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 第61章 朱祁镇(三)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第61章 朱祁镇(三)

作者:般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01:39:31 来源:小说旗

毕竟一个国家容不下两个皇帝,朱祁镇再不好,曾经也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若是朱祁镇回来了,先不说朱祁镇本人失去帝位会不会不甘心各种搞事,就说朝里不服朱祁钰,想要搞事的大臣,能不借着朱祁镇的身份做文章?他们会不会逼迫朱祁钰还位给朱祁镇呢?

在说朱祁钰,他临危受命,在大明险些亡国的时候被推上帝位,本来就焦头烂额的,好不容易劳心劳力处理完这一摊朱祁镇留下的烂摊子,他会甘心把帝位再还给朱祁镇?哦,是好想不到我,脏的累的都丢给我?谁也不会善罢甘休啊。

所以此时站在瓦剌的角度,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给大明送信,告诉大明想要送还朱祁镇这个皇帝,等消息就好了。

要是大明不把朱祁镇接回去,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他们还能谴责大明一番,哪怕是得不到实际好处,败坏败坏大明的名声,过过嘴瘾也是好的。

大明要是真的把朱祁镇接回去了,那就更好,大明可就成了两个帝王打擂台了,他们只管看好戏,横竖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果然,天幕的下一句话,验证了朱棣跟朱元璋的想法。

【瓦剌的想法很好啊,把朱祁镇送回大明去,他们等着看大明两个帝王争王位的好戏。】

【于是他们给大明发出消息,说愿送还大明皇帝朱祁镇。】

【大明王朝此时接到消息,已经炸了锅了,臣子们有人觉得朱祁镇好歹是皇帝,我们还是要把他接回来的,不然不说别的,脸面上就不好看。】

【也有臣子觉得朱祁镇死不足惜,接什么?不一炮轰死他就算给他面子了,现在我们有新皇帝,有能臣,让他回来干什么?添堵啊?】

【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种争论不休啊。】

朱棣跟朱元璋此时对这些都不在乎,他们明白这事重点原不在什么接不接的,重要的是不能朱祁钰朱祁镇两个人打擂台。

就算把朱祁镇接回来了,回来以后朱祁镇死了那不就好了?朱祁钰此时是皇帝,想要用手段弄死朱祁镇还是能做到的吧?管他是毒药毒酒白绫的,方法多的是。

弄死朱祁镇以后,对外就说病逝,或者是朱祁镇自觉颜面扫地,一时想不开自尽了,再表演一番,说自己多么多么悲痛,给他个好点的葬礼,还成全了自己的名声。

【最终,大臣们商定,迎回朱祁镇。】

【那迎回朱祁镇以后朱祁钰是怎么做的呢?他没有心狠手辣要了朱祁镇的命,反而把朱祁镇幽闭起来了。】

【甚至只是没有自由而已,朱祁镇被幽闭时都没受太多磋磨,待遇不算差。】

“什么?他疯了?为什么不杀了朱祁镇让他给那数十万冤魂抵命?还要养着他?”朱元璋又是愤怒又是迷惑不解的,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啊,为什么啊?

朱棣也是很气,又骂了朱瞻基,“你看看你这两个好儿子啊,一个昏庸的没边,连累我大明王朝,一个优柔寡断,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非要留着这个祸患,可真是太给我大明长脸了。”

而已经成了皇帝的朱瞻基,本来是想逮着朱祁钰想骂他一顿的,但转念一想,他现在才多大的小娃娃啊,怎么会懂这些事呢?还是他这个当父亲的慢慢教给他吧。

【他严加看管朱祁镇的同时也有私心,他想要自己的儿子做皇帝。】

“这算什么私心?朱祁钰为大明王朝劳心劳力的,又是名正言顺的皇帝,想要自己儿子当皇帝有什么错?这要求一点都不过分啊。”嬴政不理解,这算什么私心?朱祁钰的儿子当皇帝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刘邦,刘彻等人也是一样的看法,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不算私心。

