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第25章 襄阳决战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第25章 襄阳决战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嘉庆五年二月二十八,襄阳城南的丘陵间飘着细雪,勒保的帅旗缠在旗杆上打转,手中的《贼军哨探图》被手指捏出褶皱。细作回报说白莲教主力正沿葫芦峡集结,他靴底碾过地上的枯枝,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算盘珠子落地的声响——是新来的算学吏王顺摔了账本。

“慌什么?”勒保伸手搀住年轻人,看见账册里夹着半张《地形速算表》,上面用炭笔标着鹰嘴崖的坡度与谷口宽度,“葫芦峡谷口能过几人?”王顺慌忙捡珠:“回大人,谷口宽五丈,成队列行进时……”“别算那些,”勒保打断他,“你就说,老子带的抬枪队在谷口能摆几排?”

帐内烛火摇曳,陈阿福正蹲在地上用树枝画阵图,旁边堆着抬枪零件。勒保踢来半块石头当“贼军主力”:“三万贼兵进谷,前锋营何时能封死退路?”陈阿福用枪管当尺子量距离:“前锋营从松林出发,走沟谷能省半时辰,但坡陡滑脚,得让士兵裹草绳防滑——上个月在房山试过,管用。”

数据房吏员们不再围堆算盘,而是抱着皮尺和麻绳往外跑。李煌抓着《阵图算学册》追上勒保:“书上说百人队分五伍,间距一丈,可实地摆看才发现,抬枪长六尺,转身时枪托会磕着弟兄!”勒保皱眉:“那就改六伍,间距八尺,让弟兄们抡得开膀子——算学是死的,人是活的。”

二更天,陈阿福带着几个老兵在谷口实测。他让士兵点燃火把,自己趴在地上用抬枪比划:“仰角太高打天,太低打地,”他用刀在枪托刻下第三道痕,“就照这个角度,能打穿三十步外的树桩——昨天试过七次,中了五回。”老兵们围过来摸刻痕:“陈师傅,咱不认字,就信您这刀印子。”

勒保站在高处望葫芦峡,看见前锋营的弟兄们正往松林里搬石头——那是用来堵谷口的。算学吏王顺蹲在旁边数石头:“大人,搬来三百块,每块重百斤,堵谷口够不够?”勒保踹了踹石头:“够不够不是算出来的,是堆出来的——再去村里找二十辆牛车,装土筐垒墙。”

子夜,贼军的火把像条火蛇爬进葫芦峡。勒保听见谷口传来抬枪闷响,知道前锋营已动手。他举起单筒望远镜,看见清军的“算珠阵”其实是用牛车和土筐搭的临时工事,弟兄们躲在后面轮流射击,每打三枪就有人递上火药包——这法子不是算学册里的,是老兵们在金川之战时琢磨的。

陈阿福猫着腰在阵中穿梭,看见有士兵被火箭烧伤,立刻撕开随身带的牛皮袋:“抹上这桐油灰,火毒不攻心!”他顺手捡起掉落的抬枪,发现枪托刻痕被磨掉了,掏出小刀重新刻深:“留着印子,打枪才有准头。”

当贼军发现退路被牛车和石头堵住,阵脚开始大乱。勒保听见身后传来算盘珠子的轻响,回头看见王顺正蹲在弹药箱上记数:“大人,已打退贼军三次冲锋,火药还剩两筐,抬枪坏了十七支——”他突然指着谷口:“贼军往两侧山坡爬!”

勒保抽出腰刀:“早防着他们爬坡,弟兄们,甩滚木!”事先堆在坡顶的滚木顺坡而下,夹杂着乱石,砸得贼军哭爹喊娘。陈阿福望着滚木,忽然想起算学册里的“抛物线”:“下次该在坡顶挖陷马坑,比算珠子管用。”

黎明时分,谷口堆满贼军尸体。勒保踩着满地狼藉查看,发现抬枪的刻痕帮了大忙——许多士兵靠枪托上的印子瞄准,竟比平时准了不少。陈阿福蹲在尸体堆里翻找,捡起半块烧焦的算珠形准星:“这玩意儿遇火就化,下次得用铸铁的。”

捷报传回北京,嘉庆帝看着奏报上模糊的血手印,知道这一仗胜在临场应变。他在朱批中写道:“算学为器,人谋为上——若只信算盘,反被算盘算。”从此,数据房的算学册里多了页空白,专门留给前线官兵的“土法子”。

这一晚,襄阳战场的篝火旁,老兵们围着陈阿福,看他用树枝在地上画新阵图。算学吏王顺不再紧抱算盘,而是跟着学怎么用滚木堵谷口。风掠过山谷,带走了算珠碰撞的声响,却留下了比数据更珍贵的东西——那是士兵们在血与火中琢磨出的生存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