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岐黄手记 > 第74章 夜脉细弱系少阴蛰藏

岐黄手记 第74章 夜脉细弱系少阴蛰藏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4 15:44:01 来源:小说旗

仁济堂中医馆的落地窗外,梧桐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苏怀瑾刚给陈宇开完香砂六君子丸的调整方,就见诊室外闪过一个身影。穿米色风衣的中年女性正抓着门框犹豫,手腕上的银色镯子随着颤抖发出细碎的碰撞声。

“李淑兰,52岁,”护士小林递过病历,“夜尿频数半年,每晚起夜4-5次,尿常规、尿培养都正常,妇科检查也没问题。”苏怀瑾抬头,看见患者面色苍白,眼睑微微浮肿,嘴唇泛着青紫色。

“阿姨每晚几点醒?”苏怀瑾边问边垫上脉枕,指尖刚触到尺部,就像触到一根若有若无的丝线——脉细弱如丝,重按几无,符合《濒湖脉学》“细脉萦萦,状如丝线”的描述。

“三点准时醒,”李淑兰声音发颤,“尿意来了根本憋不住,白天反而尿少。”她掀开袖口,手臂皮肤干燥脱屑,“西医说膀胱过度活动症,吃了托特罗定,口干得睡不着,只能停药。”

舌象分析仪显示舌质淡胖,苔白滑,根部有明显齿痕。苏怀瑾心中一沉:“您是不是特别怕冷?腰以下冰凉,冬天脚暖不热?”李淑兰连连点头:“盖两床被子腿还是凉的,更年期后更严重。”

程野抱着尿流动力学报告进来,显示器上膀胱容量正常:“排除器质性病变,中医属于‘淋证’‘遗尿’范畴。”他调出脉象图,“尺脉属肾,细弱主虚,符合《黄帝内经》‘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您的脉像深秋的井水,又浅又凉,”苏怀瑾解释,“肾阳不足,膀胱气化无力,就像抽水机没电了,水抽不上来,却总觉得有尿意。”她翻开《金匮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女性肾阳不足同样适用。”

李淑兰掏出手机,屏幕上是百度搜索的“附子中毒急救”:“中药里是不是有附子?我听说这药有毒。”苏怀瑾指着处方:“制附子10g,严格按药典先煎1小时,乌头碱降解率超过90%,比您吃的西药副作用还小。”

“开金匮肾气丸加减,”苏怀瑾写下处方,“制附子10g(先煎)、肉桂6g(后下)、熟地15g(九蒸九晒)。”她特意注明,“配合艾灸关元、肾俞,借艾火温暖肾阳。”

程野递过《毒性中药使用知情同意书》:“需要您签署一下,我们会监测血钾和肾功能。”他指着墙上的《针灸大成》,“关元穴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艾灸能直接补充肾阳。”

李淑兰盯着处方:“西药没用,中药能治根吗?”苏怀瑾笑道:“您的问题就像手机电池老化,西医给的是‘省电模式’,中医是换块新电池。附子肉桂就像充电器,熟地山药帮您储存能量。”

药房老周捧着制附子过来,黑褐色的饮片纹理清晰:“苏医生,这批江油附子,蒸制时加了甘草、黑豆,经hpLc检测乌头碱含量0.015%,符合2020版药典。”他对比生附子与制附子:“生品外用,制后入煎剂,安全有效。”

“煎药时先煮附子,”苏怀瑾向患者演示,“水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尝一口没有麻感再下其他药。”她看着李淑兰手腕的银镯,“配合每晚用艾叶水泡脚,水温40c,让肾阳从脚底暖起来。”

三天后复诊,李淑兰进门就笑:“昨晚只起夜两次,脚也没那么凉了。”苏怀瑾搭脉,尺脉细弱稍减,舌苔白滑退去少许:“附子起效了,但还得巩固,把肉桂加到8g,增强温通之力。”

这时,诊室门突然被推开,李淑兰的女儿闯进来:“妈,网上说附子中毒会心脏骤停!”她举着手机,屏幕上是某论坛的极端案例。苏怀瑾调出药房监控视频:“您看,我们煎药时用电子温控砂煲,实时记录温度和时间,比家里煎药更安全。”

“上周查肾功能正常,血钾4.2mmol\/L,”程野递过检测报告,“中药毒性在可控范围内,比您之前吃的西药肝肾负担小。”李淑兰拉着女儿的手:“闺女,妈现在睡得好,西药副作用大,让我试试中医吧。”

夜幕深沉,苏怀瑾刚整理完李淑兰的病历,护士站传来消息:“有位抑郁症患者,脉弦如按琴弦,说活着没意思,西医开了抗抑郁药,吃了恶心呕吐。”她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黄帝内经》“怒则气上,喜则气缓”的教诲。

李淑兰的艾灸盒还在诊室散发着艾香,附子的温热之性似乎还在空气中流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