【当时土木堡之变时,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就立了朱祁钰为皇帝,同时又立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

【孙氏的想法大家都能看明白了,她想要大明江山是朱祁镇一支,当时不知道朱祁镇还能不能回来,退而求其次选了朱祁镇的儿子当太子,朱祁钰只是代为执政,朱祁钰死后大明江山还是会回到朱祁镇一支。】

“混账!”朱瞻基十分愤怒,这个孙氏教养不好孩子,养出朱祁镇这样的孽障先不提,在这个时候还包藏这样的私心。

当时土木堡之变的时候她都敢能干出朱祁镇的孩子当太子这种事,等后续朱祁镇回来的时候,孙氏不得更手段百出的帮朱祁镇夺回皇位啊。

“来人!去把孙氏给我捆过来!”朱瞻基本来想着,朱祁镇这孽畜做出这种事,孙氏是无辜的,哪怕是他要改立朱祁钰为储君 ,后宫位分也要筹划变一变,也从没想过要重罚孙氏。

顶多是孙氏不能当皇后了,但他也会给孙氏一个高位,保她能安养晚年,但天幕此时揭出来孙氏干的这些破事,他也失去了耐心,决定要连着孙氏一起处置了。

朱棣跟朱元璋两人此时已经气累了,骂不出来了,只是默默看视频,甚至朱元璋还接过宫人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润润嗓子,他嗓子都骂的冒烟了。

【朱祁钰上位的这几年呢,做的还可以,不说多圣明吧,但说一句他稳定了时局还是当得起的。】

【他广开言路,提拔了一批臣子,吏治也为之一新,总之是尽心尽力的给土木堡之变擦屁股。】

【他做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不容易了,而且他自己也有还有孩子,如今他的皇位也稳定了,就想要废掉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孩子朱见济为太子。】

原来这样啊,天幕下的人们算明白其中原委了。

【朱祁钰这辈子只有这一个儿子,不是他的皇后所生,博主估计当时皇后想的是。要是这时候就立了这个长子太子,那她以后要是生了嫡子怎么办呢?所以朱祁钰的皇后也反对立朱见济为太子。】

【从皇后的角度,她反对的不是废了朱见深,而是立朱见济。】

【但朱祁钰对这个儿子是真好,因为皇后反对,他把皇后都废了,还联系朝臣支持儿子。】

【最后总算是得偿所愿,改立了自己的独子,五岁的朱见济为太子。可好景不长,朱见济成为太子第二年,就去世了。】

天幕下的人精们都看出来了,朱见济这种时候去世也也太巧了,这不是正常去世的可能性太大了。

首先朱祁镇的生母孙氏肯定不干,明面上说不了什么,暗中动手脚害死朱见济不就行了?你愿意立太子就立呗,只要朱见济死了,立了也没用。

再次,天幕也没说明此时朱祁镇回没回来,他们也不知道,但要是此时朱祁镇已经回来了,此事有没有朱祁镇的手笔也有待商榷。

最后,朱见深此人天幕也没有交代,不知道他是什么品行,已经到手的太子之位就这么没有了,他会不会恨朱祁钰跟朱见济两个人呢?

朱祁钰这个人,可能是处理政务,稳定国家上算是个不错的皇帝,但终究在帝王心术上差了点,他太单纯了,迎回朱祁镇跟立朱见济为太子这两件事上就能看出来。

为帝王者,要能看明白什么人能留什么人不能留,朱祁镇就不能留,明面上不好处理那就下黑手啊,总有人为他分劳。为帝王者还要明白各方势力的心思,朱祁钰这个立太子的举动算是把自己的独子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好啊,朕还真是立了个‘好皇后’啊。”朱瞻基也能看明白这里面的门道,也是被孙氏给气的不行。

而朱祁钰在位的位面,朱祁钰本人看见自己儿子就这么没了,一时间很是伤心。

【朱见济的死要说没有孙氏跟朱祁镇在背后推波助澜博主是不信的,毕竟一件事发生的时候,谁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谁就最有可能是下手的人,朱见济的死哪怕不是他们直接下的手,他们也肯定出了一份力。】

