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 > 第20章 身份思考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 第20章 身份思考

作者:梦幻蓝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0:28:06 来源:小说旗

1

龙安心蹲在卫生院走廊的长凳上,指甲缝里还嵌着昨天背吴父上山时沾到的泥垢。消毒水的气味混着苗族老人们抽旱烟的辛辣,在密闭空间里形成一种令人眩晕的浊流。护士站的对话声断断续续飘过来:

\"12床家属?去三楼交费。\"

\"我不是......\"

\"不是家属你背人来?\"护士抬头瞥了他一眼,圆珠笔在登记簿上敲出细密的声响,\"苗胞可以减免15%,要带户口本。\"

龙安心张了张嘴,最终沉默地接过缴费单。楼梯转角处,他撞见吴晓梅正用苗语跟药房的人争执着什么,她今天换了件汉式的浅蓝衬衫,衣角却还保留着苗家特有的十字纹刺绣。

\"阿伯的片子出来了?\"龙安心凑近时,吴晓梅突然切换成汉语,耳垂上悬着的银蝴蝶微微发颤。

\"骨裂,要打石膏。\"她递过一叠单据,最上面是张黑白ct片,\"他们非要身份证,阿爸的落在谷仓......\"

缴费窗口的玻璃映出龙安心的脸,汗湿的刘海黏在额头上,眼下挂着两轮青黑。这张面孔与记忆中的父亲重叠起来——二十年前那个暴雨天,父亲也是这样背着他狂奔在田埂上,折断的犁铧还挂在腰间晃荡。

2

回村的班车摇摇晃晃,吴父打着石膏的腿横在过道上。后排几个戴银项圈的苗族妇女不断投来探究的目光,她们交谈时故意压低的苗语里反复出现\"汉人\"这个词。

\"她们在夸你力气大。\"吴晓梅突然用汉语大声说,车厢瞬间安静下来。龙安心看见她攥着座椅扶手的指节发白,腕间那道采药留下的疤痕像条细小的蜈蚣。

车窗外掠过一片火烧过的山坡,焦黑的树桩间冒出零星绿芽。吴父突然开口:\"龙家娃,你晓得为什么苗家烧荒要留树桩?\"不等回答又自顾自说,\"有根在,山才认得自家孩子。\"

龙安心怔住。前天暴雨冲出的那条沟壑里,他确实看见过焦黑的树桩,年轮间嵌着生锈的猎枪弹头——那是父亲当年参加民兵训练时打的靶子。

3

傍晚的村口比往常热闹。务婆坐在枫香树下的青石板上,面前摆着个搪瓷盆,里面泡着某种散发苦涩气味的草药。几个小孩围着她学唱古歌,跑调的旋律惊飞了树梢的麻雀。

\"务雅(奶奶),这是祛瘀的?\"龙安心蹲下来,手指刚触到水面就被拍开。

老人浑浊的眼珠转了转:\"汉人娃娃骨头脆,要加三钱透骨香。\"她突然抓住龙安心的手腕,布满老茧的拇指按在他突起的腕骨上,\"龙家的骨相......\"

孩子们哄笑起来,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大胆地模仿务婆的腔调:\"龙—家—娃—\"尾音拖得老长,像在唱某支古怪的歌谣。

4

吴晓梅家的木楼飘出酸汤鱼的香气。龙安心在门口犹豫时,二楼传来吴父的吆喝:\"上来陪老子喝口酒!\"楼梯吱呀作响,拐角处挂着面蒙尘的镜子,照出他沾着草屑的衣领。

阁楼里,吴父正就着油灯擦拭把老式猎枪,石膏腿架在装满稻谷的麻袋上。\"三十年前修鼓楼,\"他扔过来个竹筒酒杯,\"你爹打的榫卯,现在整个黔东南找不出五个人会。\"

酒液滑过喉咙时带着灼烧感,龙安心突然想起父亲工具箱里那些刻着奇怪角度的木块。墙上的相框里,年轻时的吴父站在半成品的鼓楼前,身旁那个穿蓝布衫的背影,肩线轮廓与父亲分毫不差。

