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 第116章 宋仁宗9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第116章 宋仁宗9

作者:般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01:39:31 来源:小说旗

【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创建以来,举办了很多次科举,可没有一次含金量超过这次的“千年龙虎榜”。】

【这次科举,主考官是刚刚提及的欧阳修。】

【阅卷老师梅尧臣,宋诗的“开山祖师”。也是名留青史的名臣。】

【副考官王珪,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官至宰相。封国公。】

【考官的阵容已经很豪华了,考生的阵容更是豪华。】

【先看唐宋八大家,除了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剩余六位都是宋朝的,这六位是苏家三父子,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苏家父子里的苏轼苏辙,曾巩都是在这一榜及第的考生,再加考官欧阳修,这一次科考竟然聚集了半数的唐宋八大家。】

【除了他们,朔党领袖梁焘,变法派的骨干吕惠卿、曾布、蒋之奇、林希等人都是这一榜的考生。】

【还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程朱理学”创始人“二程”也在此次考生之列,还有写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也是此次考生。】

【这一榜进士中, 在《 宋史 》 有传的有 24 人,他们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邓考甫、王回、王韶、王无咎、吕惠卿、刘库、刘元瑜、苏轼、苏辙、郑雍、林希、梁焘、曾巩、曾布、程颢、蒋之奇、杨汲、张载、张璪、章惇、朱光庭。】

【其中任宰执的有 9 人,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

【宋朝的文官官场是出了名的地狱难度,在整个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这些人能在这个难度的本里做到宰执,可见其能力,毫不夸张的说,真的是含金量拉满了。】

天幕下的众人是越听越震惊,按照这个说法,这些人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难得的宰辅之才啊,哪怕是换到别的朝代的官场,他们这些混过地狱难度级别副本的应该也能混的不差。

只有一个朝代不这么想。

洪武朝众臣:“……”

这话洪武朝的臣子们很是不同意,宋朝算啥地狱本?来看看他们?宋朝的确是官场很复杂,但至少不轻易杀文臣啊,来看看他们,大逃杀了解一下?

【到这还没完,这些只是这场科举里涉及到的,除了他们,还有很多人,包青天包大人,名将狄青,宰相韩琦,写出《爱莲说》的周敦颐,连神宗朝时朝堂上举足轻重的王安石跟司马光也是在仁宗时期入仕为官的。】

【唐宋八大家除去两个在唐的,剩下六个都在仁宗朝为官。】

【除了政治,思想上人才很多,仁宗朝连科技,医学上也有很多人才。】

【还有搞出活字印刷术的毕昇,《梦溪笔谈》作者沈括,数学大家贾宪,“儿科之圣”临川儿科鼻祖钱乙,复原出“指南车”“莲花漏”这种上传千年的皇帝时期的物件的燕肃……】

这话一出,本来就已经很酸的皇帝们更是酸的没边了。这怎么人才还扎堆出现了呢。

【总之,仁宗朝是一个多领域发展的盛世。仁宗本人也是第一个得到“仁”字谥号的封建时代君主,而后世君主呢,有了这个先例,也觉得“仁”这个谥号很好,往后的朝代都是靠前的几任君主就把“仁”这个谥号给用了。也不算给这个谥号抹黑。】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仁宗朝的不足。】

【首先,刚刚就提及的,仁有好处也有坏处,仁宗虽然以仁为本,创造了一个盛世,得了一个“为人君,止于仁”的赞誉,可也留下了刚才提及的仁德会留下的问题。】

【作为后人,我们总是对宋朝恨铁不成钢,怎么政治文化经济都这么发达的宋朝就是站不起来呢,以至于我们总是幻想,若宋朝有一个如秦皇汉武一样的铁血皇帝是不是就能站起来。】

【可历史没有如果,宋朝情况复杂,就像刚才说的,就算是要改革也要思量,一个秦皇汉武一类的帝王能不能解决宋朝的问题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如仁宗这样的的仁德类型的皇帝是肯定不行的,甚至还可能为以后留下更大的隐患。】

“这话可对,就像朕的大秦,也是以后很多问题,朕也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宋朝朝堂想来或许比大秦更复杂,哪怕是有一个秦皇汉武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如宋仁宗一样的帝王是一定解决不了问题的。”秦始皇举手表示同意。

【所以,有一种说法,仁宗时期的盛世是一个很奇怪的盛世,你说他是盛世吧,那绝对算是,政治经济科技思想这些领域涌现了很多人才,这要是不是盛世那还得什么样才能算是呢?】

【可这个盛世却跟其他盛世不一样,一般来说一个盛世,譬如盛唐,能叫做盛世的自然会粮多钱多人才多,那自然就会对外有威慑力,哪怕是达不到“万国来朝”的程度,别的国家也是要给几分颜面的。】

【可宋仁宗的盛世却没有走出宋朝对外的一贯软弱风格,仁宗时期对外的战争依旧是失败数次,供给外国的岁币也是依旧每年送出去,即没见宋朝因为这个时期而十分硬气,就此翻身,也没见其他国家因为这个时期而被威慑,不敢侵犯宋朝。】

“哎,要朕说,宋朝的情况,得攘外先安内,宋朝的朝廷体质不改,冗官冗费冗兵问题不解决,宋朝就永远无法站起来,可若想解决,难免会动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动摇宋朝统治基础。”汉武帝说。

他觉得这个事无解,就是因为宋朝重文轻武,才有皇帝统治基础,才有这么多有才能的文人士大夫,可这事也是两面的,他们选了这条路,那就要承担武上有短板,对外硬不起来的后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