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 第257章 安北军迫走童枢密

童贯三万大军驻守庐州,按理来说,不应该惧怕乔道清六万兵马攻城。

只是以来他此前被梁山打怕了,根本不敢跟原本的梁山、现在的安北军硬碰硬。

二来,他此前才败给了方腊的江南军,现在又是在巨大的威胁之下,撤出苏州,向西而走。这自然让他军心尽失,士气全无。

更为关键的是,敢战能战的几人,都被他派出去把守各州(军)去了,身边留下的,是刘延庆和刘光世父子。

这二人与其说是将领,不如说是胆小鬼。打仗从来不会想着怎么取胜,都是想着怎么避免可能存在的危险。

大军交战,没有身先士卒,更没有临危不惧的坐镇指挥,只有慌乱和胆怯,只想逃离是非之地,然后安然无恙。

童贯自然知道他们秉性,所以才把他们带在身边。

原因也很显然,派他们把守城池,那岂不是望风而逃的下场,留在身边,好歹还能凭借自身威望和大帅的身份,对他二人进行约束,不至于让大军一触即溃。

但是他还是想的太过简单,这二人就算是坐镇城头指挥,还是把贪生怕死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只躲在阁楼里,进行隔空指挥。

所以乔道清只以两倍兵力攻城,还是让庐州城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童贯原本在州衙坐镇,闻之城池守卫艰难,急忙赶来坐镇,然后就看到刘延庆父子的离谱操作,顿时大怒,将父子二人大骂了一顿,逼着他们亲到墙头指挥作战,否则就对他二人治罪。

父子二人迫于无奈,只好在亲卫簇拥下,赶到墙头指挥。

但是从护卫森严的情况下就看得出,他们依旧是贪生怕死之徒。

童贯见状,很是无奈,只好派遣得力手下,潜出城去,调集王禀等人前来解救庐州,务必保证他能安然撤退。

靠刘延庆父子,他有把握能逃出庐州,但是不敢保证在后续的追击战中保存力量。

只是他的安排是顺利落实下去,第二日,送信的人跟王禀一起回来了。

只是王禀手中两万大军,此刻回来不足三千人,一个个都是衣冠不整,军备不齐。

童贯见了这个模样,顿时大惊失色,也不敢出兵接应他们回城,只得继续死守,等待另外两路兵马。

王禀自然也知道事情严峻,第一时间就找了个易守难攻的山头,在乔道清大军向他们赶到之前,占据了这处山头作为据守根本。

他此举,也算是帮童贯缓解了三千兵力的压力,乔道清派出三千兵马,命黄信前来围堵王禀败军。

童贯则翘首以盼刘镇和辛兴宗两支大军能顺利前来,解除庐州之围。

只是他等了半日,不见半点动静,而安北军的进攻越发猛烈了,他顿时心中没底,只得打起撤退的主意。

而他满心期盼的两支援军,此刻正跟方天定大军交战。

原来童贯舍弃了滁州和昇州,只留下五千地方军把守,自然很快被安北军一支偏师就给拿下了。

如此一来,安北军就算是兵不血刃帮着江南军取下了两城,而且还不耽误抢占庐州。

但是方天定这边被王禀一顿阻击,自然是放慢了速度,所以击败王禀之后,立刻安定无为军,准备追击前来。

但是此刻正收到滁州和昇州被拿下,让他们前去接管的消息。

方天定虽然愤怒,一定要拿王禀报仇,但是好在还未彻底失去理性,知道孰轻孰重。

于是,他从无为军分兵北上,要拿下和州和太平州,顺利接管四州之地。

这样一来,自然遇上了正要奉命撤退的刘镇和辛兴宗,大战再次打响。

所以童贯才等不到援军,只能独自面对乔道清大军进攻。

只是照目前局势来看,这庐州恐怕是守不住。

安北军的霹雳弹、火药箭和八牛弩,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何况还有火炮助阵,庐州城的守城器械,跟对方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所以被远程压制得很惨。

