & R&d): 这是所有Vc最为关注的核心。技术专家团队要求查阅“启明一号”、“启明二号”、“龙芯一号”的详细设计文档、仿真报告、测试数据、良率分析报告;深入了解“盘古”EdA工具的算法原理、性能对比数据、未来开发路线图;与顾维钧、陈家俊、李志远等核心技术负责人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技术访谈,评估技术壁垒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甚至要求在严格保密协议(NdA)下,查看部分关键模块的源代码或版图设计。

市场与销售(market & Sales): 市场分析师要求提供pioneer在全球各区域的详细销售数据、用户画像、渠道利润率、退货率、客户反馈分析;评估“龙芯一号”获得的意向订单的真实性和转化率;核查与主要客户(如万燕、步步高)的合作协议条款;挑战启明芯对mp3和dVd市场规模及增长率的预测;并独立进行行业访谈,了解竞争对手动态和启明芯在市场中的真实口碑。

财务与运营(Finance & operations): 这是赵晴鸢的主战场。财务分析师和会计师团队要求提供公司成立以来所有的财务报表(经过审计或内部审阅)、银行流水、税务记录;详细审查收入确认政策、成本核算方法、研发费用资本化情况;对未来的财务预测模型(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进行压力测试,评估各种假设的合理性;核查主要的供应商合同、采购成本、库存管理、以及深圳代工厂的运营效率和成本结构。

法律与合规(Legal & pliance): 法律顾问团队仔细审阅公司的注册文件、股东协议、员工合同(特别是核心人员的竞业限制和保密条款)、期权计划、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着作权)申请和授权情况;评估潜在的法律风险,特别是mp3专利诉讼的风险和应对预案;核查公司是否符合各运营地(香港、美国、欧洲、中国大陆)的法律法规要求。

团队与管理(team & management): Vc合伙人亲自出马,与林轩、赵晴鸢、顾维钧、陈家俊、黄耀龙、李志远等所有核心管理团队成员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访谈,评估团队的经验、能力、稳定性、凝聚力以及战略认同度。同时,还会通过第三方机构,对核心成员进行背景调查和推荐人访谈。

这场尽职调查的深度、广度和强度,是启明芯团队从未经历过的。每天,都有无数的文件需要准备和提交,无数的会议需要参加,无数尖锐甚至刁钻的问题需要回答。

赵晴鸢展现出了她作为顶级投行精英的强大控场能力和专业素养。她提前搭建了一个安全的、分权限的在线数据室(Virtual data Room, VdR),将所有需要披露的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和上传;她亲自协调各个部门,确保Vc团队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回应;

她主持了多场面向所有Vc的联合技术和财务说明会,统一解答共性问题,提高沟通效率;在面对一些特别敏感或刁钻的问题时,她总能以专业、严谨又不失灵活的方式予以回应,既展现了公司的透明度,又守住了核心的商业机密和谈判底线。

林轩则主要负责应对来自Vc合伙人和技术专家的高层战略和技术拷问。他依旧保持着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和自信。无论是阐述启明芯的长远技术路线图,还是解释“盘古”EdA的核心算法思想,抑或是回应关于市场竞争和专利风险的质疑,他总能引经据典(当然,很多“经”和“典”来自未来),逻辑清晰,数据翔实,并以其强大的个人魅力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感染着每一个与他对话的人。

他甚至在一次与某位质疑“盘古”可行性的硅谷技术大牛的闭门交流中,直接在白板上推导出了一个关键优化算法的数学证明,让对方瞠目结舌,彻底改变了态度。

顾维钧、陈家俊、李志远、黄耀龙等核心团队成员,也都在各自负责的领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坦诚地回答着各种技术、生产、市场方面的问题,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案例,证明了团队的实力和执行力。

当然,如此高强度的尽职调查,不可能一帆风顺。Vc团队也确实发现了一些“瑕疵”:

比如,一家Vc的财务专家对启明芯早期(赵晴鸢加入前)的一些研发费用处理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不够规范;另一家Vc的技术顾问则指出,“龙芯一号”虽然纠错能力强,但在某些极端的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测试数据还不够充分;

还有一家律所对启明芯与深圳某家代工厂签订的合同中关于知识产权归属的条款表示担忧,认为不够清晰……

对于这些问题,赵晴鸢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都没有回避。他们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核查、补充数据、或者与对方进行沟通解释,并在必要时,承诺在融资完成后立刻进行整改和完善。这种坦诚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反而赢得了大部分Vc的认可。

两周的集中尽职调查期很快过去。各个Vc团队带着海量的数据和初步的评估结论,返回各自的总部,准备提交最终的投资决策报告。

启明芯的办公室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等待“宣判”的紧张气息。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自己和团队的努力能够得到认可。

林轩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开始变得有些萧瑟的秋景。这两周的经历,对他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

与全球最顶尖的资本大脑进行高强度的碰撞和交流,让他对资本市场的运作逻辑、对投资者关注的风险点、以及对如何更好地讲述“启明芯故事”,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知道,尽职调查只是第一关。真正激烈的博弈,将在接下来的term Sheet谈判中展开。估值的高低、条款的细节、控制权的归属……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充满陷阱和变数。

但此刻,他心中却充满了底气。因为他相信,启明芯所展现出来的价值——无论是已经兑现的市场业绩,还是潜力无限的技术蓝图,抑或是这支凝聚力极强的核心团队——足以支撑起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估值。

价值几何?市场即将给出答案。而启明芯,已经做好了迎接这个答案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