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 > 豪门风第484章 新星纪·乌托邦蓝图

2029年7月20日,长安首都的星际观测大厅被璀璨的蓝光填满。全息星图中央,一颗编号“新伊甸-2”的星球散发着柔和的翡翠色光芒,大陆板块的轮廓与地球惊人相似,却又更为辽阔——北美洲区域的面积是地球的四倍,欧洲板块延伸出广袤的冻土苔原,就连岛国的海岸线都比地球上拉长了三倍有余。

“沈总理,新伊甸-2的勘测报告已完成。”AI管家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星球年龄仅为地球的三分之一,地质活动稳定,自然形成的淡水湖储水量是地球五大湖总和的二十倍。更关键的是,其引力与大气成分完全适配人类生存。”全息屏幕展开资源分布图,富矿带如金色脉络般遍布全球,量子能源矿脉在地表下闪烁着幽蓝的光。

我凝视着星图上标注的“移民限制区”,那里用红色警戒线划出岛国的范围:“每年1000万移民配额,岛国用水严格限制……这是为了避免重蹈地球资源争夺的覆辙。”调出人口模拟沙盘,当移民数量突破阈值时,淡水消耗曲线呈指数级上升,而生态系统的崩溃倒计时令人触目惊心。

沈氏集团核心成员的全息投影陆续接入会议。沈明远身着星际规划师制服,身后悬浮着新伊甸-2的3d城市模型:“我们将采用‘大陆分治、岛国集约’策略。北美洲建设‘星际科技中枢’,欧洲发展生态农业城邦,而岛国作为‘文明试验区’,所有建筑必须采用水循环率99%的量子仿生系统。”他轻点模型,东京湾大小的人工岛浮出水面,岛上的螺旋状建筑如同巨大的海螺,每一层都包裹着透明的净水膜。

苏睛推了推超导眼镜,展示着生态监测方案:“星球的年轻态既是优势也是挑战。我们在北极圈部署了‘量子冰川稳定器’,在赤道安装‘大气成分调节塔’,确保生态系统在大规模开发下仍能自我修复。”她调出数据,新伊甸-2的氧气含量比地球高15%,但过量的甲烷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这些设备将实时调控气体平衡。

最引人注目的是“全民别墅计划”。沈舒的游戏公司转型为虚拟建房平台,用户在移民前就能通过VR设计自己的800平别墅。当她展示玩家作品时,全息大厅瞬间变换场景:有人将别墅建成悬浮在量子森林中的树屋,有人设计出融合敦煌飞天元素的空中楼阁,还有人用纳米材料复刻出圆明园的盛景。“我们的量子建造机器人能在72小时内完成定制化施工。”沈舒兴奋地说,“而且每栋别墅都自带小型生态循环系统,连花园里的蝴蝶都是基因编辑的净水生物。”

然而,移民政策的公平性引发了宇宙争议。暗网论坛上,“星球分配歧视论”甚嚣尘上:“凭什么只有前1000万人才有别墅?后来者就要住贫民窟?”为回应质疑,我们公开了“文明阶梯计划”:所有移民先进入“基础生活区”,通过参与生态维护、科技研发等项目积累“贡献值”,达到标准后即可升级住房。沈明薇的商业银行同步推出“星际房贷”,低息贷款让普通人也能逐步拥有豪华居所。

A国与欧洲各国的代表团率先抵达新伊甸-2。美国总统艾琳娜·陈站在北美大陆的量子基建工地上,身后是正在组装的反重力轨道:“我们将在这里建立‘星际民主城邦’,议会大厦采用量子投票系统,确保每个公民的声音都能被听见。”德国总理汉斯·施耐德则指着欧洲板块的全息图:“我们的生态农业城将实现食物的自给自足,每一粒小麦都带有区块链溯源码。”

2029年7月20日深夜,我站在新伊甸-2的临时观测站,俯瞰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大陆。远处,量子灯塔的光芒穿透云层,照亮了第一座竣工的城市——那里的街道由可自我修复的量子混凝土铺成,建筑外墙会根据居民心情变换色彩。通讯器震动,AI管家传来数据:“沈总理,全球移民申请已突破10亿,其中87%的申请者选择参与文明共建项目。”

这场关于理想家园的实验,不仅是对空间的开拓,更是对文明形态的重塑。当新伊甸-2的第一缕阳光升起时,首批移民在各自的别墅前种下象征希望的树苗。这些树苗的基因经过特殊编辑,既能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又能分泌出净化水源的物质——它们不仅是植物,更是人类与星球签订的永恒契约。而沈氏集团,将继续守护这份蓝图,在这片年轻的土地上,书写公平、繁荣与希望的新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