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241章 乡试第三场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241章 乡试第三场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8 03:05:33 来源:小说旗

连考两场,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都很疲倦。

沈淮倒头就睡。

可惜,下半夜醒来后便一直没睡意。

夜深人静 的,思维很容易散发。

他真心觉得,科举不易。

扛过了十年寒窗,扛过了县试院试,到了乡试才发现,童生试不过是开胃小菜。

每往上通一关,难度也随之往上增长。

接触的人,也越不纯粹。

大家为了名和利,可以不择手段。

沈淮也知道,这才刚刚开始,他接触到的、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后面还有想象不到的困难等着他。

但他坚信,自己一定能闯出去。

天色渐渐亮了。

考场的梆子声响起。

很快有收卷官过来收卷。

沈淮第一时间交卷,拿上‘出门竹签’去排队,一出‘龙门’直奔小院洗澡,然后闷头大睡。

不止沈淮觉得累,其他人也是疲累不堪。

考棚狭窄闷热,大家都能忍,难熬的是晚上,很多人都没睡好,导致第二天答题的时候,精气神很颓。

多多少少有点影响发挥。

第一场还好,到了第二场,中暑的人数多达十几个。

林致远和陶行简几人,回到小院的时候,脚步虚浮,整个人好像快被掏空了一般。

大家碰了面,也只是点个头,压根没力气说话。

沈淮草草吃了几口饭食,就补觉去了。

第三场考的是经史、策问,也是难度最大、分数占比最高的一场,必须重视。

因为拉开差距的,也是第三场。

试卷一发,沈淮立马阅题。

题量减少了,只有五道。

但是难度直接飙升。

比如这道经济策问题是这样的:

《汉书·食货志》载“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当今谷价时有起伏,于民生国计影响颇大。

试结合前朝常平法、义仓等制度,阐述如何平衡谷价,以保农安民,促进经济稳定?

这道题的难点,在于考生是否“通经至用”。

里面涉及历史经济知识。

常平法的核心是市场调控。

官府在风调雨顺、粮价稳定的时候,收购储备粮食,然后在灾年的时候抛售,通过‘收散以时’调节市场价格。

这个运作机制,始于战国时期,汉朝推广。

义仓始于前朝‘大梁’,到了‘大夏’广为使用。

主要在地方建储备仓,由地方官府管理,遇到天灾时,可开仓赈济,相对灵活。

了解这两种做法不同之后,还要分析两者的利弊,再结合现在的情况,给出合理且可操作性的对策。

策论的答题方式,沈淮早就了熟于心。

但想要写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文章来,不容易。

需要仔细、反复的琢磨。

沈淮足足想了半个时辰,才把思路捋清楚,下笔之后,灵感如江水奔腾而来,越写越顺。

写完经济策问题,还有水利、教育方面的策问题目。

沈淮根本不敢停下来休息,就是吃饭,脑子也在思考,即便太阳西晒,脑门热得快要冒烟,都没能干扰到他。

此时的他,忘却空气的闷热,阳光的暴烈、湿透的衣裳,心里眼里只有答题。

写完最后一道题时,沈淮才惊觉自己没吃晚饭。

匆匆将稀粥喝了,又马不停蹄的检查答卷,一字一句,仔仔细细的看着,生怕错漏,功亏一篑。

这次的答卷,他检查了两次,确定无误后才收进考篮。

终于可以休息了。

沈淮没形象的靠在墙上,两只眼睛无神的看着天空。

今天正好是八月十五。

月亮很亮,很圆,甚至还能看到里面的‘桂树’。

好累。

沈淮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又闭了闭酸胀的眼睛,还是感觉不舒服,最后索性闭上眼睛‘躺平’。

睡过去的时候,巡逻士兵正好经过。

看见沈淮睡着了的画面,已经见怪不怪了,反而还觉得沈淮比其他考生厉害。

毕竟其他人,还在奋笔疾书呢。

沈淮更不知道,在他睡着的时候,有很多人通宵达旦的写题。

策论的变态就在于:懂就懂,不懂就真的没法写。

考场规矩又严:不能胡编乱造。

一旦被考官看见,直接挂蛋。

没人敢冒这个风险,所以只能在分析、论证上下功夫,凑足数字。

当梆子声再次响起的时候,沈淮立马交卷。

他也是第一个出‘龙门’的人。

回到小院,立即洗澡睡觉。

睡前还特意吩咐谢护卫去请郎中。

郎中到的时候,他自己却先睡过去了。

“大夫,我家公子如何了?”

郎中 把脉后得出结论:太累了,睡一觉便好。

接着,又去其他人屋里把脉。

除了林致远需要吃两副药,其余人睡上一觉,好好休息便能恢复。

而沈淮这一觉,足足睡了一天一夜。

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我睡了多久?”

“一天一夜。”谢护卫见沈淮精神恢复了,倒杯水过去。

没想到睡这么久。

沈淮揉了揉太阳穴,喝了半杯水才下床洗漱。

“公子,距离放榜还有半个月,这段时间,你有何打算?”

“想去娑城看九画山,去茶县看文武庙,顺便去岐寨过丰收节。”

“出去走走也好。”

洗漱完毕,沈淮去了林致远的屋子。

林致远正在吃午饭,见沈淮来了,立马加双碗筷。

“表弟,你何时醒来的?”

“刚醒。”沈淮一边吃一边问,“表哥,我打算去九画山走走,你要一起吗?”

“娑城那个九画山?”

沈淮点点头,“月底才放榜,待在城中也无事可做,不如出去走走,看看山水,放松放松。”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林致远说,“第一场和第二场,我都能作答,可第三场,想破脑袋也没东西可写。

说白了,就是见识少,阅历不够。”

策论真的难。

会就容易,不会就难以下笔。

“还有,大热天的待在考棚里,实在太煎熬了。”林致远接着吐槽,“要不是我定力好,差点熬不住第三场了。”

“等回了青萍,表哥经常锻炼就是。”

“到时候你教我两招,我在家也练练。”似乎想起什么,林致远突然坏笑起来,“表弟,你猜我出‘龙门’的时候,看到谁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