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 第269章 宗相公折服献城池

众所周知,大宋朝堂,是个四处漏风的筛子,这等机密事宜,很快便流出皇宫,在街头巷尾暗中传播开来。

燕青等人,没怎么费工夫,便打听到了朝廷的打算,于是将详情立即送回博州,请林冲定夺。

林冲收到消息,有些哭笑不得。

朝廷不怕丢人,做出这般愚蠢的决策,那么他怎能让昏君奸臣失望。

于是,林冲召集众将议事,不仅将朝廷的昏招悉数说来,还立即安排了应对之策。

西路军顺势向西进军,直取濮州、广济军、单州、曹州,将兵峰直指东京不说,还命南路军从庐州南下,直逼童贯后方,协助方腊夹击童贯。

这一招无疑是釜底抽薪,不只是朝廷慌了手脚,就是正全心全意对付方腊的童贯,也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这个时候,南方战事胶灼,兵力全部投入到剿灭江南军的战场上去了,东京虽然有几万禁军,但是谁也没把握能抵挡得住安北军。

这种情况下,赵佶不仅不能主动出兵进攻安北军,还得向周边州府调集大军,一起守卫开封,时刻防备安北军兵临城下。

至此,赵佶处于骑虎难下的局面,后悔莫及。

而辽国这边苦等宋国出兵的消息不得,萧得里底顿时恼火起来。

他得到赵佶的承诺后,可是积极调兵遣将,陈兵边境,准备随时发起进攻。

如今宋庭没有动静,此前约定似乎也就不履行了,眼看煮熟的鸭子要飞了,他如何肯答应,于是立即派出使者,赶来东京讨要说法。

赵佶接见了辽国使者,得知其来意后,有些有苦难言,只说不料贼人如此大胆,竟然敢将兵峰逼近东京。

不过他们此前的约定,是作数的。

朝廷这里要先从各处调集大军,然后再一路反推回去,将安北军给驱离曹州一带后,就会顺势紧逼,从西边北上,与辽国大军形成合力,共同攻打安北军。

当然,若是辽国大军等不及,也可以先行出兵,袭击安北军北路军,牵扯其西路兵力。

若是辽国先出兵,分散安北军兵力,那么朝廷愿意再多出些岁币给辽国,只求双方通力合作,共护边境太平。

然后,又拿出许多好处,让人给辽国使者说了许多好话,让他回去务必说动萧得里底出兵,日后自然少不得他的好处。

这使者两次出使宋庭,得了不少好处,知道宋庭大方,日后必定大有所获,于是勉为其难应下,返回燕京府后,说动萧得里底出兵。

萧得里底果然急于获取好处,因此只询问了一番南京留守官员的意见,便一言而决,出兵攻打安北军。

许贯忠收到辽国出兵消息,没有多少震惊,显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于是,他一面调集大军驻扎在破虏军、雄州、静戎军、威戎军边境,布下坚固的防御工事,一面上报林冲,请求策应。

林冲收到消息,立即命坐镇登州的史文恭率军北上,走水路抵达渤海湾后,配合水军直接进攻辽国南京。

萧得里底没料到安北军还能抽调大队援军北上,而且速度极快,选择果断,直接奔他而来。

于是,他也不敢冒险,只得抽调部分大军回防南京,南面进攻的策略,也相应作出调整。

如此一来,他也跟赵佶一般,陷入被动之中,再不敢托大,认为能吃定安北军。

所以,他只得向辽庭求助,希望皇帝陛下能抽调援军南下,助他一臂之力。

只是辽帝耶律延禧自顾不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抵抗金军南侵的战斗中,哪有兵力拨给他。

