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 第123章 甄嬛传完结,四大发明1

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第123章 甄嬛传完结,四大发明1

作者:般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01:39:31 来源:小说旗

【安陵容也没招,只能说打的对,又自己打了自己几巴掌,说都怪自己管教不善,才叫下人闯出这样的祸事,又把宝鹊叫了进来,狠狠训了一顿,又打了好几巴掌,宝娟劝说安陵容注意身子,安陵容借着这话又装了一波,说若眉庄有事我一同去了,要身子做什么。】

【甄嬛对此表示根本没眼看,她们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根本不想看安陵容在这演戏,她更担心眉庄母子。此时皇上来了,说下人不懂事主子没必要别乱了规矩,直接下令把宝鹊拖下去乱棍打死。】

不少人看到这个,都跟甄嬛是一个态度,真的很没眼看,安陵容干这种事还在这装姐妹情深,装自责,真的很让人没眼看。

也有很多在皇宫跟高门大户当下人的,倒是更能跟斐雯共情,诚然,斐雯不是什么好人,但很多下人看到的是,当主子的一句话就能要了下人的命,他们这些当下人的,必得小心再小心,自己能力是一方面,在能力范围内选择主子站队也是一方面。

【安陵容也没法说什么,宝鹊根本没法子保住。此时太医来禀报,说温太医血止了,性命是保住了,可跟公公一样了。】

看到温实初最后这样,很多人人很是同情,觉得真是作孽。好好一个人被祸害成这样,听刚才说的,连婚都没成呢就弄成这样,这温太医一辈子都被连累了。

【卫临此时急急来禀报,说眉庄情况实在是不好,胎气大动,不仅母亲,孩子也不好,眉庄使不上力气,孩子一直生不下来。又说自己不知道平时什么情况,不敢滥用汤药,希望温太医来跟他斟酌用药。一边说一边还给甄嬛使了好几个眼色。】

【甄嬛经过卫临这好几个眼色,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也知道要帮卫临达成目的,说温太医被这么一闹无辜变成了太监影响一生,以后没法生儿育女已是罪过了,不能再连累了眉庄跟孩子。】

有些人很是单纯,就是觉得单纯就是卫临这个徒弟医术比不过温太医,又素来不照顾惠嫔的身子,实在解决不了了,才来找主子们要搬救兵让温太医来。

但也有很多擅长察言观色的人觉得这事不对劲,看天幕的介绍,这个卫临是温实初人废了以后接替了温实初的位置,陪着甄嬛宫斗的,他的医术跟心计按理说都应该不差才对。还有此时甄嬛跟卫临两个人的“眉来眼去”,明显是不对劲。

若是这样推测,卫临能没留心过师父给惠嫔开的药?没留心过惠嫔的体质如何?若他连留心这样的事的心思都没有,那他怎么跟着甄嬛宫斗?那若是卫临都知道,也有法子,为什么又要在此时搞出来这么一出呢?

他应该是想给师父上一道保险,师父经历这种变故,此时若是不在惠嫔生产时再发挥点余热,那以后日子更不好过,卫临宁可自己担上一个“医术不精”的名声,也想为他师父做点什么。

【那边老太医也说,温太医自己挪动不了,但可以担架抬进来,跟卫临斟酌用药,皇帝也做出决定,担架抬温实初进来,温实初来了后,也不敢耽误,交代卫临怎么办,说加什么药。】

系统怕有人被误导,赶紧紧跟着解释,此段纯属剧情,用药什么的不是闹着玩的,还是要遵医嘱。

【甄嬛跟皇上在外面很是着急,这时来人说按温太医的药服了,出血少了,能用力了,皇帝也很高兴,说传旨晋升眉庄为妃位,让她安心生产,还说自己亏欠太多,以后要弥补。】

【此时孩子啼哭声响起,下人来禀报说生下了公主,甄嬛跟皇上也是很高兴,甄嬛放心不少,又问起眉庄,下人说眉庄累极了,连说话也没力气,皇上想去看看。】

【可下人说不如让小主休息,等精神好些再来看看,甄嬛也说皇上累一天了,先去休息,等精神好了再看更好,她在这守着,让皇帝放心,皇上觉得这话也有理,跟着安陵容走了,甄嬛也总算是放心了,高兴的准备喝口茶润喉,好好休息休息。】

穆嘉看到电视剧演到了这,也不想再往下看眉姐姐的死,太悲伤了,再加上这节课再有不长时间就要下课了,她就关了电视剧,跟旁边在玩开心消消乐的陆悦商量一会中午饭吃什么。

而天幕下的人,还不知道再往下播放几秒钟,就会传出来眉姐姐产后大出血的消息,只觉得眉庄母女都已经脱离危险,都跟此时的甄嬛一样,长舒了一口气,觉得此事算是没影响到眉庄母女真的是太好了。

时间过得很快,穆嘉跟陆悦说好了要吃什么,也到了下课的时间,两个人一起说说笑笑的往食堂走去,准备买完了饭之后带回宿舍吃,就不在饭点跟在食堂吃饭的大部队抢座位了。

大学的食堂可是让老祖宗们开了眼,什么都有,看价格还都不贵,老祖宗们都羡慕极了,古代生产力摆在这,别说放开肚子吃饱,一个不小心就能饿死,看到这样的地方就感觉像是天堂一样。

