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香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得月忘

天香 第一百三十三章 得月忘

作者:胭脂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4 19:11:31 来源:小说旗

而此正殿青瓦覆顶,气势宏大,飞甍舒展,龟首四出,持剑、琵琶、伞、蛇的四罗汉分立门内两旁,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像,二弟子阿难、迦叶侍奉两旁,中殿形同正殿而稍小,供养阿弥陀佛及药师佛像,魏巍宝相。

青鸾随萧统一起,一路礼佛参拜,直至后殿,再次洗净双手后,又在香炉上反复薰爇,这才亲自打开先前所捧的包裹,揭起其中的檀木盒盖,朝主持躬身恭敬道:“请法师代我供奉。”

青鸾见盒中是十数卷硬黄纸,黄蘖染色,加蜡砑光,纸质坚硬明亮,开卷生香,每隔数寸便随意加盖一方细小金粟山字样朱印,竟是极其名贵的藏经纸。而纸上用端正小楷抄写的四十二章经、般若心经、金刚般若经、金刚经、法华经、药师功德经、大悲陀罗尼经等,皆是由他亲手誊抄,被他一一展开奉上,由住持供至殿中观音宝像之前。

青鸾见奉养完毕后,住持退立一侧,萧统却举双手与额顶持平,先躬身敬拜,再履三跪九叩之仪,不似礼佛,竟如对人君施礼一般,不由微感奇怪。随后在他示意下,两人一同拜祝后,又悄悄抬眼瞻仰菩萨宝相,却见其上观世音柳眉凤目,体态盈丽,安坐于须弥山间,双手交叠于右膝之上,一足据起,一足踏一支初绽莲花,廉垂的双目于秀媚之中,隐带刚毅,竟然略有母仪风度,与他处的观音大士迥然不同。

萧统礼佛既毕,便先行起身,又伸手来搀,见她注视圣像,解释道:“这寺庙本是父皇为德皇后发愿所建,因此佛便是本朝能匠照着德皇后的画像敬塑,而眉眼之间都颇为传神。观者不论据于何处,皆受菩萨注目,可察无上慈悲。”

萧统说完,仰头呆呆看了那菩萨慈颜良久,突然轻轻说道:“其实今日是德皇后的忌辰。”

青鸾一时哑口无言,她虽不知其中全因,但世人皆晓梁皇忏之故,乃说的是德皇后郗徽生前不敬神佛,善妒执妄,以至于薨逝后化身为巨蟒不得转世为人,因而托梦与皇帝萧衍。皇帝便为发妻亲自做忏悔法场,后感动神佛,郗后才总算化身投胎。

不知道此寺既是皇帝为郗后所建,为何现在是由东宫来供奉?而德皇后的忌辰,却只有并非亲生的东宫太子前来祭祀,此事若教世人知晓,又该如何作评?

青鸾心中思绪纷乱,正不知如何应对,见萧统已经慢慢退至了殿外。

一行人从寺中出来之时,寺外街上已经人声鼎沸,因临近年关,又逢上天晴雪停,民众都出行采买年货,故而道路旁的酒肆、商铺,瓦子之前,无不拥挤满人。

因为车马在人群中容与拒前,萧统与青鸾商议之后索性下车缓行,几个随从便混杂在人群中,前后暗卫。才走了十来步,青鸾看见道边卖角粽摊铺,想起从前在家过年时,亦有此物摆于案上,随后想起来早已错过了午膳的时间,便四下张望了一番。

萧统见状上前拣了几只角粽,问:“你从前在家过年,也有吃这个?”

青鸾接过来,拿在手里,温热绵软的一团,颔首道:“嗯,不过是儿时贪吃甜物,但阿娘却只让每次吃一只怕坏了牙齿,便一直记在了心里。”

萧统便指了几只角粽,分辨其形状和内陷道:“京中的角粽可能与你家乡的会有不同,这圆的便包了豆沙馅,是甜的不假。但这长角的,却是咸的,里头裹了韭菜和羊肉。我记得小时候还吃过一种,是方敦敦的,要趁热吃,因为里头裹了猪油和芝麻酱,凉了就不能进口。”

青鸾手中攥着那一串的角粽,不由失笑:“殿下是从哪吃到的这些?必不是宫中御厨做的吧?”

萧统却只是含笑不语,并从她手里的草绳中取下一只圆的角粽来,亲手剥开来,递给她道:“今日我们都是方外人,不需要讲究那些繁文缛节。你且尝尝看,是否跟你从前吃的一样?”

青鸾颇有些不自在,但见左右的随从都调开脸,只做看不见的样子,便只得依着他两口吃了下去,而后点头道:“嗯,跟我从前吃一样……甜,咳咳……”

萧统见她一面嚼着角粽,一面笑不可抑,不由也随之而微笑满面。

再往前,又一眼瞥眼还有樱桃煎、查梨条、罐子党梅、酿梅等等蜜煎和香糖果子,都是寻常在王府和宫中吃不到的东西,便忙又指指点点让每样都拣了一包,见萧统手中左右都是,随行侍从忙上前帮他提了。

青鸾本想萧统身上有伤不便久行,便欲在街头寻一处酒楼进去吃顿午饭。谁知道这一来二去的,竟将整条街都走完大半,却不见一处茶肆馆子。正在心下好奇时,萧统看穿了她的心思,凑近道:“咱们现在走的这条街,平素便是没有酒馆的。你要是饿了,我们便往那边走,定能找一处落脚的。”

青鸾对此地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闻言自然依从。只是不巧的是,隔壁的东街也就一间酒楼,此时正是人声鼎沸的时候。随从们先进去张望了一番,出来便与萧统道:“殿下,此间有人包场,请的都是一些秀才学子们,咱们没有请帖必然进不去,还是换一间罢!”

