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155章 酒 名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155章 酒 名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李教谕所言极是,晚辈能看到此书,是莫大的幸运。”沈淮谦逊有礼,“若非在书中寻到出路,解了当时的困境,晚辈也没机会见到诸位。”

“看来古人所讲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并非虚言啊。”知县笑着开口,而后将视线落在草棚里的大坛子,“这些又是什么?”

“回大人,这些坛子是用来酿酒的。”沈淮看向知县,“方才桌上喝的白酒,便是家里自酿的梨花白,用山梨酿制而成。”

“难怪味道与寻常的白酒不同,有股若有若无的果香,恰似春日微风轻拂梨园。”知县不禁赞道,“梨花白,此名取的极妙,既满含诗意,又贴合梨花之韵。”

“今日除了梨花白,还有别的酒。”沈淮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大家重新入席,继续品尝其他酒。

像李子酒、柚子酒、橙子酒、柿子酒这些,还没起名字,于是沈淮便开口让他们帮忙起名字,知县等人不仅没有拒绝,反而兴致颇高。

他们每尝一种酒,便起一个名字。

山梨酿成的酒,叫梨花白;

李果酿成的酒,叫李春醅;

桃子酿成的酒,叫桃仙醉;

橙子酿成的酒,叫橙香露;

柚子酿成的酒,叫青柚凝;

名字敲定后,各自留下文墨。

此刻,知县兴致大发,诗意上头,当场赋诗一首:

今临贵府贺英贤,美酒盈杯意万千 。

香漫华堂心欲醉,甘醇似蜜乐无边 。

“好诗!”

“大人好文才!”

众人纷纷夸赞,推杯换盏间,笑声不断。

知县是大忙人,坐了半个时辰,喝了几杯酒便告辞了。

李教谕和方教授,师爷和刘主事等人,纷纷离开。

将人送上马车之时,沈淮把谢礼送上,生怕知县等人不要,还特别强调,送的都自家种的黄芽菜和自家酿的酒。

一篮黄芽菜,两罐腐乳,两罐白酒。

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大家这才毫无压力的收下。

临走前,李教谕还对沈淮说,“早日到县学报到。”

“教谕放心,学生过几日便去报到。”

送走几位贵客,沈淮这才有机会去给其他亲戚敬酒。

到了下午,宾客们陆续离场。

沈家众人忙前忙后,直到天色暗下来才有时间坐下来休息。

“奶奶,你见到方启贤了吗?”沈淮问。

“见到了,是个不错的后生。”提起这个,林氏瞬间来了精神,“他见你大姑和静丫头忙上忙下的,还主动过来帮忙呢。”

黄氏开口,“我瞧着挺不错的,和静丫头很般配。”

“表姐进来送酒的时候,他老是偷看。”沈杏回想那个画面,就觉得好笑,“未来表姐夫也不知道在乐什么,嘴巴都快咧到耳后根去了。”

沈月听言,立即捂嘴偷笑。

黄氏和林氏相视而笑。

沈杏不解,正要追问时,旁边的沈继业‘咳’了一声,“杏丫头,你去拿礼册过来,看看今天大家都送了什么。”

沈杏瞬间被转移注意力。

她拿来礼册,“爹,知县随的礼是最多的,十两白银,其他人随二两。”

沈继业接过礼册一看,除了知县,像李教谕、方教授、江掌柜这些人,都是随二两银子和一些文房四宝或者书籍。

亲戚当中,除了沈大姑随十两银子,很多都是随五十文。

像大房、二房、四房这些比较近的堂伯,每家随二百文;稍微远一点的,随一百文;

三房没送礼,也没有人来,好像断亲了一般;

二舅和二舅母一家随的二百文;外公外婆各自随了二百文;大表哥大表姐随了二百文。

像林氏那边的亲戚,沈七刀的表叔们,随了二十文。

本村的村民,关系一般的,随六个铜板,关系较好的,随十个铜板。

像翠花家,随了半吊钱;经常收购李果、桃子那几家,也随了五十个铜板。

除此之外,那些有合作的酒楼、酒肆、食肆,随的金额都不一样,最少六百文最多二两,还有一些文房四宝。

沈淮数了一下,光是文房四宝,便不下二十套。

字画也收了好几幅,大多是山水和花鸟画。

似乎想起什么,沈淮立马说道,“对了爷爷,知县和方教授他们,给我们家的酒取了几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等等啊。”

他进房间拿出知县几人留下的文墨,“你们看看。”

众人瞬间凑在一块。

黄氏和林氏识字不多,看不懂上面在写什么。

“不愧是县里拔尖的人物,取的名字就是好听。”沈月开口,“桃仙醉,青柚凝,这些名字不仅好听,还能清楚的知晓是什么酒。”

“还有这首诗,要裱装挂起来。”沈淮将诗递给沈继业,“等新房子修好了,就把它挂上去。”

“放心,我一定找最好的师傅把它裱起来。”沈继业一脸高兴,“知县的笔墨,花钱也不到,到时候得把它挂在最显眼的地方。”

这是荣幸之事,一定要大家都知道看到。

“后天是陶师兄的流水宴席,我跟魏渠他们约好了一起过去,吃完宴席就去县学报到。”沈淮说,“那时候致远表哥应该也回来了,奶奶,你给我多备一些银子。”

林氏点点头,然后说道,“陶家随二两白银,我们也回一样的么?”

“一模一样肯定不行。”沈继业开口,“他们家随二两白银和一套文房四宝,回礼的话,二两白银不变,文房四宝得换成其他的。

陶秀才跟三郎一样,很快就要进县学,送两刀纸就很不错。”

“小陶为人不错,学问也踏实,值得相交。”沈七刀出声,“以陶家的家底,能随二两银子,已经够诚意,所以这回礼,我们也不能太小气。”

顿了顿,继续道,“知县不是给我们家的酒起名了么,到时候带两坛过去。”

陶行简办宴席这天,沈淮特意早起。

跟沈七刀搬一坛青柚凝、一坛梨花白上驴车。

进入陶家村的时候,听到村里敲锣打鼓的,很是热闹。

陶行简站在大门迎客,满面春风。

“陶师兄,恭喜啦。”沈淮笑着上前打招呼。

“沈爷爷和沈师弟来啦。”陶行简看到沈淮,大步向前,“夫子也到了,就在里面,我带你们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