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 第53章 沈家的打算

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53章 沈家的打算

作者:姜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00 来源:小说旗

药铺不收藿香,对沈家来说损失很大。

要知道,种植藿香比种其他药材成本低很多,而且还好打理,产量和价格都相对稳定。

三亩的藿香,基本能收获八百至一千斤的干品,两年时间就能卖个十两八两,是桐油果之外最稳定的进项。

可如今药铺却说不收了,让沈家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这到底是为什么呀?”黄氏愁着脸,“我们跟苏家药铺往来这么多年,他们总给我们一个说法吧?”

那可是好几两的进项啊,不是几十文。

沈继业语气无奈的叹道,“郡城那边引进了番邦的药种,不管是产量还是药效,都比我们的强。

苏师兄说,他们种一亩能顶我们三亩,而且番邦的药植一年就能采收,收购价才三文钱一斤。

两两对比之下,我们的藿香就没了优势。”

黄氏听了很是激动,“天杀的,本以为开通水路,咱们老百姓也能跟着沾点光,没想到运河还没正式开通,就吃了这样的大亏。

若是运河真的开通了,我们还有活路吗?”

沈七刀冷声道,“跟番邦通市,是朝廷的决定,哪有我们老百姓说话的份,药铺不收藿香,我们改种其他的药材便是。

我就不信,那些番邦小国什么药材都有。”

雍州河末端有两个相邻的小国,这两个小国的疆土版图也就四五个雍州郡那么大。

他们的国力,跟大夏朝比起来要弱很多。

之所以跟番邦通市,是看中他们的香料、珠宝玉石、稀有木料和名贵药材,同时还能源源不断的向他们输出茶叶、瓷器、布匹、文房四宝等物。

这些东西,番邦极其喜欢,而且利润十分丰厚。

“藿香价贱不能种了,那我们种什么?”林氏看了看沈继业,又看了看沈七刀,“老二,这方面你比我们强,你有什么想法?”

沈继业觉得,“寻常的药材药铺不缺,种了也很难卖出去,不如种些贵的罕见的。”

“可是贵的药材不好打理。”林氏点出问题所在,“我们还要种田种菜打理桐油果林,没办法精心伺弄药材。”

他们沈家人少,四个人一年种十六亩水田、六亩黄豆,打理后山的桐油果,还要种菜养鸡养猪这些,已经忙的团团转了。

若是种的药材需要精心伺弄,根本无暇顾及。

沈七刀认为,“不管种什么,都要花时间打理。”

“也是。”林氏赞同的点点头,“若是不花时间不用费心就能种活,我们家早就发财了。”

“孩子他爹,你若是有想法,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合计合计。”黄氏见说了半天都没说到点子上,不禁有些着急。

坐在旁边的沈淮也跟着催人,“爹,你赶紧说呀。”

沈继业这才不慌不忙的开口,“我想种薏仁,但是家里没有多余的田,后山的土壤倒是比较适合种草果。”

超市和菜市场都有卖,宝子们应该见过,明朝时期曾为贡品

草果是什么?

沈家其他人一脸茫然,沈淮却是知道的。

只是怎么种,他就不得而知了。

沈继业抛出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疟疾吧?”

“知道,这种病很严重,会死人。”沈淮看向沈继业,“爹,这草果不会是治疟疾的药吧?”

“聪明。”沈继业露出笑容,“草果是治疟疾的主药,也可以当香料用,只有城里的大户才能用得起,而且价格也很贵。”

沈淮继续猜道,“那它的种子肯定不便宜,就是不知道县城有没有卖种子的。”

沈继业轻轻摇头,“不知道,得去药铺询问才知道。”

“那你知道怎么种吧?”林氏问。

沈继业点点头。

“多久能有收成?”这才是沈七刀关心的重点。

沈继业道:“种的好,两年便能结果,疏于搭理的话,三年。”

这时间,沈七刀尚能接受。

想了想道,“过两天我们去县城问问,若是县里没有,便托镖局和商队帮忙问问,看郡城有没有卖。”

当然了,沈家的重心还是桐油果。

种草果只是多一条出路,前期并不会投入太大,毕竟能不能买到种子,能不能种活还另外说。

他们已经没了藿香的进项,不能再失去桐油果。

之后的几天,沈七刀和沈继业一直在讨论种草果的可行性,还估算了一下前期的投入。

最后,两人都觉得可以试试。

商定之后,父子二人立马赶着牛车去县城,顺道了解其他药材的行情。

沈淮跟着沈杨一起上下学。

“三郎,你爹他们去县城多久?”散学回来的路上,沈继亮问道。

沈淮不是很确定,“县城远,多则三四天少则两天吧。”

“你们家的桐果和药材不是都卖完了么,他们又去县城做甚?”沈继亮又问。

沈淮继续摇摇头,“不知道,爷爷和爹没跟我说。”

沈继亮觉得沈淮不知道是正常的,还开玩笑道,“你爹对种植药材有一手,若是当年他沉得住气,在苏氏药铺再待个几年,说不定你现在也是个小少爷了。”

“我现在也很好呀。”

沈淮说的是大实话,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都对他很好。

吃穿用度,已经尽最大的努力给他最好的了。

“但还能更好。”沈继亮继续输出,“若是将来你能考上秀才,不止你家,我们沈氏一族都会跟着沾光。

便是村里都会跟着沾光。”

在这穷乡僻壤里,出一个秀才,就是光宗耀祖的存在。

沈淮憋着笑,“继亮伯伯,这句话你是不是也跟沈杨哥说过?”

“你第一次听,我都听腻咯。”沈杨最近学习不顺,逆反心很重,“秀才又不是沟渠旁边的田螺,随随便便就能捡到。

我说《百家姓》很难,他还骂我,说我不认真。

我昨天挨罚回来,我娘还骂我是猪脑子。”

沈杨越说越委屈,最后两眼泪汪汪,却又故作坚强的仰头眨眼睛,把眼里的泪水憋回去。

“要是读书那么容易,个个都是秀才咯,还种田做什么。”

沈淮见沈继亮即将爆发,连忙开口,“继亮伯伯,《百家姓》真的比《三字经》难,不仅要会读会背,还要学习氏族的起源发展。

不是两三天就能学会的,你回去千万可别揍沈杨哥啊,他已经很努力了。”

结果,话还没说完沈继亮就下车了。

只见他提溜着沈杨,然后就是一通胖揍。

沈杨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似乎要将最近几天的委屈和痛苦都统统发泄出来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