萧统也有些扫兴,不过抬眸一看,门匾上提的就是金光熠熠的几个大字“得月忘阁”,便哑然失笑道:“本来换一间也可,只是这牌匾上的字倒是有几分意境,想去会会这得月忘阁的主人。”

青鸾见他居然想冒险闯入,便不由劝道:“殿下,既然是有人包场宴客,那么我们不如……”

萧统却伸手竖在唇边,默默摇头,朝他只是微笑,道:“莫非你也想我们今日成了得月忘?”

青鸾也想起来,关于这得月忘的由来,大抵是言及,慧能禅师于曹溪传法弘扬禅的真意时,弟子很少。而众弟子经常趁着月光,围坐在慧能禅师的身边,听慧能禅师的参悟和启发。

是夜微风徐徐,月色皎洁,虫鸣草舞,便似这苍茫天地间蕴含的无尽生机和意趣。

而其中一个弟子问道:“师父,我们在月下禅修好多次了,却该如何体悟这月的意境呢?”

慧能禅师便答:“你问我如何体悟?那你就看我的手指吧。”

说着,略略的翘起一个手指,手指向月亮的方向。

而弟子瞪着这手指,想不明白其用意,于是就又问道:“什么是手指呢?”

慧能禅师眉头一皱,回答说:“月亮。”

弟子就更加不解了,问:“学生问月亮,老师翘起一个手指回答。为什么学生问手指,老师又回答月亮呢?”

慧能禅师沉思了一下,说道:“你呀,这叫得指忘月。你问我月亮的真谛,我并不能给你,所以示你以手指。而你,竟然执着于手指,忘了真谛。你又问我手指,我回答月亮是要点醒你呀。”

青鸾既想明白其中真章,便不再劝。心道,既是如此,或是天意吧!又或者,眼前此情此景此人此心,此生又能再得几回?

说完,便顺势随着他就往里走。因两人并肩而行,端的是男才女貌,男子辉煌温润,女子秀丽慧雅,且均是衣着华贵精致,又有气度不凡的举止仪态,便是手中没有持名帖,也将门口迎客的小子给唬得不敢上前讨问。

如此顺利的登堂入室,进来一看,果然是一处难得一见的清雅之地。只见楼内处处屏风为栏,地暖如春,桌前几上均有水仙学士花,习习送香。而往来穿行其中的,又以年轻俊秀的才子学士,以及身段玲珑的仕女为主。且宾客笑谈之间,都是谈诗论词,品画赏花,细语曼声中,仿若无人不雅,亦无人不才。

萧统与青鸾两人穿行其中,将一楼游览一遍之后,也无人察觉两人是混迹其中的门外客。倒是萧统渐渐理出头绪来,与青鸾拾级而上登楼时与她附耳道:“这是郭将军的公子在此设宴,他是今冬钦点的探花郎。据说才情与风流之名冠称京城,倒与他父亲十分的不同。”

青鸾听闻过郭祖深之名,其人乃以刚毅不阿勇于直谏着称。今上初登基时,郭祖深便为潜邸幕僚。后随蔡道恭在司州(今山、陕、豫等省各一部),曾上书言边境之事,未被重视。后任梁郡丞、参军。4上夺取帝位后,提倡用佛儒两道治世,朝政松弛。郭祖深曾上书说,当今“廉洁者自进无途,贪苛者取入多径,直弦者沦溺沟壑,曲钩者升进重沓……”。又言:陛下昔日兴学读书,如今却“家家斋戒,人人忏礼,不务农桑,空谈彼岸”。当务之急,不能,“堕本求末”,而应“勤农桑者擢以阶级,惰耕织者告以明刑”。“如此数年,则家给人足,廉让可生”。他屡次进谏,奏请皇帝“去贪浊,进廉平,明法令,禁奢侈,薄赋敛”。

另有“罢白徒养女”,“皆使还俗附农”。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

因郭祖深于朝中民间都素有德行威望,因而他所谏之言皇上虽未完全采纳,但亦赞许其正直清廉,后擢升为豫章钟陵令、员外散骑常侍。

而普通七年,郭祖亦深任南津校尉,加云骑将军,秩二千石。至如今,已是朝中大员,拥应者云之。

青鸾倒是第一次听说,郭将军的公子竟是一着名才子,又因此花宴设的清雅别致,却亦见奢华流丽,遂道:“殿下从前见过郭公子?”

不想萧统竟然颔首,道:“许久之前打过一次照面,不过彼时他还未出阁读书,如今算来也有六七年了,应是见面也不定认出来了。”

青鸾却摇头,笑道:“那可不一定,照我说,便是自小在梦境中见过殿下的人,应也会一生不忘。”

萧统一双美目流转,知她意及那时月下的初见,此中的意境与心思,只能于两人心中默默回思,却始终不便道明,遂只是温然而笑。两人正目光缱绻时,忽闻耳畔一阵不大的哄笑声,却有人朗声道:“郭世郎,你素日惹下的风流债可是真正不少,瞧,这会儿佳人都不请自来了。还怀抱琵琶尤遮面,一双美目满含情,你说说看,这会儿可要如何了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