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四十八章 小阁老?

樊楼。

朱栏绣幕,花旗飘摇。

丈许长的梨木茶案,上有两壶清酒,几牒时令小菜。

一袭素色欗衫的苏轼,一手掂着一根筷子,执箸轻拍,或缓或急,有着特殊的韵味节奏。

章衡端着青瓷酒盏,淡定的抿了几口,不时向外望一眼。

苏辙与曾布二人,则是谈论朝政之事。

几人身前都放有酒盏,但茶案上的几碟小菜却是纹丝未动,俨然是在等人。

不一会儿,一人走进。

“恕我失礼,迟来了一会儿。”

江昭一身白色云锦长衫,一脸歉意。

“哟!”

“小阁老来了!”

苏轼朗声一笑,竹箸轻旋,夹了一口菜。

“啊?”

江昭落座,不禁一懵,疑惑道:“什么小阁老?”

这些日子,他可不是一般的忙。

自从官家贺寿,不断得有诏令传遍天下,他一天得撰书一二十份诏令、政令。

这已经是平常近乎两倍的工作量。

这也就罢了。

谁曾想贺表之事竟然涉及两王之争、韩刘政斗。

这一来,他又不小心卷入了巅峰局,不得不担惊受怕,时刻筹谋。

也因此,他几乎是一手抓政斗,一手抓诏令、政令的撰写。

就连作息,也为之紊乱。

过了六月二十六,两王之争与韩刘政斗落下帷幕,官家的贺寿事宜也恰好就此结束。

结果,休养了没几天,老师韩章就受拜为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就此位列台阁,治政天下。

韩章入阁,自然不乏一些官员特意来恭贺。

或是送书画,或是送玉饰,或是送古籍,或是送诗词,不一而足。

反正,礼品不重不轻,表达的是一份情谊,一份态度。

而这些官员,又有官位高低之分。

那些三品以上的紫袍大员,肯定是韩章亲自招待,可三品以下的四、五品官员,也得有人负责招待。

作为韩章唯一的弟子,这个任务也就落到了江昭的头上。

也因此,他还真没什么时间关注其他事情。

不过......

小阁老?

江昭挑眉,望向几人。

这个称呼?

“子川忙于政务,恐无闲暇着眼于其他的事情。”

章衡望出江昭的疑惑,抚掌一笑,解释道:“庙堂之争,事关江山社稷,权势更迭,自是不缺有心之人关注和传扬,须臾之间就可传遍汴京。”

“这些天,你于庙堂之争大杀四方,力辩右都御史与户部右侍郎的事情,早已传遍。”

江昭颔首。

这倒是不奇怪。

权势更迭争斗,汴京的权贵官眷最是敏感。

一旦某一位官员传出了政斗的过程,须臾间就可在权贵官眷之间流传,从而传遍汴京。

“那,小阁老?”江昭疑惑道。

章衡抚掌说道:“有好事者,称你为【小阁老】,慢慢的也就传扬开来,并受到追捧认可。”

“这,我区区六品小官,如何可当之啊?”江昭一惊。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小阁老”!

“子川之才,百年无人可望其项背,如何不可当之?”苏轼出声赞誉道。

江昭无奈一笑。

自从他考上了状元,聚拢两苏、两章、两曾一起七人为友,苏轼就有了时常吹嘘小团体的习惯。

时而吹嘘章衡、章惇,时而吹嘘曾布、曾巩,偶尔告诫一下弟弟苏辙。

其中,江昭声誉名扬天下,自然是最受吹嘘的重灾区。

“官低名浅,实在愧不敢当啊!”江昭摇了摇头,心中倒是安稳不少。

这几句话的时间,他已经回味过来。

【小阁老】这个称呼,其实还行!

要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让人称呼“小阁老”,那未免是有一种捧杀的意思,甚至有可能是政敌使的计策。

不过,他区区六品小官,又是年轻一代,让人称呼“小阁老”,意义又是不一样。

六品小官,名扬天下,少年英才。

这样的标签一经组合,“小阁老”的称呼则是偏向于一种纯粹的认可和赞誉。

并非捧杀之计!

当然,这也不乏韩章入阁了的缘故。

韩、江二人,一者为师,一者为徒,相似之处不少。

韩章是榜眼,江昭是状元。

韩章出身相州韩氏,江昭出身淮左江氏。

韩章少时即有贤名,“一疏奏罢四宰执”而名震天下;江昭少时即有神童之名,“韩门立雪”佳话而名扬天下。

韩章早早纵横庙堂,三十七岁入阁;江昭出道就打巅峰赛,有过之而无不及。

无论怎么看,两人都是非常相似的师徒。

江昭,简直就是韩章的强化版。

如此,也就怪不得有些人希望有生之年一观“一门两阁老”的佳话。

小阁老的称呼,也就自然而然被安到了江昭的头上。

既然不涉及算计捧杀,江昭心中就安稳了不少。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来。

“小阁老!”苏轼重重喊了一句。

江昭一怔。

嘶~!

哪怕是以江昭的修养,也不免脸色微红,面上不自然。

“子瞻,莫要调笑。”江昭一脸严肃的批评了一句。

说着,他轻轻抬起筷子夹菜,一脸的平静。

“子川何故假作平常?”见江昭故作严肃,苏轼拍了拍大腿,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不笑还好。

这一笑,江昭的严肃一下子就去了七分,心中也未免有些忍不住。

嘴角不自觉的上扬,江昭又是想笑,又是想严肃,愣是憋的脸色发红。

这一来,章衡、苏辙、曾布几人也是齐齐一笑。

空气中一下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江昭好歹也是善驭神色的人,不多时就面色如常,唯有微红的脸,仍是说明着什么。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江昭轻叹,扫过几人:“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要怪,就怪你们影响了我!

“哈哈哈!”

又是一阵笑声。

“饮酒,饮酒!”江昭举了举杯,不得不结束这场调笑。

“来来来!”

几人相视一笑,五杯齐举。

因章惇与曾巩的特殊情况,眼下七人小团伙仅有五人在京。

章惇是因不服侄儿章衡名次比自己好,主动弃了进士功名,有意重考,是以未曾再度入京。

只能说,有才华的人就是随意。

不过,章惇也的确有自傲的资本。

章惇虽为章衡的族叔,但年纪却比章衡小了十余岁,如今也才堪堪二十出头,根本不缺三年重来的时间。

曾巩则是未考上庶吉士,科考过后未考上庶吉士的二甲、三甲进士都得外放。

如今,曾巩已经外放太平州司法参军,从九品。

估摸着是为了让人少说闲话,亦或是有些失望,反正他的老师欧阳修并未出手相助。

否则,哪怕是三甲进士,有大佬背书,也完全可以从八品官做起。

五人齐齐一饮而尽。

就在这时,一道有些意外的声音传来。

“子川?”那是一位英武少年,恰好从五人所在的雅间边上通过。

“仲怀?”江昭一怔,起身相迎:“快请入座。”

“这位是?”苏轼好奇道。

“在下顾廷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