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香骨未应春雪妒,屠龙才是要紧事 > 第438章 (番外)太后的日常3

(三)

“如今,连年的天灾和战乱,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哀家决定,减免天下百姓三年的地税,这三年,所有田地里耕种出来的粮食,都归百姓自己所有。”

此言一出,香君就看到站在最前面的几位大臣,脸上都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右相,你可是有话要说?”

右相上前一步道:“太后娘娘,这朝廷的事,没有那么简单,朝廷那么多官员要吃饭,每年又是要修河道、又是要赈灾荒,又是要发军饷的,国库又空虚,这减免三年赋税,官吏们吃什么?河道还治理不治理了,出了灾情还赈灾么?太后娘娘,您这是要把朝廷解散了啊。”

香君眸色一凛,“哀家说了要饿着你们了吗?又没到发俸禄的日子,你倒是早早担心起来了,我看右相这大肚子,也不像是饿过肚子的人呢。”

右相闭上了嘴,但眼神还是一样的轻蔑。

“太后娘娘说的是。”左相立刻上前说道:“臣倒是觉得太后娘娘减免赋税的国策是极好的,臣支持娘娘!”

左相心里也是瞧不上太后的。

前些日子,看太后在前朝连敲带打地收拾了不少不服她的人,他还以为太后有些政治天赋。

但如今真的到了具体的政事之上,立刻就显出她一介妇人,毫无见识。

反正免税这种事情,对他们这些大臣们也没什么影响,这满朝文武,谁靠俸禄过日子啊?

最后影响的也只会是地方的官员和小吏。

左相只觉得香君这是想一出是一出,压根不知道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等到年底发不出俸禄,全天下的官吏都闹起来了,她便知道着急了。

所以如今,他也愿意由着香君,正好她闹出事情了,才能再求他们这些老臣给她收拾烂摊子。

到时候,大臣与太后之间权力才能重新找到平衡。

左相都同意了,其他大臣自然也不敢反对。

见无人反对,香君很高兴,立刻就将诏书公告天下。

官员们生怕给太后背锅,所以这“好名声”就给太后自己担着了。

到时候,天下大乱,这罪名,也太后自己担着便好。

也有几个对香君忠心的官员来劝她,香君却是孤注一掷,下定决心了,一定要免除这三年赋税。

然而,就在这封诏书昭告天下之后,香君又颁发了第二封和第三封诏书,这两封诏书,让诸位大臣,彻底发现,自己被太后给耍了。

(四)

香君颁发的第二封昭告天下的诏书,虽然有些让人震惊,但也还没有让百官愤怒。

因为,这封公告天下诏书,说的是要给百姓分田。

之前皇帝杀藩王和袁好女杀世家,让香君手中的得到了不少无主的田地,这些田本应该都变成官田。

但是香君却打算把这些田地全部“卖”给百姓。

这些田,要严格按照户籍来卖,只有名下田产不超过五亩地的,才能购买,并且一口人可以最多可以买五亩地,但无论男女,都享有一样的政策。

若是没有钱也没关系,可以先欠朝廷的,朝廷不收利息。

买地的钱,可以三年后再开始偿还,可以用粮食来偿还。

若这三年遇到了天灾,还不起田地的钱,便再顺延三年开始偿还。

这三年里,百姓自己开荒的田地,也都归开荒的人所有,但每人最多只能享有五亩开荒的田地。

开荒的地,和朝廷售卖的地,可以分开计算,这样下来,一人最多可以拥有十亩免税的地。

这封诏书,其实是动了官绅的利益的。

因为百姓若是有自己的地,谁还愿意种他们的地呢?佃农们,只怕会纷纷想办法找朝廷买地。

但仔细想想,官员们还是觉得,这个诏书根本推行不了。

不收百姓的粮食,朝廷收税本来就难,还把唯一能收粮食的官田还分出去了,年底只会更没有银子。

到时候,官吏们闹起来,朝廷不能运转,太后就只能重新废掉自己的国策。

可重新再收税,可就难了,答应百姓的事情,出尔反尔,定是要出现民变的。

香君其实也知道这些,她想看看,这些老臣们,会不会出言提醒他,但是不出意料的,竟然这些老东西们都集体沉默了。

果然啊,这些老东西,一辈子就只知道斗,为了斗赢,什么都不管,就是天下大乱了,也是他们的权力斗争更重要。

不愧是狗先帝带出来的大臣!

……

只不过,香君很欣慰,倒是也有人在替她操心。

袁好女在江南杀了不少人虽说分了不少东西出去,但是大部分都还是留下了的。许焕文已经把全部充公的资产登记在册。

古董字画什么的,比较难换成银子,先按下不管。

但这些大家族家里抄出来的现银,都有数千万两。

许焕文不敢私吞,要运回给朝廷。

运回来肯定是要运的,但香君让他暗中运送,别让人知道了。

香君自然是知道她手上马上就要有银子了的。

当初在江南顾家的时候,她就看过顾家的账本。

大齐百姓也穷,皇帝也穷,那钱到底去了哪里?

那一刻,香君便知道,钱去了哪里。

后来让袁好女杀去江南,一方面是为了集权,一方面就是为了搞钱。

但此事,她决定先瞒着大臣们,因为她还有第三道诏书要颁发。

第三道诏书便是,从今年起,朝廷改收商税,所有商业税收提到三成。

而且,香君还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除了传统的商业之外,别的一些交易也要收税。

比如说,自己家种地自己吃,这个自然是不用交税的。

但是自己家地里的粮食卖出去,就要交三成的税收。

这个商税其实很难收明白,因为百姓的交易是很小的。

那些很难逃避税收的,反倒是变成了那些有大量田地的大户。

那都是那些官绅们。

原本他们的地是不用收税的,太后也没有废除祖制。

但这一个商税,硬生生把他们不用交税的地,都变成了要交高额赋税的地了……

到了此时此刻,那些官绅们才知道,太后这三道诏书,是冲着他们来的。

终于,老实了许久的官员们,坐不住了。

这道诏书颁布的第二日,香君桌上的奏折,就堆成了小山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