但好在他们在城中备了不少擂木炮石和弓弩,近距离的杀敌手段,还是不错的。

只是安北军的勇猛和狡猾,远超他们预料。

小队突进,严密防守,变化无穷的进攻模式,搞得他们无论是弓弩射杀还是擂木炮石投掷,效果都很是一般。

更要命的是,安北军带了云梯,而且是十几架,此刻正徐徐推进,在安北军特制的浮桥支撑下,顺利渡过护城河,朝着城墙接近。

童贯见状,再见官兵毫无战心,知道庐州也守不住了,于是果断下令,撤离庐州,继续向西退走。

得到军令的刘延庆父子,顿时松了口气,纷纷恭维童贯英明神武,当机立断。

只是还不等他们高兴多久,童贯一道命令下来,让这父子二人如遭雷击。

命令很简单,命刘光世领兵一万,从南面绕路去营救王禀,然后一起向西撤退。

这在童贯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决策,但是刘延庆父子听了,却是哭丧着脸哀求起来。

刘延庆仗着自己是西军老将,根基稳固,军功不少,于是对童贯道:“大帅不可,我等只剩下这点兵力,保护大帅安危,都是捉襟见肘。

若是再派出一万兵马营救王禀这不足三千人的败军,能成还好说,若是就不出人,反而被乔道清那厮包围了,岂不是得不偿失,请大帅三思。”

童贯道:“若是我等不顾他们死活,就这般舍弃了他们而走,岂不是让人寒心,日后还有谁愿意听我调遣,这贼人还如何剿灭?”

刘延庆道:“如今看来,剿灭贼人,需从长计议了。

只有禀报官家,再各处调集兵马,卷土重来。

若是贼军不傻,自然会留下后路。

所以王禀将军就算是落在他们手里,只怕也还有回旋的余地,毕竟这安北军不是江南军,做事还是很有分寸的!”

童贯一听,也觉有理,但是面上始终过不去,至少样子还是要做的。

于是,他命人传信王禀,让他突围而走。

他这里,还是派刘光世领兵从南边绕出来,作势营救王禀。

只是很不凑巧,刘光世才露头,就被安北军给盯上了。

于是,一万安北军闻风而动,朝他们扑了过去。

刘光世见状,都没有让安北军接近,指挥大军转身便逃。

这让王禀这边好不容易升起一丝希望的官军顿时心如死灰,纷纷垂头丧气起来。

几名偏将见状,上前问王禀道:“将军,我们怎么办?这包围圈,看样子是不能突破了!”

王禀闻言,脸色沉重道:“告诉兄弟们,拼命突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若是一战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将会迎来安北军的屠刀。

不要忘了,这些贼军,都是不讲道理的山贼土匪,官军落在他们手里,绝无活路。”

只是他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效果却是一般。

安北军的名声和作为,这些官兵还是知道的。

此前朝廷几次围剿他们,战败的将士可是都没怎么收到波及,结局不过是两种,一是交钱赎人,而是加入他们,一起进行造反大业。

所以,王禀这番话,有危言耸听的嫌疑。

当然,如果对手是江南军,他们绝对不会抱着侥幸心理,但是安北军嘛,那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选择投降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所以,几名偏将心中已经有了决断,打定主意,若是突围不得,也就要挟持王禀投降安北军了。

于是,他们领了命令,整顿兵马,随着王禀一起向山下突围。

王禀身先士卒,直奔黄信而来。

黄信难得有斩将夺旗的机会,见王禀奔自己而来,不惊反喜,策马舞剑杀向王禀,二将交手,比个高低。

黄信上梁山后,在众多高手指点下,在频繁的切磋中,武艺也是大涨了一截。

只是面对王禀,还是有些吃力,只能咬牙支撑,尽量拖住王禀,不让他走脱。

庐州城内,童贯领着大军从西门而走,但走的还算是有节奏,没有一下将全部人马撤下城头,而是分作几批,前面的先走,后面的抵挡一阵再走。

到得后来,城头就再无一兵一卒,安北军顺利登上城头,占据庐州。

乔道清得知童贯撤走,顿时大喜,命大军即刻掌控庐州城。

至于先前派出去截杀刘光世的,是董平领军。

此刻也没有急着回城,而是朝黄信这边赶来,要吃掉王禀这支败军再说。

他来得也算是及时,黄信在跟王禀过了三十回合后,正自抵挡不住,心中正盘算如何摆脱王禀纠缠,指挥大军击败这支败军时,就听身后马蹄隆隆,大队人马已经赶到。

他瞥了一眼,知道是自家援军,然后心中底气大涨,继续跟王禀拼命。

只是他壮了胆气,王禀也被逼急了,攻势更加犀利。

一时之间,黄信险象环生,正自招架不住,就听一声大喝传来:“黄信退下,看我拿他!”

话毕,一名手持双枪、英气勃发的年轻将军策马杀入阵中,直奔王禀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