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 第62章 朱祁镇(四)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第62章 朱祁镇(四)

作者:般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01:39:31 来源:小说旗

但此时已经不同了,朱祁镇经历土木堡之变这一遭,他的心态肯定会变化的,他能不恨吗?他一个皇帝,在城楼下叫门都没人搭理,他肯定会怨恨。

之前被幽禁没有办法也就罢了,这次朱祁镇夺门之变又掌权了,他能不把这股怨恨好好出一出?他怕不是恨不得把那些当时涉及到的人都给杀了。

就算一次杀那么多人不现实,他肯定也会把于谦这个最显眼的人给处置了,当时北京保卫战就是于谦牵头策划的,底下那些小兵小将他一时间顾不上,但于谦肯定跑不了要直面朱祁镇这股怒火。

再加上于谦这个性子的,天幕不说他朱棣也猜得到,平日肯定是没少得罪人,皇帝要是真的要于谦的命,那些跟于谦结怨深的要拍手叫好,就算没有那么深的仇怨,一般家也不会冒着危险去帮于谦跟皇帝争啊,也只有跟于谦一样正直的人能冒险帮于谦,但历朝历代有多少这样的人呢?他们能得一个于谦已是不易了。

朱棣越想越心惊,虽然理智告诉他完全有可能,但他不想相信,不会吧,不会是真的吧?

朱棣想到的这些朱瞻基也想到了,他也是不愿意相信这个推断,但理智告诉他,完全有可能。

而此时朱祁钰当皇上的位面百姓们都炸了,那个昏君,未来竟然还会复辟?他们怎么办啊?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其他几个王朝的君主大臣们倒是觉得,俗语说的是真不错啊,这可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真没想到啊,朱祁镇这么个玩意竟然还能复辟。

【朱祁镇复辟以后,将朱祁钰贬为郕王,又软禁起来,不久,朱祁钰去世。】

【朱祁镇记恨朱祁钰夺了他的王位,复位后,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

【朱祁钰死后,并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这是一个恶谥,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

【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朱祁钰因此成为明朝迁都北京之后,仅有的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朱元璋已经不想再骂了,比起之前一下子折进去数十万大军,这事简直很小,他还是先别骂了,先歇歇吧。

朱棣跟朱瞻基虽然也很气愤很惋惜朱祁钰的结局,但他们来不及想这些了,比起这个,他们心里有另一个大事,让他们忧心不已。

【顺带提一嘴,朱祁钰的死因至今成谜,有说病逝 有说被害。】

【后来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在朱祁镇死后登基为帝,朱见深呢,比他爹强了不止一点半点,我们开玩笑说,朱祁镇一生就两件功绩,一个是废除了人殉,一个是生下了朱见深。】

【朱见深知道感恩,他也明白于谦跟朱祁钰当初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他上位后几经周折为朱祁钰这位叔叔恢复了帝号,定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虽没把朱祁钰迁回,但按皇帝规格修了朱祁钰的陵寝。】

【但朱祁钰始终是差了一点,明朝其他皇帝谥号都是十七个字,他五个字,而且没有庙号,直到崇祯自缢以后,朱由崧乱世里建立南明,又给朱祁钰加了庙号,才算是平等了。】

“这朱见深着实不错。”朱元璋倒是没想到啊,朱祁镇这么混账,竟然还能生出这样一个孩子。

“真真是奇了啊,你说瞻基不是个昏庸之辈,见深这个孩子看着也不错,怎么中间的朱祁镇这么昏庸呢?”朱棣也感觉这事稀奇。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我们现在来看看朱祁镇复位后干了什么,他复位当天就逮捕了以于谦为代表的一帮大臣,太监下狱。】

“他要干什么?不会吧?”嬴政懵了,他感觉自己好像眼花看错了,他有点不敢相信他看到了什么,天幕说朱祁镇干了什么?逮捕以于谦为代表的一帮大臣?这是要干什么?朱祁镇不是要杀了于谦吧?

嬴政说是这么说,但他心里也明白得很,于谦这次凶多吉少,他就是不想相信于谦这样的忠良会有这样的结局。

李世民此刻却是沉默了下来,他也看明白了这里面的门道,虽然他跟始皇帝一样,也不想相信,但天幕这话一出,他就猜到于谦肯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此时李二的沉默,倒更像是他对于谦这位忠良的默哀。

【朝中以石亨为首的一帮臣子们都与于谦有怨,皇帝带头看不惯于谦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肯定不会放过,于是疯狂往于谦身上泼脏水,说于谦是制造不轨言论,意图迎立其他人做皇帝,想要给于谦安上谋反的罪名,将他处死。】

【朱祁镇本来就想要于谦的命,这个时候当然是一千万个同意,准备处死于谦。】

【最终于谦被押上囚车,准备处死。】

【朱祁镇这个混账看不明白,但天下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明白这些弯弯绕绕,百姓们看到的是于谦不仅为官时把百姓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百姓做好事,还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救了不少人,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功臣,他不应该被这么处死。】

【于是,很多百姓跟官员都帮于谦喊冤,史载,于谦被处死时,“天下冤之”,据说,处死于谦的刀斧手杀了于谦以后心里愧疚,挥刀自尽了。】

于谦的死,让天幕下的众人都又怒又惋惜,一时间,很多人都自发的祭奠于谦,还有不少文人都写下祭奠于谦的祭文。

【于谦一心要为社稷为百姓做事,在生活上十分随意,他不在意自己的享受,于谦被杀抄家时,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锁着,打开以后,屋子里是是朱祁钰赐给于谦的蟒袍跟剑器。】

【一提起于谦,就会想起于谦做的一首出名的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自己的一生就是这首诗最好的注脚。】