所以,萧得里底只得放弃向南进攻安北军的打算,调集大军守卫南京,不给史文恭和许贯忠、杜壆任何机会。

这下好了,萧得里底和赵佶谁也说不得谁,都是陷入了尴尬境地之中,约定的事情,只得暂时搁浅。

可是,林冲被他们此举给激怒了,根本不会就此罢手。

许贯忠和杜壆这里还好说,毕竟本来就是要罢手北面防线的。

但是史文恭大军浩浩荡荡北上,不是装个样子,徒耗钱粮的。

所以,这仗必须得打,而且要猛烈的打。

打得辽国边军胆寒,打得萧得里底后悔,至少也要获得应有的战利品才行。

至于南路军,也不是只做个样子,而是真的奔着童贯大后方而去,对舒州和池州发起猛攻。

有了他们相助,在无为军和宣州、歙州一带与童贯对峙的江南军,顿时全力扑向舒州和池州。

双方合力之下,很快便将两州给打破,童贯为江南军布下的包围圈,被瓦解掉了一面不说,自己的大本营,也暴露在两支义军的兵峰之下。

于是,他不得不调集大军在江州以北筑起防线,抵御顺势南下的安北军和江南军北面大军。

到了此时,童贯只想大骂蔡京等人,这是出的什么馊主意,不仅没有起到制约安北军的作用,反而还把他连累得束手束脚,丢城失地。

这个罪责,都敢算到这些腐儒的头上去。

童贯在江州急得寝食难安,安北军给他的威慑力,实在是太过强大。

庐州一战,他彻底承认了自己不如安北军的事实,如果可以,他宁愿辞官归隐,也不愿意和安北军开战。

只是如今,他统领的官兵干系重大,战争也打到了关键时刻,他不仅不能撂挑子,还得支棱起来,成为官家的依仗。

否则他这支大军一旦被打散,那么朝廷就陷入彻底被动之中了。

一支安北军就让他们焦头烂额了,要是江南军再进一步发展壮大,那么朝廷就真的完了。

所以,童贯只得放缓南进的节奏,抽调大军北上,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只能死保江州不失,将大军巩固在自己身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此一来,因蔡京等人的一时妄想,害得宋庭、童贯、辽国三方都骑虎难下,危机四伏,可谓是一石失三鸟的妙计!

……

林冲这里,很有耐心的等待宗泽考察回来,向他交割大名府事宜。

他给宗泽的时间,只有一个月。

宗泽虽然十分重要,但不能因为他一个人,影响安北军的大业。

所以他不会给宗泽无休止的考察时间,一月时间到了,宗泽若是不回来交割大名府事宜,那么他免不得还得再打一次大名府。

这事宗泽自然清楚,所以他也很有责任感,带着闻达一路东去,直到登州。

沿途见了各州府百姓果然安居乐业,诸行百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莫说是受益的百姓对安北大都护府感恩戴德,就是各州府学子,也纷纷向往着加入安北大都护府做事,好来建功立业,出人头地。

宗泽从大名府出发,经博州,过齐州、淄州、青州、潍州、莱州,抵达登州,然后花了几天时间来观摩登州新旧城池的变化和发展。

最终很是无奈的转道去密州,再途径沂州,转道兖州,又去济州梁山泊看了一回,最终心服口服返回大名府。

进入府衙,他将官印、官袍封锁了,将府库钥匙、六曹账册取了来,带上闻达和一众官员,出城赶去博州,面见林冲。

林冲终于等待这一日,自然欢喜,设宴接待宗泽一行,只热情招待,并不急着催问宗泽打赌之事。

酒过三巡,宗泽将府库钥匙和六曹账簿呈上,对林冲道:“林冲,与你做赌一事,是老夫输了。

正如你所说,你安北大都护府治下百姓,果真比在朝廷之下要好过得多。

老夫心服口服,如今,将大名府交到你手上,老夫别无所求,只请你一视同仁,善待大名府百姓。”

林冲闻言,起身道:“多谢宗老大人信任,晚辈必定不负所托,一定将大名府给治理得井井有条。

只是老大人答应晚辈的事情,可不要食言!”

宗泽闻言,沉声道:“老夫说话算数,但是要老夫帮你一起推翻朝廷,那是万万不可的,你就算是以大名府百姓性命相要挟,老夫也是不会妥协的。

所以,你最好别对老夫有什么指望。”

林冲笑道:“宗老大人都如此爽快了,晚辈怎会来为难你呢?

实不相瞒,如今我东路大军正在攻打辽国南京,宗老大人既然不愿帮晚辈对付朝廷,那不如北上,给我大军出谋划策,攻打辽国,收复燕云如何?

若是此事能成,老大人不仅不会失了名声,还能扬眉吐气,彪炳史册,不知老大人意下如何?”

宗泽闻言,惊讶道:“此话当真?”

林冲道:“自然是千真万确,老大人若是不信,自可打听朝廷和辽国近日动向。”

林冲说着,顺势将一月以来的各方变故一一道来,宗泽听得又惊又怒,最后忍不住破口大骂蔡京等奸臣祸国殃民,损害国威,祸害朝廷。

但事已至此,他再怎么愤愤不平,也于事无补,于是最终接受了林冲的建议,在交接了大名府诸般事宜之后,起身北上,为史文恭出谋划策,攻打辽国南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