穆嘉跟陆悦买完饭就回了寝室,把寝室的桌子收拾出来吃饭。穆嘉还是一边吃饭一边刷短视频。

第一个视频就放到了很多人的心巴上。

视频标题:【穿越必备之四大发明。】

秦始皇眼睛一亮,很是激动,赶紧吩咐官员,“快快快,仔细记。”他记得之前提到过一嘴的四大发明,可也没有说具体方法,看这个样子是要说具体的做法了。

基本所有皇帝都跟秦始皇是一个反应的,哪怕是靠后的明代,也觉得这个要好好听,四大发明虽然他们都有,可后世肯定对四大发明有新的突破,能改进一下技术也是好的。

【大家肯定或多或少看到过穿越文,里面的主角穿越后会拿出高产种子啊,各种新的技术啊一类的东西来改善生活,但其实呢,对与大部分人来说,对这些东西了解的不是特别仔细,博主今天开个系列,把这些技术说明白。】

【今天先说最着名的四大发明。】

【第一个,造纸术。】

【这个技术呢,若是穿越到很靠后的时代,比如明清,有点意义但不大,诚然,若是真的要较真,以现代的造纸技术肯定能造出比明清时期的纸更耐用,更洁白的纸,可只是改变纸的品质只能说有好处但不能给这个时期带来巨大改变,但秦汉那种靠前的就不一样了。若是穿越到秦始皇时期,拿出造纸术,这个功劳换个官职完全没有问题。】

秦始皇表示,这话确实,要是真有这么个人来告诉他造纸术的具体方法,这么大的功劳,他肯定得奖励啊,封个官职完全不是事。

不止是秦始皇,连汉代偏早的皇帝也是这个想法,造纸术哎,要是真能拿到那封个官职根本不是事啊,就凭这一个功劳,只要不搞事,封个侯爵后半辈子荣华富贵都没问题。

【好啦,我们来看看造纸术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知道,蔡伦之前是有纸啊,绢啊一类的东西的,但造价极其昂贵,根本不能广泛流通,那个没意义,我们就说自蔡伦改造后渐渐改变的造价便宜的技术。】

【按照《天工开物》的说法,在古代造纸,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斩竹漂塘:砍下嫩竹子放入池塘里,裁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的微生物分解青皮。

第二步,煮楻足火:把泡过的竹子放入专门的“徨”桶内与石灰一起蒸煮八日八夜。

第三步,舂臼成浆,把经过刚才处理的竹子放入石臼,用石碓把竹子打烂成浆。

第四步,荡料入帘:把被打烂的竹料倒入水槽内,并用竹帘在水面荡料,竹料形成薄层附在竹帘上面,水就由四边流入槽内。

第五步,覆帘压纸:把竹帘反过来,把湿纸扣在板上,重复四五步,反复积累上千张,然后在上头用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

最后一步,透火焙干:将湿纸逐一焙干,焙干的设备就是土砖砌成夹巷,巷中生火,土砖温度上升,纸张贴上后接着温度烘干,烘干后揭下来就成纸了。】

秦汉的官员们都不用吩咐,赶紧奋笔疾书记下来。皇帝们也很满意拿到了造纸术,纷纷安排信得过的大臣去按过程造纸,天幕的过程说的很明白了,应该是问题不大。

【当然,这个是大方向,造纸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后来哪怕有改进,也基本都是在这个大原理上改进的。】

【比如说嫩竹子换成树皮,比如构树皮,桑树皮,还可能加入其他的物质来或软化,或变硬,有不同的原料配方打出不同的纸浆,形成品质不同的纸。有的纸柔软,比如手纸,有的纸坚硬,比如A4纸。】

【再比如,现代造纸的时候,会用很多办法提高效率, 利用大机械碾磨力取得木材纤维, 利用化学法将纤维与木质素分开以取得木材纤维,比如苏打浆、亚硫酸盐浆、硫酸盐浆。】

【当然,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若是在古代,用现代方法加快效率难度还是有的,能用天工开物里规规矩矩的方法制造出纸张已经足够了,虽然效率低,还很费人工,但能把纸的价格打下来,让所有人都能用得起纸,最大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这话说的可对,能把纸的价格打下来就已经足够了。”百姓们很同意这话,尤其是科举制之后的百姓,对此感悟更深。

他们百姓都知道,虽然说是科举,只要有才都能做官,但实际上呢,普通的百姓家没法找到最好的教育资源,甚至有的家庭连读书束修都交不起,普通人想要实现阶级跃迁依旧是难上加难,可好歹是有机会了,若是换到秦汉甚至更早的时候,那他们这些百姓可是一点机会也没有,这都是造纸术跟印刷术的功劳。

【第二个,印刷术。】

【明洪武十一年,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到应天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一时有感而发,做了一篇《送东阳马生序》,里面第一节是这样写的。】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这就是说,家里贫困,买不起现成的书,就跟有书的借来,之后抄写,抄写后再把书还回去,天寒地冻也不懈怠,借书人的人也很守信,不敢耽误还书时间,所以大家都愿意借书,也因此博览群书。】

【大家发现了吧,这一段里说明了一个文化传播的问题,有了造纸术,打下来纸张的价格,也只能说是给文化传播打下了坚实基础,可真的要改变文化传播的格局,还需要印刷书本。】

很多贫苦人家寒窗苦读指望考个功名实现阶级跃迁的读书人都很是理解这一段话,他们是最知道的,他们要读新的书籍汲取新的知识,那可是要花钱买新书的,一些家庭贫困的只能像这里说的借书抄来读书,甚至有些人还靠着给人抄书来赚钱。

【印刷术不成熟的时候,书籍传播就是要靠手抄,浪费时间精力不说,还极容易出错,很是不方便。后来出现了雕版印刷。】

【所谓雕版印刷,就是把一份已经抄写好的印在一块木板上,之后把除了字迹以外的木板都挖掉,让字迹就比其他地方高出一截,刷上墨以后纸张盖上就能把高一截的字印在纸上。】

【这个方法是比起手抄固然是效率高了,可弊病也很明显,刻出一个模板需要的人力物力不少,而且,刻版时若是真的错了字,那很不好改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