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 第268章 赵官家结辽除内乱

宗泽一句话,让还抱有侥幸心理的闻达瞬间汗颜,无地自容。

他此前虽然理解宗泽的选择,但是却不甘愿就这样将大名府拱手相让。

仁慈,有时候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慈不掌兵,也是他贯彻的理念。

所以他才会有镇压受了安北军挑拨而作乱的百姓,然后稳固内部,死守城池,让安北军功亏一篑。

只是他想法不错,也敢这么做,却没想到这些乱民,跟他手底下的守城官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是他最大的过错,若是由他做主,这命令可能真能下达,但是结局,恐怕不是他能承受的。

宗泽一句话将他吓得魂不附体,他才终于知道,宗泽不是怕了安北军,只能拱手献上大名府,而是为了他们这些官兵不被陷入死地,才不得已跟林冲打赌。

他也知道,林冲治下的百姓,真的过得不错。

宗相公这个赌,是必输的局面。

但是这也是当下唯一有体面的失败方式。

若是拼死抵抗,那大名府必定陷入万劫不复;直接投降,那又实在是无法给朝廷和自己交代。

也亏得好宗相公能想出这个办法,若是自己独自面对这个局势,只怕失城又丢人了。

在宗泽意味深长的眼神警告下,闻达后背被汗水湿透,额头上也是不断滚落汗珠,心中也惊骇得无法平静分毫。

眼神中带着惭愧和哀求,但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宗泽见城中百姓停止躁动,各自回归营房,松了口气道:“此事是个让人成长的机会,日后还望你好自为之。

本官无能,守不住大名府,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平息战争。

只是此举虽然对百姓活命有功,但是对朝廷有失城之罪。

官家对本官寄予厚望,但是本官却不能力挽狂澜,日后还得受到贼人挟持,已经是身不由己之人。

至于你,是逃离此地,还是留下来被安北军收编,全由你自己做主。

本官明日一早便出城向东而去,在没有结果之前,安北军不会继续进攻,你有充足的时间考虑。”

闻达闻言,万分不舍道:“宗相公,你果真要如此么?

只要你想离开大名府,末将说什么也能护您周全!

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日后再打回来,收复大名府,不仅能洗刷今日屈辱,更是挽回名声,不必跟贼人讲什么信用啊!”

宗泽摇头道:“若是人人都是如此,那么这天下还有什么未来,百姓还有什么盼头。

你不必多说,我意已决,各自散了吧!”

闻达见宗泽说罢,落寞向府衙走去。

他犹豫再三,还是大步赶上道:“宗相公稍待,末将随你东去!”

宗泽见说,讶异转身,看着闻达道:“你何须如此,此事干系在我,你不必这般抉择!”

闻达摇头道:“若无宗相公,末将安能有再次出人头地的机会。

此番遭遇劫难,想来也是命中注定。

但是不管将来如何,只要能跟在宗相公身边,末将心中就觉得坦然,所以,请允许末将护您东去如何?”

宗泽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便跟着吧!”

“哎,好嘞,多谢宗相公!”闻达真情实感的应了一声,然后辞别了宗泽,赶去自己住处,打包行李,只等一早陪宗泽出城,考察安北大都护府之下州府百姓生计。

宗泽回到府衙,斑白的须发失去往日遒劲风采,跟他的心情一般低落着,终究是显出老态来。

宗泽心中自然不平,想自己一身本领,满腹志气,可一路走来,全是坎坷。

目今六十几岁了,被启用为大名府留守,以为上天终于开眼,要让他有一番大作为。

可是不成想,一来便被这林冲贼首泼了一盆冷水。

以后,仕途无望,名声扫地,只怕要郁郁致死了!

