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小妾成长史 > 第3章 你且露一手让我瞧瞧

小妾成长史 第3章 你且露一手让我瞧瞧

作者:惜言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3 06:08:07 来源:小说旗

第二日卯时初,天色尚暗,天边只泛起一丝鱼肚白。

禾穗娘便轻手轻脚地起了床,摸黑走进厨房。她熟练地从瓮里舀出几瓢杂粮面,倒入略显破旧的陶盆中,接着又兑上适量的清水,手腕灵活地搅拌起来。

灶膛里,禾穗爹早已点燃了柴火,橘红色的火苗欢快地舔舐着锅底,映红了他那布满沧桑的脸。

禾穗娘将一勺面糊倒入烧热的铁鏊子上,手中的刮板迅速而平稳地一转,面糊便均匀地摊成一张薄饼,随着温度升高,饼皮渐渐鼓起小泡,散发出质朴而诱人的香气。

屋内,禾穗在这熟悉的烟火气息中悠悠转醒,身旁的弟妹尚在酣睡中。禾穗想到今日要去县府,她赶忙轻轻起身,麻利地穿好衣服,走到院外的水盆边,用凉水简单洗了把脸,试图让自己清醒些。

洗漱完毕,禾穗来到厨房,看到爹娘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温暖。

禾穗娘见女儿进来,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布包,将刚烙好的几张杂粮煎饼仔细包好,塞进禾穗手里,叮嘱道:“大丫,这路上要是饿了,就吃点,可别饿着自己。”

禾穗接过煎饼,眼眶微微泛红,点了点头,说道:“娘,我知道了。”

这时,禾穗爹走了过来,他看着女儿,目光中满是担忧与期许,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大丫,到了县府里,万事都要小心谨慎,要是夫人没瞧上,就回来,爹娘在家里等着你。”

禾穗用力地点点头,强忍着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说道:“爹,您放心吧,我会谨慎的。”

辰时初,在爹娘的千叮万嘱中,禾穗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袱,迈出了家门。清冷的晨风吹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却也让她愈发清醒。她深吸一口气,坚定地朝着隔壁王嫂子家走去,那里,王嫂子正等着带她前往县城。

“王婶子,早上好呀!”清晨的阳光洒在身上,禾穗嘴角挂着一抹浅笑,清脆地打了声招呼。王婶子可不简单,既是王嫂子的婆婆,又是她的姑母,这亲上加亲的关系,让两家的情谊愈发深厚。

彼时,王婶子正坐在院子里,专注地择着菜,身旁竹篮里的青菜鲜嫩欲滴。听到禾穗的声音,她抬起头,脸上瞬间绽开一朵花,热情地招呼道:“哟,禾穗儿来啦!快进来,你嫂子在屋里哄铁蛋儿玩呢。”王婶子脸上皱纹里都藏着笑意,手上动作不停,指了指屋子的方向。

屋内,王嫂子早就竖着耳朵听动静了。一听见婆母与禾穗的对话,她眼睛一亮,急忙放下手中正逗弄铁蛋儿的拨浪鼓,一边整理着衣角,一边笑着快步迎出来:“禾穗儿,可算把你盼来了!我一大早就惦记着,咱赶紧上路,赶早不赶晚哩,事情早办完心里才踏实呐!”她上前拉住禾穗的手,语气里满是急切与关切。

一路上,两人相伴而行,起初,禾穗满心忐忑,话也不多,只是默默跟着王嫂子的脚步。

王嫂子瞧出她的紧张,一路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县城里的趣事,试图让禾穗放松些:“禾穗啊,等进了城,你就能瞧见那热闹的集市,卖啥的都有,可有意思了。”

禾穗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应和着。

行了约莫一个半时辰,县城的轮廓渐渐映入眼帘。

城门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进了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王嫂子带着禾穗七拐八拐,来到一座气派的府邸前,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口两个威风凛凛的府卫守着。

王嫂子走上前,客气地对府卫说:“小哥,麻烦向采买管事唐嬷嬷通传一声,素锦绣坊的王秀娟求见,说是应了府里选丫鬟的事儿。”

府卫上下打量了她们一番,目光在禾穗朴素的衣着上稍作停留,眼神里闪过一丝狐疑,不过还是点点头,其中一人转身进府通报。

等待的间隙,府门前车水马龙,不时有衣着光鲜的公子小姐乘着华丽马车经过,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禾穗站在原地,局促不安,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眼睛时不时看向紧闭的府门,又迅速收回,生怕多看一眼就会惹出什么麻烦。

王嫂子察觉到禾穗的紧张,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悄声安慰道:“别怕,禾穗,咱们大大方方的,你就把这当成去村里大户人家做客。”

禾穗微微点头,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心跳依旧快得像敲鼓。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去通报的府卫匆匆返回,脸上的神情相较之前缓和了许多,他抬手示意两人跟上:“唐嬷嬷有请,随我来吧。”