“好诗!这诗没有华丽辞藻,但字字铿锵。”那些明朝之前的文人听到这首诗,都十分欣赏,这于谦的脾气秉性跟这首诗真的太契合了。

也有些跟于谦脾性差不多的文人,十分欣赏于谦,有的人还特意把这首诗腾下来,放在手边显眼的地方,随时都可以看一看。

朱家几位皇帝也是动容,他们朱家的孽畜对不起于先生啊,几人一时间都想要下旨给于谦平冤。

【于谦的死让很多人都觉得惋惜,于是,有人冒着危险祭拜,还有人帮于谦收敛尸身。】

【直到朱见深登基后帮于谦冤案平反,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赐在墓边建祠堂,由地方有关部门年节拜祭。算是给了于谦一个公正,可是却换不回于谦一条命。】

“朱见深这孩子是真的不错。”朱元璋,朱棣,朱瞻基三个人再次感叹。

朱见深听到“却换不回于谦”时,又在心里把自己那个活爹骂了百八十遍,要不是他,于谦现在或许还能活着,当时于谦被处死的时候不到六十岁, 要是于谦长寿的话,或许还能辅佐他呢,哪怕是年岁大了,不能事事亲为,给他提提意见规劝规劝他也是好的啊。

【朱祁镇再次上位以后,又当了六七年的皇帝,临死之前做了今生唯二的好事之二,废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开历史倒车又一次采用的人殉。】

朱元璋听到这事很不乐意,他觉得人殉不错啊,怎么就成了开历史倒车了?

朱棣,朱高炽跟朱瞻基几个人,此时在默默看着,毕竟再开人殉是他们太祖定下的,他们还是先看完再说。

【关于人殉,博主多说几句,人殉的传统古已有之,在原始社会跟奴隶社会时出现并盛行,甚至在这个时候,每个等级的人去世时要殉多少人,虽没有十分固定,但也有一个大概。】

【到了春秋时期渐渐式微,但也一直没有消失,这就要夸一嘴我们秦始皇,他那个时候也是有人殉的,但他却没有人殉,而是陪葬了兵马俑。】

【到了汉朝,人殉更是逐渐减少,选择人殉的人变少了,人殉的规模也没有那么大了。】

【后来人殉渐渐少了以后,至少明面上来说,没有逼迫人殉葬这种事了,人殉都披着自愿的外衣,当然,大家也都能看明白了,这些人里肯定是有自愿有非自愿的,但都是暗里的。】

【所以,这个时候的活人殉葬,并没有那么盛行,动不动就几百人的情况很少发生,大部分时候都是殉葬者是死者的妻妾或者亲人,与死者感情很好自愿殉葬,或者是死者死后殉葬者因为种种原因没了活路,说与死者感情好自愿殉葬好听而已。】

【但是呢,大家都觉得殉葬是很有情有义的表现,很是鼓励殉葬的行为,女子在丈夫死后殉情的行为有时还会得到朝廷的赞扬。】

【但到了朱元璋这,他开启了强迫人殉,他死的时候殉葬人数妃子就达到四十六人。】

【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受小农影响严重,他应该是很推崇女子就应该一生忠于一夫,相夫教子,服务好夫家这一套,正巧他还成为了皇帝,还需要防止他死后外戚势力专权,那就正好殉葬吧,两全其美。】

【当然,以上是博主自己推测,大家有不同看法也可以提出。】

【人殉以我们现在发展的眼光来看,当然是残忍,不人道的,无论是妻妾为夫殉葬,还是出于封建迷信殉葬奴隶仆人,这都是活生生的人命,他们也有亲人朋友,结果就活活被逼死殉葬。】

【但朱元璋嘛,大家都知道,莫说后宫妃子,就是朝里的大臣,他的手段也一向很残忍,他才不会管这些呢,他开了一个这么不好的头,接下来的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都有人殉,直到朱祁镇临死时才有了变化。】

【朱祁镇临死的时候留下遗诏,“口占遗命,定后妃名分,勿以殡御殉葬,凡四事,付阁巨润色”。这才消灭了明朝皇室的人殉制度。有一说一,这算是朱祁镇做的好事。】

朱元璋还没说话,马皇后先坐不住了,她得劝劝重八,不能让他这么干。

“重八,这一段你也看完了,你是怎么想的?”马皇后先问朱元璋的看法。

朱元璋陷入纠结,他知道天幕说的,后世在批判他做的这个事,但他的想法跟刚刚天幕说的大同小异,还不想立刻就放弃。

马皇后看出了朱元璋的想法,于是开口说:“重八,假如你走在了我前面,你想要我殉葬吗?”

朱元璋急了,他可舍不得自家妹子给自己殉葬,他从来都没这么想过。“妹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咱从来没这么想过,你怎么能给咱殉葬呢?”

“重八,那你想,将心比心,你死时那些殉葬的妃子他们也有亲人,他们的父母见到自己女儿被殉葬了,心里会不会不舍?他们只会比你刚刚还心疼,我们只是夫妻,你一想到我要殉葬都如此不舍得,更何况那些父母呢?他们只会更伤心。”

“那不一样。”朱元璋还想要争辩,但马皇后不给他这个机会。

“况且,重八,就算你一个人不在意,但宫中喜好民间往往追捧,你身为皇帝,要是打了这个头,那一定会上行下效,最开始是那些大臣们,要是再往后发展一阵子,甚至百姓家也会效仿,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为这事无辜丧命啊,你忍心吗?”

朱元璋最后还是被说服了,决定还是不要人殉了,一方面是马皇后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另一方面,也有他看不惯朱祁镇的原因,那个朱祁镇,这么一个混账的人,竟然能因为废了人殉制度得到称赞,虽然这次没可能了,但他心里膈应,他才不想给那个混账留个由头让人称赞他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