\"当时乡里要拆了建砖楼,\"吴父的枪管指向照片,\"你爹带着我们连夜把榫卯全换成死扣。\"他笑得呛出眼泪,\"后来那些干部看着拆不开的梁柱干瞪眼......\"

5

深夜的山路被月光洗得发白。龙安心走到自家老屋前的岔路口时,发现门槛上摆着个竹编的小笼,里面两只萤火虫明明灭灭。这是苗家孩子道歉的方式——白天嘲笑他的那个羊角辫女孩躲在香樟树后,银项圈的反光出卖了她。

推开门,手机突然震动。是李明发来的县城工地招工信息,后面跟着串数字:日结180元。窗台上那盆刺梨的倒影在屏幕上摇曳,果实已经泛出熟透的金黄。

他打开衣柜找换洗衣物,最底层压着件褪色的建筑工马甲,反光条上还印着\"广州三建\"的字样。马甲口袋里掉出张泛黄的相片——林妍站在小蛮腰塔下,背后是珠江新城密集的玻璃幕墙,那些棱角分明的线条如今看来竟像极了父亲画的榫卯结构图。

6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龙安心已经蹲在菜地里间苗。野猪祸害过的菜畦边缘,几株幸存的辣椒苗倔强地挺着。寨子里的广播突然响起,夹杂着电流声的苗语通知后,村长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重复:\"各家派人去乡里领救灾化肥......\"

\"汉人不去!\"路过的杨老伯朝他喊了嗓子,肩上扛着的锄头闪着冷光。老人走远后,龙安心发现土里埋着半块青砖,上面模糊刻着\"忠\"字——是文革时期大队部的残骸。

吴晓梅的身影出现在田埂尽头,她今天换了身传统服饰,百褶裙上的几何纹样在走动时像流动的密码。\"阿爸让我送这个。\"她递来个油纸包,里面是晒干的雷公山白术,治疗跌打损伤的苗药。

\"你会修鼓楼那种榫卯吗?\"她突然问,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裙摆上的菱形图案。晨光穿过她的银耳坠,在龙安心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7

午后,龙安心带着斧头上后山找杉木。林间的腐殖质散发着潮湿的气息,几处新塌方的黄土裸露着,像大山的伤口。他选中一棵笔直的幼树时,发现树干上刻着歪歪扭扭的汉字\"龙\"——是十二岁那年偷偷留下的。

斧头举起时,远处传来芦笙的声音。透过树隙望去,务婆带着群孩子正在梯田边祭祀土地神,青烟笔直地升向天空。他突然想起父亲说过,好杉木要选\"朝阳不暴晒\"的山坡,年轮才长得均匀。

回程路上遇见放牛的阿公。老人眯眼打量他肩上的木料:\"做纺车?苗家的纺车要留三道疤,汉人的......\"

\"修猪圈。\"龙安心截住话头。阿公呵呵笑着走远,牛铃铛声惊飞了灌木丛里的野鸡。

8

木工活做到日头西斜。父亲留下的工具在阳光下闪着暗沉的光,刨花卷曲着散发出松脂的清香。龙安心比对着手机里存的鼓楼照片,在木料上画线时,院门突然被推开。

村委会的王主任带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走进来:\"省里来的记者,要采访返乡典型!\"记者脖子上挂着台单反相机,镜头盖上的LoGo在广州的广告公司见过。

\"听说您放弃大城市高薪......\"记者的话筒戳过来时,龙安心瞥见吴晓梅站在门外,手里捧着个绣了一半的蝴蝶纹样。她的嘴唇无声地动了动,看口型是句苗话。

相机快门声响起的瞬间,龙安心举起刚做好的榫头对准镜头。夕阳给木料镀上金边,那些精确的45度角切口,在取景器里构成完美的几何图形。

\"这是什么?\"记者好奇地调整焦距。

\"房梁关节。\"龙安心听见自己的声音混着远处务婆的古歌,在山谷里荡出奇异的回声,\"我父亲教的那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