朱祁钰本来还很伤心,但此刻听到天幕这么说,也反应过来了,他只是单纯又不是蠢,天幕此时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也知道了这里面肯定有事,一时间又是伤心又是愤怒的,最后决定与朝臣商议一下这事怎么办,他儿子一定不能白白受这么大的委屈,他要为儿子讨个公道。

【明朝呢,开国太祖朱元璋是个受小农思想影响严重的人,所以朱元璋很重视嫡长,在朱标活着的时候,他从没考虑过其他儿子,哪怕是朱标去世朱元璋再选继承人的时候,选择的也是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朱标的大儿子朱雄英跟原配太子妃常氏去世后,朱允炆的生母被扶正,所以朱允炆也算是朱元璋的嫡长孙。】

【有这么一位太祖,明朝十分重视嫡长,朱祁钰做的再好,也没有嫡长子这个名分,说破了天,朱祁镇是宣宗嫡长子这一点也不会改变,朱见深做太子的时候呢,那些大臣说不出什么,毕竟最后皇位还是会回到朱祁镇一脉,但换太子这事一出,就又有大臣做文章了。】

【有大臣说,太子夭折,就是上天警告,朱祁钰只是代管朝政,皇位还是要回到朱祁镇一脉才名正言顺。】

“放屁!咱不承认朱祁镇这个混账是咱的子孙,给咱把他族谱除名!”朱元璋看朱祁钰这个时候的大臣竟然说出这种话,也是气懵了,嚷嚷着要把朱祁镇族谱除名,可他忘了,现在莫说是朱祁镇,朱瞻基出没出生都是两说呢,现在族谱上也根本没有朱祁镇这么个人。

【朱见济的去世对朱祁钰打击很大,到目前为止,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还就这样早早的就没了,朱见济没了以后,朱祁钰满宫的妃子,愣是没有一个人再给朱祁镇生下一个儿子。】

如果刚才大家是在想朱见济夭折这事跟孙氏母子有关系的可能性很大,那此时已经确定了,这事肯定跟她们俩有关。

他们母子俩打的主意就是想要朱祁钰绝后,朱祁钰死后哪怕是让朱见深继位,皇位也是回到了他们一支。

【本来呢,朱祁钰正当壮年,没有子嗣也不是一件很急迫的事,所有人都觉得,朱见济没了,朱祁钰以后还会有其余孩子。】

【但景泰八年,朱祁钰突然病重,继承人的问题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

天幕下那些人精们都看明白了,这事恐怕背后也少不了孙氏跟朱祁镇两个人的手笔。

【朱祁镇趁着朱祁钰体弱,串通大臣,发动了夺门之变,又登基成为了大明的皇帝。】

“混账!这个孽畜还想要干什么?他能不能放过大明?”朱元璋气得要命,这个祸害,怎么还不死?

朱棣也没好到哪去,但他不是单纯的愤怒,他想到了更可怕的事,于谦这个人,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有过接触的,于谦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一向是铁面无私,最烦那些官场的汲汲营营,他心里最重要的只有社稷百姓。

于谦这样的性子,要是遇见能容人的明君,那就是君臣相和,于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朝廷做更多贡献,但要是遇见了不容他的昏君,那就会衍生出如岳飞“莫须有”一样的千古奇冤,君主无论如何也有名分在这,想要处置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臣子有的是办法,管你冤不冤?

朱棣明白,于谦从他朱棣一朝科举入仕,经历的这几个君主,他自己,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都知道于谦的才能和性情,都愿意包容,甚至他们还觉得遇见这么一个臣子是幸运,但朱祁镇不一定这么想。

朱祁镇第一次上位时,目光都放在了战功上,他满心志得意满,想要追随祖辈的脚步做一个有战功的皇帝,朝臣里劝阻他出兵的言论肯定被他无视了,他会觉得这些大臣聒噪,但远远没有到想要处死这些人这种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