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221章 接连中暑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221章 接连中暑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大家听说林致远中暑了,默契的将车子停靠路边。

“远弟,你没事吧?”方启贤一脸关切。

沈淮理智开口,“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是轻微中暑才有的症状,方兄不必担心,吃了药稍作休息就没事了。”

方启贤听言,暗自松了一口气,接着又担忧起来,“第一天便中了暑,日后可有得熬咯。”

陶行简打趣道,“以前晨练,都没见过林兄,上骑射课的时候,他也经常躲懒。”

“打住打住。”林致远赶忙出声,“大家都看着呢,好歹给我留个面子。”

众人一阵哄笑。

接着,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说着对方在县学里的糗事。

说着说着,又是一阵笑闹。

沈淮见顾舟提及当年事,立即说道,“都是过去的事了,顾兄还提它做甚?如今我们聚在一起,便已说明一切。”

顾舟轻笑,“现在想想,当时之举实在幼稚。”

回想当年,林致远有感而发,当场做了一首诗,“昔年意气逐风狂,错把荒唐作韵章。漫理残笺寻旧梦,方知年少太疏狂。”

“好诗!”赵勋又是第一个捧场。

顾舟更是激动,“林兄大才。”

诗中之意,更是贴切到了他的心坎上。

沈淮见林致远没事了,开口道,“出发吧!”

队伍再度出发。

车速比之前慢了很多。

天黑之际,顺利抵达雍州郡。

入住客栈后,大家坐下来商量明天的行程。

沈淮指着攻略上的路线,“郡城到桂宁府,一共一千二百里,途经十三个县镇,大小驿站二十多处,其中壶承府的凤凰岭、福县的天桥山、潭安县的栏麻山,路段崎岖,需避开雨天,防落石。

尤其是栏麻山这一段,劫道者经常出没。”

说到这里,沈淮将视线移到方启贤和许仪章身上,“二位去过省府,有什么好建议么?”

“上次我们去省府,主要是走水路,从郡城码头一路乘船到洛河码头,接着转乘马车到小荣镇,翻越天桥山。”

许仪章指着路线图,“这里山路崎岖,需要下车行走,上陡坡或者转弯时,需两人合力推马车前行,进程很慢。

当时我们花了三天才走出去,住了两晚的客栈。”

“客栈环境如何?”林致远问。

许仪章回了四个字,“又破又贵。”

大家听言,视线纷纷集中在方启贤身上。

方启贤开口,“那客栈,四处漏风,价格比郡城的天字一号还贵,三百文一宿。”

“三百文,这也太黑了吧?”顾梁烨皱眉,“郡城的天字一号才两百文,一个破烂客栈就敢收三百,也不怕烫手。”

许仪章又加一句,“三百还算好的了,下雨天还收五百呢。”

众人不淡定了。

赵勋更是跳起来骂娘。

说店主打着开店的幌子,干着抢钱的勾当。

赵勋直接带头抵制,“我就是露宿山头,也不住哪破客栈。”

“我同赵兄一起。”陶行简摸着腰间的钱袋,响应道,“我们的钱又不是大风吹来的,绝对不能便宜了他们。”

许仪章和方启贤对视了一眼,也觉得很无奈。

“你们回来,也是走的水路吗?”沈淮问。

许仪章摇头,“回来时,桂花江发大水,我们坐马车到福县,补给时,遇到一队军爷,便壮胆跟在他们身后,仅用一天时间便翻过天桥山,赶到小荣镇。”

方启贤又说“其实,走水路看似便捷,实则暗藏很大的风险,下雨、刮风,或者上游暴雨,都有可能导致行船困难。

上次是我们运气好,没有遇到下雨天,没有遇到险滩,一路畅通。”

许仪章点头,表示方启贤说的都是真的。

只是水路的经验,到底不适用于陆路。

最后,沈淮结合大家的意见,指着路线图,“下一站是宾城,大致六十里的路程,明早卯时一刻出城,争取在未时三刻(一点半左右)前,到达梧塘驿站休整。

申时三刻出发,赶在天黑前进城。

这么安排,大家没意见吧?”

赵勋第一个表态,“沈兄安排的极好。”

许仪章也赞成道,“官道好走,天黑前肯定能抵达宾城。”

行程敲定,大家各自散去。

沈淮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亮,对身后的谢甲说,“谢护卫,今年的七月十四,八月十五,我们怕是要在路上过咯。”

“沈公子放心,七月十四那天,在下一定想办法给你弄只鸭子来。”谢护卫双手环在胸前,“至于八月十五那天,公子还在考场呢。”

沈淮先是一愣,而后轻轻一笑,“你不说,我都忘了。”

八月十五,正好是乡试第三场。

“桂宁府的荷花鱼、紫芋香扣、香醯血鸭很有名,等公子考完了,再享受也不迟。”

不说还好,一说沈淮就饿了。

他干脆爬起来,吃了两块糕点。

谢护卫怕他一个人吃不香,还陪着吃了两块。

翌日。

卯时一刻,队伍准点出发。

临行前,大家各自泡了解暑茶,准备了解暑药。

尽管做了准备,顾梁烨和赵勋还是在半路中招了。

备的解暑药又不管用。

一直拖到进城才进医馆看郎中。

郎中似乎看不惯书生,语气阴阳,“你们这些读书人啊,整日之乎者也的,晒点太阳赶点路就吃不消了,真不知道能指望你们什么?”

沈淮无语。

觉得郎中对读书人有偏见。

其他人不吭声,但心里颇为不快。

“最好歇上两天,不然半路歇菜了可别怪老夫没提醒你们。”

沈淮看了郎中一眼,道了句‘多谢’便离开医馆。

回到客栈,大家纷纷吐槽。

“素未谋面,真不知道他哪来这么大的偏见!”

“读书又没花他家的钱,他阴阳怪气什么?”

顾梁烨也没想到,去了一趟医馆,还被郎中阴阳,赶忙出来说话,“此人对读书郎有成见,那是他个人偏见,大家不要受他影响。

我们读书科举,是为了出人头地。

无关紧要之人的看法,一点也不重要。

沈淮非常赞同,“梁烨兄所言极是,我们出来是为了参加乡试,待我们考取功名,这些声音自然会消失不见。”

【作者有话】诗不是作者原创哈,是豆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