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潜流时代 > 第16章 沉砂

潜流时代 第16章 沉砂

作者:阴天里的阳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3 15:17:45 来源:小说旗

**清明时节的云山水库**

残雪在杉树林间斑驳如孝布,林见川的登山杖戳进松软的腐殖土。省环科院的小王捧着盖革计数器落后两步,仪器嗡鸣声惊飞了枝头的山雀。

\"这里就是九十年代的铅渣填埋区?\"小王指着树根处裸露的暗红色土壤,\"县志记载说做过生态修复。\"

林见川蹲身捏碎土块,异能穿透三十年沉积层——幻象中的翻斗车正将黑灰色废料倾入深坑,穿中山装的年轻技术员在验收单上签字,胸牌被污泥糊住的姓名依稀是周雨桐父亲。

\"通知检测组按每平方五十个点位采样。\"他摘下沾满泥浆的手套,\"尤其注意树根缠绕的腐殖层。\"

山风掠过废弃的观测亭,褪色的《封存区警示牌》突然砸落。林见川扶住锈蚀的栏杆时,瞥见铁板背面用红漆涂着北斗星图,天玑位钉着枚生锈的校徽——正是他大学时期丢失的那枚。

---

**午后的县档案馆**

樟脑丸的气息在铁质档案柜间游荡,林见川的指尖扫过九十年代环保卷宗。泛黄的会议纪要突然滑落,夹着的黑白照片上,穿的确良衬衫的苏砚清祖父正与省长握手,背景里的防汛地图标注着现今度假村的位置。

\"林组长,茶。\"档案员老吴的搪瓷缸磕出闷响,虎口处的烫伤疤痕与排污口工人如出一辙。林见川佯装翻阅照片,余光瞥见对方正用手机拍摄档案编号——镜头反光里,老吴的微信聊天背景是苏氏祠堂的全家福。

窗外传来卖青团的梆子声,他忽然合上档案:\"老吴,带我去看看地下室的老地图。\"楼梯转角处,1998年的防汛值班表封在玻璃框里,某个月份被红笔圈住的日期旁,画着小小的船锚符号。

---

**暮色中的老街茶馆**

青花瓷碗里的雨前茶渐凉,林见川摩挲着校徽背面的刻痕。周雨桐掀开蓝布门帘,呢子大衣沾着墓园的纸灰:\"父亲临终前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青铜匣内的玉圭断成三截,拼合时浮现出全省铅渣填埋点。当她的指尖划过某个坐标时,异能自动解析出三维影像——地下十二米处,混凝土密封舱裂痕间渗出荧蓝液体,正沿着树根向饮用水脉渗透。

\"你早知道这些点位?\"

\"就像你知道我每周三去父亲墓前献白菊。\"她将断圭收进挎包,起身时带倒茶盏。深褐茶汤在桌面漫成旧河道图形,蜿蜒指向苏砚清明日要视察的生态农场。

---

**子时的防汛值班室**

老式收音机淌出沙哑的昆曲,林见川用红蓝铅笔标注辐射迁移模型。苏砚清的高跟靴敲击着水磨石地面,貂绒围巾扫过他正在绘图的右手:\"省厅要树立治污典型,生态农场被选为观摩点。\"

\"那些无土栽培的西红柿,\"他笔尖戳破图纸,\"根系吸收的是过滤后的污染地下水吧?\"

苏砚清突然俯身,唇膏印在模型上的天玑位:\"明天会有十二家媒体到场,你的发言稿第七段需要修改。\"她留下的文件夹散发着木兰香,批注栏里画着船锚符号的位置,正是当年他触电的变电站坐标。

窗外春雨渐密,林见川掀开窗帘一角。马路对面的梧桐树下,许曼婷的摄像机镜头蒙着夜露,像黑暗中未眠的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