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222章 遇到拦路抢劫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222章 遇到拦路抢劫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夜晚,沈淮在房中做题。

谢护卫在门外守着。

陶行简遇到两个难题,想过来请教沈淮,结果刚出门,就看到谢护卫。

“……”然后默默转身,回房,关门。

谢护卫也看到了陶行简。

但他没出声。

没多久,林致远推门出来,看到谢护卫在门口守着,很快就把门关上了。

这些,沈淮一无所知。

谢护卫也不想让他知道。

作为谢道珩的亲传弟子,沈淮的乡试名次,有很多人盯着。

考得好,是名师出高徒。

考得不好,别人会说谢道珩眼光不行,收了个庸才。

作为谢家人,谢护卫自是希望沈淮能考个好名次。

所以,沈淮用功,他乐见其成。

但也见不得沈淮熬夜。

只要超过子时(十一点),他一定会赶沈淮去睡觉。

每每这个时候,沈淮都会忍不住怀疑:谢护卫是不是老师派来监督自己的?

夜,渐渐的深了。

沈淮吹灯睡觉。

隔壁,除了中暑的顾梁烨和赵勋两人已经入睡,其余人还在挑灯奋战。

其中,方启贤和许仪章最为疯狂。

许仪章为了鞭策自己,直接把头发栓在房梁垂下的麻绳上。

记不住的地方,他就扯一下头发,让疼痛刺激自己奋进。

方启贤更狠,拿针扎自己的大腿,还能面不改色的继续看书。

要是沈淮看见二人的疯狂劲儿,一定会大为震撼的来句‘我艹’。

反观林致远、陶行简几人,就正常多了。

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做个记号,有空了在继续琢磨,琢磨不透的,请教他人。

直到子时过半,隔壁房间的灯火才陆续熄灭。

一夜好梦!

清晨时分。

沈淮穿着练功服,在客栈的草地上练剑。

许仪章和方启贤则是捧着书籍,在凉亭背书。

顾梁烨听到动静,掀窗往外一看,整个人瞬间清醒过来。

他来不及穿衣,便冲进赵勋的房间,“快起来,太阳晒屁股了。”

赵勋睡眼朦胧的看了眼窗外,还嘟囔了一句,“没有太阳啊!”

顾梁烨觉得他没救了!

二话不说,冲回自己的房间,洗漱换衣裳,直奔楼下。

“梁烨兄,昨晚睡的如何?”沈淮开口。

“做了个美梦,一觉醒来,神清气爽。”顾梁烨说着,特意转了一圈,“如何,是不是比昨日精神了许多。”

不等沈淮出声,下楼的林致远便说道,“表弟,吃完早饭,我们去书肆逛逛如何?”

“好啊,顺道看看城中有什么好玩的。”沈淮说着,视线落在林致远身后的赵勋,“赵兄,你跟梁烨兄留在客栈休息,还是跟我们一起?”

赵勋看了顾梁烨一眼,“我就不折腾了,省得又耽误行程。”

顾梁烨想出去看看,但又担心身体吃不消,最后决定留在客栈休息。

用过早饭,沈淮跟陶行简等六人去了城中最大的书肆。

沈淮的目标很明确:买两套真题回去。

掌柜的见他通身贵气,身边又有侍卫,以为沈淮是其他府城的官家子弟,态度很是热情,开起价来丝毫不手软。

本以为这单生意板上钉钉,却万万没料到,沈淮面不改色的砍价。

而且给出的价格,跟他平时卖的价格相差无几,顿时傻眼。

许仪章、方启贤、顾舟几人大开眼界,没想到还能这么砍价的。

出了书肆,一个个都向沈淮请教。

沈淮给出精髓三个字,“脸皮厚!”

其他几人“……”

宾城是个小县,城中的格局跟青萍县差不多,几人逛了一圈,发现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便去了集市。

大家走走看看,遇到不认识的,便询问摆摊的大叔大婶,觉得价格合适又感兴趣的水果,便花几文钱买下来,尝个新鲜。

转了一圈,大致了解物价,又买了不少东西,大家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客栈。

晚上大家凑在一起刷题,然后对月作诗,很久才回房休息。

第二天起来,顾梁烨和赵勋都说,他们好得差不多了,下午可以出发。

再三确认两人无碍后,沈淮叫其他人收拾行李,申时二刻出发。

接下来的两天,道路畅通,也无人中暑。

到了迁江镇,需渡江到对岸,才能前往柳溪府。

这个路段,多为山地河谷,道路不平,车马颠簸,人坐在里面十分遭罪。

不过半天,大家便晕得厉害。

林致远、方启贤、顾舟三人,吐了一路,顾梁烨和赵勋还有陶行简也是晕得太阳穴嗡嗡响。

沈淮的练武优势,在这个时候形成鲜明对比。

既不晕车,也没有呕吐的迹象。

整个队伍,就他跟谢护卫好好的,就连那几个车夫,都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巴拉几的。

所以整个进度很慢。

途经凤凰岭的时候,山路崎岖,时不时还要下马车行走,有时还要推着车厢前行,累得大家嗷嗷叫。

可这样的路段,后面还有两个。

大家瞬间绝望。

“这才哪到哪啊。”沈淮一边擦汗一边开口,“进京赶考,至少五六个月呢,难道就不去啦?”

“那怎么行?”方启贤气喘道,“跟功名利禄相比,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说罢,起身往前,口中大喊,“不经险嶂千重苦,哪得青云榜上看?”

沈淮见大家受到鼓舞,也来一句,“若惧千山遮望眼,何来金榜载功名?”

许仪章跟着大喊,“未历霜途千里苦,安能折桂步朝堂。”

对读书人来讲,金榜题名,功名利禄就是十全大补药。

方启贤和沈淮三人的诗,很快给其他人打了鸡血。

后面的林致远、陶行简、顾舟几人,一改之前的颓势,振奋前行。

并且不甘落后的,也当场做了一句相应的诗词。

气氛到了,作诗就像呼吸一样简单。

尝到乐趣,几人一边赶路一边作诗,崎岖的山路,似乎变得没那么难走了。

到了柳溪府,几人入住城中最好的客栈,犒劳自己这几天的辛苦。

柳溪府比雍州郡还要繁荣,尤其是手工业,纺织、陶瓷,冶铁等水平,都比雍州要高。

沈淮想看这座城市,便跟大家商量,多停留一天。

想法一出,大家便举手赞成。

众人在城中逛了一天,才往下个府城出发。

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还没开始进天桥山,就遇到了拦路抢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