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始皇亲妈后,每天种地养崽 > 第74章 人在屋檐下

穿成始皇亲妈后,每天种地养崽 第74章 人在屋檐下

作者:红油干拌饺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07:50:16 来源:小说旗

赵元溪如愿看到了他们呆愣的模样,笑得越发得意。

小样!权谋她是玩不过,可训人她自有自己的法子。

韩非轻叹,上前两步,挡在张良身侧,“太后想让我们做什么?”

赵元溪很高兴他的识趣,“韩非子果然是个聪明人。”

“听说你曾师从荀子,与李斯同门,又都修法家,他为我秦国编修秦律,你可否也帮我编纂出一本新的律法!”

“我要求不高,只需要它兼具儒法两家各自的优点,既要体现律法的正义性,弘扬仁善之道,同时也得彰显律法的威严,对违法犯罪绝不姑息。”

……

这下不仅是韩非觉得赵元溪在天方夜谭,在场的其他人也觉得她不切实际了。

若是真的有能让儒家和法家都能满意的律法,儒法两家也不会争斗这么久。

周围人都沉默了。

韩非皱眉道,“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先生还没试过怎么知道这不可能?”赵元溪笑着反问。

“律法若想保证威严,就必须施之以严法,法不容情,亦不能讲仁善,儒家的思想只会削弱律法的权威,对律法百害而无一利。”

刚走过来的淳于越听到这话,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你们法家这些蛮人,懂什么叫做教化,按你们这么搞,那些庶民都得被你们给嚯嚯完了,动不动就砍人脚指头,挖人鼻子,你们又不是没鼻子,天天和那些庶民的鼻子较什么劲!”

赵元溪忍不住握拳轻笑,虽然话过于直白了些,但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秦律对人的处罚大多是身体的处罚。

挨顿板子都是极为轻的处理方式,挖鼻子、砍脚、宫刑等等,这些刑法熬过去,犯人常常已经没了半条命,伴着这些刑法的往往还有劳役,很多犯人往往熬不过刑期结束,就已经病死了。

更何况秦国还喜欢搞连坐,一人犯罪,家中亲戚、街坊邻居很有可能都得受罚。

“若不严惩,怎么能震慑其他人不再犯罪?”魏夫子条件反射似地反驳淳于越。

可想到他现在是替太后说话,好像又感觉不太对,默默补上了一句,“当然若真有两全其美的方法,自然更好。”

淳于越瞥了他一眼,转而又怒目看向韩非。

韩非不为所动,坚定地道,“此事,我做不到,太后还是另请高明!”

“不管做不做得到,你都得去做,我只提出我的要求,不管你要怎么样才能完成!”

总之,她是甲方,一切合理的或者不合理的要求,乙方都得想办法完成。

“你怎能如此不讲道理?”张良愤愤不平。

“因为这是在我的地盘啊!”赵元溪理直气壮。

“你!!!”

赵元溪轻叹,忽而严肃起来道,“不要这么轻言放弃,你们可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人才,做出一些跨越时代的事,也不是不可能。”

“太后说这么多,不过是想让我为秦国献力,这和让我投降于秦有何区别?”韩非冷静下来,拆穿了赵元溪的目的。

赵元溪也不恼,只淡淡道,“你没有拒绝的资格,若你当初撞死在秦王面前,或许现在就不需要被我逼迫!”

“太后娘娘,你答应过我的!”张良急切地开口,试图阻止她继续说下去。

“人我不是已经救下了么?”赵元溪反问,眼神十分平静。

张良咬牙,赵太后的确已经做到了她答应的事。

可她现在的行为和秦王又有何区别?他们无异于刚出虎口,又入狼窝!

赵元溪笃定韩非不会选择死,或许一开始他的确有赴死之心,可他活下来了!人很难有勇气第二次面对死亡。

他自己也需要一个不能拒绝的理由!

赵元溪继续道:“我刚刚已经说了,这律法是给我自己编写的,怎么用那是我的事,你不需要考虑那么多。更何况你怎么就笃定秦王看得上你写的?秦王任用法家,李斯并不逊色于你,还足够忠诚,他编写的秦律,怎么看都比我让你写的更得秦王喜爱。”

秦王偏爱法家,秦国太后如今看来反倒是偏爱儒家,秦王已经掌握秦国的大权,不可能会被太后影响倾向儒家。

赵太后说得不错,秦王看不上这沾染了儒家的律法。

可这也是韩非最为不解的地方,既然这个律法毫无利用价值,赵太后又为何这么做?

“干还是不干,给个准话!”赵元溪毫不客气。

韩非眼皮微微抽搐,无奈道,“在下如今还能拒绝吗?”

人在屋檐下,总得低头不是?

围观全程的淳于越,突然感觉当初太后拉自己干活的时候,还是十分客气的,至少没说让他一头撞死的话,心情瞬间舒畅起来。

他完全忘了,哪里需要赵元溪让他去撞死,他自己就能把自己气死了。

赵元溪见他同意了,立马客气起来,“先生这话说的,的确是我刚刚失礼了,若先生不愿,我也不会强逼于你,先生放心!我这定不会亏待你。”

众人对于太后变脸的速度又有了新的认知,刚刚太后您可不是这态度!

赵元溪才不管他们咋想,能收下韩非,那就是革命在成功的道路上迈了很大一步!

“这里的人,想必先生已经认识了,不过我还是再介绍一下!这位是儒家大才淳于越,也是我两个孙儿老师,对于儒学颇有见地!先生若是对儒学有何疑问,可以多与他交流!”

赵元溪把淳于越拉过来,热情介绍。

随即又看向一旁站着的魏夫子。

她继续介绍:“这位也是我秦国法家大才,对我秦国的律法可以说倒背如流,有任何关于秦律的疑问都可以问他,先生与他定然会有许多共同话题。”

“这些学子都是来自不同地方,擅长的东西也不相同,也还望先生能多多指导。”

“还望诸位能多多交流,集思广益,你们或许将创造一个新的秩序。”

不知道其他人在想什么,淳于越只觉这一幕似曾相识。

他不禁陷入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