两人跟着府卫踏入府门,一进去,便是一条宽阔的青石甬道,两旁花木扶疏,假山池沼错落有致,雕梁画栋的楼阁亭台若隐若现。

禾穗看得目不暇接,却又不敢太过放肆,只能微微低着头,用眼角余光偷偷打量这陌生又气派的地方。

一路上,府卫脚步匆匆,禾穗和王嫂子只得加快步伐紧跟其后。拐过几个弯,来到一处幽静的小院,院子里种满了翠竹,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

府卫在院门前停下,抬手轻轻叩门,门“吱呀”一声开了,露出一位身着素色衣衫,面容和善的嬷嬷,正是唐嬷嬷。

禾穗和王嫂子赶忙行礼。

唐嬷嬷目光在禾穗身上扫过,笑着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可识得字?”

禾穗紧张得手心冒汗,努力镇定地回答:“回嬷嬷的话,我叫赵禾穗,今年十五岁,不识字,但针线、洗衣、做饭这些活儿都做得来。”

唐嬷嬷微微点头,又问了些家中情况,禾穗一一如实作答。

唐嬷嬷听完禾穗的回答,微微眯起眼睛,似在考量着什么。“不识字倒也无妨,咱们府里的丫鬟,品性端正、手脚勤快才是要紧事。只是这针线活,你且当场露一手,让我瞧瞧。”说着,唐嬷嬷抬手,示意一旁的小丫鬟取来针线和绣布。

那小丫鬟动作麻利,眨眼间便将所需之物摆放在桌上。

禾穗走上前,看着那精致的绣针和细腻的绣布,心里一阵发怵。在家时,她用的不过是粗布和普通针线,这般精细物件,她还是头一回摆弄。

但此刻容不得她退缩,她深吸一口气,稳稳拿起针线,开始穿针引线。许是太过紧张,手指微微颤抖,费了些功夫才将线穿过针眼。

一旁的王嫂子瞧在眼里,不禁暗暗捏了把汗,悄悄朝禾穗投去鼓励的目光。

禾穗定了定神,将绣布平铺在桌上,思索片刻,想起王嫂子说的,府里是要找个贴身照顾姐儿的人,心想女孩子们多喜爱可爱之物,便决定绣一只小兔子玩偶。

她手持绣针,小心翼翼地刺进绣布,依照记忆里小兔子模样,一针一线地勾勒起来。

刚开始,针法略显生疏,针脚也不太均匀,可随着绣制的深入,她渐渐找回了往日做针线活的手感,动作愈发流畅,原本紧皱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

唐嬷嬷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禾穗,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审视与好奇。

时间在寂静中悄然流逝,唯有绣针穿过绣布的细微声响,和竹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

很快,小兔子的轮廓逐渐清晰,长长的耳朵上,禾穗特意用深色丝线细致地勾勒出耳朵尖的阴影,使其更具立体感,仿佛下一秒就能听到小兔子机灵地转动耳朵;眼睛又圆又亮,她巧妙地用两颗小小的黑珠子镶嵌其中,刹那间,小兔子便有了灵动的神采,活脱脱像是要从绣布里蹦出来一般;身上的绒毛则以细腻针法密密绣就,每一针都排列得整整齐齐,看着毛茸茸的,让人忍不住想伸手抚摸,感受那柔软的触感。

绣到小兔子短短的尾巴时,禾穗灵机一动,用一团圆润的白线,绣出一个俏皮的小绒球,为玩偶增添了几分活泼俏皮之感,仿佛给这只小兔子注入了灵魂,让它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绣完最后一针,禾穗轻轻放下绣针,长舒一口气,抬起头,忐忑地望向唐嬷嬷,眼中满是期待与不安,此刻,她的心跳如鼓,紧张地等待着唐嬷嬷的评判。

唐嬷嬷伸出手,拿起玩偶,凑近细细端详。她的目光在小兔子的每一处细节上停留,从耳朵到眼睛,再到绒毛与尾巴,不放过任何一处。

良久,唐嬷嬷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这小兔子绣得倒是精巧,看得出你花了心思,针法也慢慢稳了下来。不过,府里贴身伺候姐儿,可不只针线这一项本事就行,还得看你在其他方面是否伶俐,能不能领会主子的心思。”

听到唐嬷嬷的夸赞,禾穗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些,脸上浮现出一丝红晕,低声说道:“多谢嬷嬷夸奖,民女在家常帮衬着母亲做针线,只是所用布料粗陋,今日用这好布,心里难免紧张。”

唐嬷嬷微微点头,将绣布放在一旁,又开口说道:“夫人想来已经知晓你今日来府里之事,她虽宽厚,但对伺候姐儿的丫鬟要求也颇高。跟我走吧,我带你去见见夫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