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52章 一个坏消息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52章 一个坏消息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沈淮听了沈杨的话,忍不住笑了出来。

“你现在笑,等你们学到《百家姓》,你就笑不出来了,哼。”

沈杨没好气的轻哼出声,没一会儿又藏不住话的说道,“今天吃午饭的时候,我听到乙班的师兄说,甲班的师兄,明年开春全部参加县试呢。

要是过了,他们有些就不在学堂里读了。”

甲班一共三人,都是走科举的苗子。

“不在我们学堂,去哪?”沈淮不解,“甲班的师兄都很年轻哎,这次考不过下次继续考呀,难道考一次不过就不读了?”

“不是,他们要去县学。”沈杨看向沈淮,“你知道什么是县学吗,县学就是我们县最厉害的学堂,听说是官府办的,束修还很便宜呢。”

县学是官学,有教谕管着,更有是举人授课。

接触到的资源也更多。

说到举人,沈淮突然想起一个人来,赶忙问道,“爹,去年考中解元的杨举人,他考中进士了吗?”

开春之后,家里一直忙,他也就忘记问了。

“没考中。”

沈淮听到这个回答,愣住了。

不应该啊,一省解元,就算挤不进一甲三名,二甲应该不成问题才对,怎么……

很快,沈淮就听到沈继业说,“我听说杨举人考中举人不久,他的祖母就过世了,所以没能进京赶考。

他现在应该在家里守孝,等到下次会试才能继续考。”

自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就开始以孝治天下。

大夏朝也不例外。

若家中有亲人过世,无论是官员还是学子,需归家守孝,否则就视为不孝。

这个时代,不孝的罪名很大。

轻则名声扫地,重则罢免官职,剥夺功名。

官员丁忧,学子暂停科举。

嫡亲父母过世,需为其守孝三年;祖父母需为其守孝一年。

也就是说,杨举人一年后除服,才能进京参加下次的会试。

沈淮听到这个消息,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生老病死,乃是人生常态。

每个人都会经历,只是早晚而已。

“沈淮,你认识举人?”沈杨看沈淮的眼神充满了好奇,“你去哪里认识这么厉害的人物呀?”他也想认识认识。

沈淮摇头道,“我并不认识杨举人,只是在县城的茶楼听说书先生讲过他的事迹。

你想知道吗,想的话我可以跟你讲一讲。”

“那你讲呗,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

沈淮将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沈杨听了之后心情澎湃不已,恨不得明天也要去考个举人回来。

直到下车,沈杨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沈继业和沈淮回到家的时候,沈月和沈杏已经在摆桌上菜了。

由于散学晚三四刻钟回来,喂鸡的任务,已经被黄氏分担。

沈淮洗了手就能上桌。

饭吃到一半,沈继业说了沈杨外公的事。

“方才去买肉,路过谢氏医馆的时候碰到继亮了,沈杨外公小腿骨折,郎中已经给他正了骨,说是要休养两三个月才能下地干活。”

“没什么大碍就好。”林氏边吃边说,“过两天就是集日,你们去江湾村拉客的时候,顺道去看一眼吧。”

都是拐着弯的亲戚,知道了不露面说不过去。

沈七刀想了想,“到时候让老二去吧,我送三郎去学堂。”

沈继业点点头,“行,到时候我拐弯过去看看。”

沈淮信里惦记后山的桐油果,问道,“爷爷,桐油果准备摘完了吗?”

“快的话,明天就能摘完了,最后那几棵,果子长的太松散了,不好打下来。”

沈七刀给沈淮夹了块鸡蛋,“原本我还想着,忙完了就把桐苗移栽到后山去,可是还要晒藿香,估计得等到明年开春去咯。”

毕竟还要种油菜,腾不出时间。

“爷爷,一年生的桐苗长的都没我高呢,就不能等它长高一点了在移吗?”沈淮语气透着天真,“我觉得,一年的苗肯定没两年的苗懂事。”

后面那句,直接把大家都逗笑了。

沈七刀哈哈大笑,“你小子就是歪理多。”

“我倒是觉得三郎说的有道理。”林氏颇为赞同的点点头,“一年苗和两年苗,都不结果,两年苗根须肯定比一年苗的茂盛,根须多了才容易养活。”

根须多容易养活这话,沈七刀赞同,“先看看情况吧,若是来年开春没空移植,就先在树苗后方开出两亩地用来育苗。

果林两侧,也要找个时间开发出来。

今年多挑选些好的种子,育苗越多越好,若是成活的多,就能种的多,到时候也能挣的更多。”

这个提议,无人反对。

沈淮也赞同。

苗子多,种活的几率就越高。

这年头,没有专门的农药和肥料,果树生病了只能干着急,只能不停的种,能存活多少算多少。

沈家忙了几天,终于将桐油果晾晒完毕。

沈继业和沈七刀要赶牛车拉桐油果去县城卖,出发前一晚,沈继业找到沈继亮,让他帮忙接送沈淮两天。

这两天,沈淮都会多带一份菜给沈杨。

沈杨明显高兴,中午有空的时候,还会带沈淮去启蒙班玩,因此,沈淮很快在启蒙班混个脸熟,还认识了班里的两位小少爷。

只不过比起两人的性格,他更喜欢同班的江铭三人。

怎么说呢,启蒙班的两位小少爷,少爷脾气很明显。

江铭三人就不一样,偶尔也会吵吵闹闹,有什么不开心,过了就过了,不会记仇。

起初,江铭三人见沈淮去跟启蒙班的人玩,还不高兴了一阵子,后来混熟了,他们三人也经常跑去启蒙班玩。

玩游戏的时候,还会合伙欺负启蒙班的人。

不知不觉,一个多月过去。

三字经已经被沈淮背烂,简单的加减算术也被轻松拿捏,就是练字,他也是班里进步最快的。

小魏夫子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给沈淮布置的课业也比江铭三人多,还借《三字经》的注释版给沈淮带回家看,并让沈淮先背《百家姓》,遇到不认识的字,上课再问。

这时候,天气开始变冷。

早晚雾气很大。

沈家的油菜也种完了,八百斤的藿香也卖给了苏氏药铺,但是价格很低,才三文钱一斤,价格比往年少了差不多三倍。

沈家因此少赚了很多银子。

而且,沈家还收到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苏氏药铺以后不收藿香了,就算收,数量也是很少很少。

像沈家这样的批量,根本收不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