宗泽再无往日精气,神情落寞的半躺在座位上,双目无神的看向府衙外的大街,九九出神。

……

林冲这边,见能收得宗泽这位老英雄,自然是喜出望外,于是在让城中消停后,毫不迟疑的退兵回营。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他甚至让西路军退回济州一带,自己则领着中路军和亲军只在博州驻军。

这是给了宗泽最大的面子,虽然遭遇了部分将领的质疑,但是林冲坚持这么做,众将一向佩服林冲的决策,也就没说什么。

第二日,宗泽早早起来,收拾妥当,穿了一身粗布麻衣,带了些简陋行李,牵了一匹劣马,缓缓朝大名府东门走出。

到得城门前,闻达早等候在此处,他扮作随从模样,步行跟随宗泽。

二人犹如普通行人一般,毫不起眼向东而去。

林冲这边收到消息,并未露面,也未派人监视二人行踪,只让他们从容往东,查探究竟。

西边战事停滞,那就只能继续向北推进。

于是,林冲给许贯忠下达命令,让北路军抓紧时间,将战线推进道燕云一带。

许贯忠已经将此前打下的州府经营得差不多了,收到林冲命令,随即挥师北进,很快便将战线推进到保州、莫州一带,并不断逼近静戎军、威戎军雄州一带。

杜壆则从东面北上,打破乾宁军,猛攻破虏军。

如此,战火便烧到了辽国易州、涿州边境,这自然引起了辽国的注意。

辽国易州和涿州守将顿时做出反应,一面增兵边境,严阵以待。

一面派出驿卒,赶去南京留守,向南京留守萧得里底报信,请求引起重视,必要时派兵南下,抵抗随时可能入侵辽国疆土的安北军。

他们不知道这安北军是如何冒出来的,但是以当前的趋势,宋国朝廷根本不能抵挡,只怕南边要变天了。

萧得里底收到消息,也十分重视。

安北军的行动,他早有耳闻,也派人打听过了,知道是宋国境内的一支义军,实力不俗,意图不明。

如今实力雄厚,却不急着向东京发起进攻,夺取天下,反而将战火燃烧到辽国边境,很是迷惑其行为。

再有一点,他暗中已经得知,辽国水师统帅耶律宁,跟安北军交情匪浅,有巨大礼仪往来。

他有心阻止此事,只力有不济,因此只暗中打探消息,上报朝廷。

只是如今,皇帝陛下正忙着对付金军,没空搭理这些小事。

所以他便不再过多干涉,只把守好燕京府,协调好南京留守事务。

只是现在安北军北上,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他不得不提醒皇帝陛下,要做好应对策略。

好在安北军推进到边境后,没有继续北上的趋势,而是转头搞起了什么打土豪分田地,大兴土木,扶持百业,开辟商埠等事宜。

似乎是要与百姓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萧得里底不知安北军接下来如何行动,只得命易州、涿州守将做好防备,随时迎接战争到来。

然后,他又派出使者,带上了情报,绕路赶去东京,汇报给宋国朝廷边境变故,让他们务必解决安北军的隐患,维护双方的和平契约。

过了几日,辽国使者抵达东京,说明来意后,朝廷一众大臣顿时合计出一条策略来,于是纷纷上奏赵佶,可以与辽国加深合作。

比如,对辽国大肆通商,输送粮食、铁器、茶叶等物,再增加给辽国的岁币,请辽国出兵协助,与朝廷南北夹击安北军,剪除双方隐患。

赵佶听了,觉得有理,于是便命群臣商议出一个可行办法来,他这里安排使者北上,与萧得里底进行商谈。

此事一旦达成,那么安北军的末日便到了。

赵佶对安北军那是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只得暂时忍耐。

只要南边的方腊被剿灭,那么他有自信,必能北上击败安北军,拿下林冲贼子。

之前安北军没有打到辽国边境,他倒是没想到这一茬,可以借助辽国的力量,来对付安北军。

如今安北军不知天高地厚,一路推进到辽国边境,那么就是在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可以与辽国进行合作,一起剿灭安北军。

这事虽然说出去丢人,自己国内的反贼都不能消灭,反而要借助他**队。

若是辽国趁虚而入,那么他宋国必定要承担巨大风险。

不过,他对此也有应对之策。

今日的辽国,可比不得以往。

北面的金国,可是一个不错的结盟对象。

若是辽国敢以此为借口,南侵宋土,那么他不介意跟金国结盟,一起夹击辽国。

那时候,就别怪什么盟约精神,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才是真理。

毕竟,他做梦也想收回燕云十六州,说不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想到这里,赵佶恨不得安北军能多坚持一些时日,帮他消耗了辽国边军,那他一旦奠定胜局后,便能继续挥师北上,攻取燕云十六州。

于是,群臣将可行条例整理出来后,赵佶很爽快的批复了意见,并准备了厚礼,让辽国使者一并带回燕京府,商议出兵剿灭安北军的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