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覃仁忠与陈娟淑 > 第153章 妈还是你做得对

覃仁忠与陈娟淑 第153章 妈还是你做得对

作者:山村笔耕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5 11:35:13 来源:小说旗

“秀清,还不成给药费给大嫂,你还不快点拿钱追大嫂去?”

看见他的娟妹妹陈娟淑背着个空竹篓,走中门出很快就不见了人影。

回过神来的覃仁忠,想起没给着药费给陈娟淑,他便对准备拿药去厨房煎药,让他服的妻子杨秀清说。

“是啊,你看我这记性,这就追大嫂去!”把拿起的一包药放到桌子上,杨秀清就走中门进去追堂大舅嫂陈娟淑。

在后院的门边还是让她,把堂大舅嫂陈娟淑给追上。

“大嫂,给!”追上堂大哥嫂陈娟淑,杨秀清拿两张纸币,就往陈娟淑的衣兜里塞。

“你往我衣兜塞什么东西?”陈娟淑问,杨秀清说:“药钱呀,还有什么东西可塞的!”

“你给钱我干嘛!我是为了钱才来的吗?不要!”陈娟淑边问给钱她干吗,边拿出塞进兜里的两张纸币,回塞到杨秀清的衣兜里。

“要,大嫂!这么辛苦,黑夜来黑夜回不要钱怎么行?我们心里也愧疚,你也要生活的嘛!”

杨秀清把塞进衣兜的两张纸币,再次拿出来往陈娟淑的衣兜里塞。

“讲不要,辛苦什么?我们哪个和哪个,要钱我就不来了!”陈娟淑拿出钱来,又一次往杨秀清的衣兜里塞。

杨秀清再拿出钱来给陈娟淑,就这样两个人是你来我往,一个往另一个的衣兜里塞。

直到覃仁忠出来说:“大嫂拿起来,不要钱服的药是不灵的!”

地方上一直有这样的传说,要人家药不管是再亲的医生,不给钱是不灵验的!

只有拿了钱的药,服下才能灵验把病给治好!

听覃仁忠这样说,知道不拿钱是无法走的,陈娟淑这才接上钱说一声:“我走了”便走了。

“孩子他们爸,门是闩上的,大嫂她是怎样进来的?”堂大舅嫂陈娟淑拿药费走了,回堂屋上拿药来厨房里煎。

杨秀清忍不住就问,坐在一边的丈夫覃仁忠道。

“我也不知道啊,想是爬围墙进来的呗!”覃仁忠说,其实他知道陈娟淑是怎么进来的。

他们家的后门有一个暗机关,是当年覃仁忠和爸爸覃犹德,为了方便去村上串门,晚上回来免着喊开门而设置的。

只要知道那个机关在什么地方,又会动那个机关,在外面不用叫里面的人开门,得机关一拔完全可以从外面进来回屋休息。

之前两家在一起种田,两小无猜,相亲相爱以后,为了方便陈娟淑随时来他的家里找他,他告诉了她这个秘密。

想不到几十年后,他的娟妹妹还能记得,真是难为她了!足见她关心他,半夜三更偷偷摸摸地来,又偷偷摸摸回去。

覃仁忠能把上面的话,讲给妻子杨秀清听的吗?

他当然不能讲给妻子杨秀清听的了。

“这么说大嫂是有飞檐走壁的功夫了!”杨秀清笑笑问,覃仁忠笑笑说:“大概是吧!”

夫妻俩个边说着话边煎药,一会儿把药煎好倒了大半碗凉在那里。

等药冷得可以喝了,覃仁忠服完药夫妻俩这才去休息睡觉。

还真像陈娟淑说的那样,就覃仁忠的病再复发,她也是能治好的。

服完陈娟淑带来的一背篓,覃仁忠就了明显有了向愈的感觉。他灰暗的脸又褪得有了原来样明亮的光泽,枯瘦的身体再次长肉变强壮。

最可喜的是他的孕妇肚又开始变小,陈娟淑还真准时,在覃仁忠服完药的那天晚上又背来一背篓药。

还是像上一次样黑夜来黑夜回去,后来又来了两次,覃仁忠因肝炎引起的肝硬化,至此全部完好如初。

又可以参加生产队劳动,继续当他的生产队长。

覃仁忠的病是好了,可是陈娟淑却因不能行医,生活陷入贫困境中。

那个时候,龙口地方的生产队普遍工分值低,人均年粮食在三百六十斤。陈娟淑一个人劳动,要负责两个继子的生活。

本来工分值就低,粮食又少,她一个人的工分更抢不回两个继子加上她的粮食。

前面说了依工分值算,抢不回一家人的粮食,那就是超支。

超支就得拿钱与生产队买粮食,否则生产队就不秤给因超支的那部分粮食。

从前有医行有收入,现在不能行医就没了收入。生活的油盐日用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钱交超支款,要回因超支的那一部分粮食?

抢不回粮食,粮食就更不够吃。又没钱来买来添,吃都没有更没法给两个继子交学费。

交不上两个继子的学费,两个继子杨援朝杨环朝,不得不都辍学,回家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

“妈,就怪你,当年不应该辞了供销社的工作,回生产队来!不回生产队来,我们能这么辛苦,学都没来上的!”

到底还是少年,好好的书不能读。回来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晒雨淋。

一辛苦两个继子杨援朝和杨环朝,就说起责怪继母陈娟淑的话来。

两个继子说得不错,在供销社收购站,工资虽然不高负担一家三口人的生活也紧张。

但是在收购站月月红,月月有几十块钱的工资,总比在生产队一分钱都没有来进还超支强。

因此,陈娟淑说:“是妈对不住你们,当年头脑发热!”

其实她哪里是头脑发热,实在是忍受不了李保佑和林树平的骚扰。

那可是**呐,而且他们都是有妇之夫。要是他们是光棍一条,陈娟淑还想从李保佑或者林树平中间选一个,一起做家抚养两个继子。

她能把上面的话讲给两个继子听吗?她当然不能讲给两个继子听的了。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月如梭,光阴似水流年,很快就田地到户,随着私人摊点的增多,供销社也面临解体。

之前在供销社的那些职工,如杨保佑和林树平,在生产队又没有分得田地,就面临着找什么做,另谋职业生活。

反观陈娟淑不但得了田地,又还有之前行医做基础。一边耕田种地,一边行医生活过得滋滋润润的。

这下两个继不杨援朝和杨环朝,不得不说:“妈,还是你做对了!既有土地,又有医行,过得比一般人都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