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番第1章 新帝废法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第1章 新帝废法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道光元年霜降,紫禁城西北角的数据房檐角挂着冰棱。绵志攥着《宗室积分衰减曲线表》跨过门槛时,铜盆里的炭火星子突然溅在宣纸上,将“自食其力率跌破三成”的墨字灼出焦洞——这组数据像一道伤疤,撕开了嘉庆朝改革的余晖。

“十三爷,内务府的人又来催算学吏去点查银库了。”值房小吏抱着一摞《旗地清册》闪过身,算盘珠子在臂弯里哗啦作响,“陈工正今早递了牌子,说汉阳铁厂的蒸汽机炉又停了——您还记得嘉庆二十五年秋,先帝在承德松涛阁批复的《军工续造清单》吗?里头特意批注‘蒸汽机为水师命脉,须按月核能耗’。”

绵志将羊皮手套摔在案上,露出无名指上的铜戒——那是嘉庆十四年数据房一等算学吏的勋戒,戒面刻着《九章算术》里的割圆术图纹,边缘还留有承德避暑山庄松涛阁的木纹碎屑。窗外传来东安门方向的喧嚣,他知道是宗人府的轿帘掀过石板路,那些在嘉庆朝靠“宗室积分制”分得商号股份的闲散宗室,此刻正举着先帝亲赐的“自食其力”银匾骂“数据误国”,仿佛忘了二十一年前国库被旗饷拖垮时,是先帝用算筹算出“养一个旗丁耗银可雇十个佃农”的铁证。

“去回陈工正,就说蒸汽机改良案需附《能耗对比折》。”他用镇纸压平烧焦的报表,朱砂笔在“宗室月禄占比国库支出17%”的数字上画圈——这个数字在嘉庆二十五年曾降至5.2%,报表边缘还贴着嘉庆帝当年的朱批:“旗饷如蛀虫,非算筹不能除”,“再把《道光元年旗人转业统计表》抄三份,申时前送军机处、户部、宗人府。附上承德松涛阁存档的《八旗自给率光谱图》,让他们看看曲线是怎么从嘉庆四年的21%涨到二十五年的68%,又怎么在道光元年跌回三成的。”

小吏刚退下,楠木雕花门突然被撞开。陈阿福裹着一身铁锈味冲进来,前襟还沾着未干的机油,怀里抱着个黄铜零件——零件内侧刻着“嘉庆廿五·松涛阁监制”的细字,正是当年先帝临终前在承德批复的最后一版蒸汽机配件:“十三爷您看!按松涛阁《军工数据残卷》里的‘承德参数’,这版活塞环能让功率再提一成七......”

“噤声!”绵志猛地起身,袖扫过案头算盘,三十一枚珠子滚落满地,其中一枚刻着“承”字的算珠滚进炭盆,烫得青烟直冒,“你当年在承德避暑山庄,跪在松涛阁廊下给先帝演示‘冷锻法’时,可曾想过今日?上月你递的《重启松涛阁军工标准》,至今没见朱批。此刻若让人听见你提‘承德参数’......”

老工匠的脸瞬间涨成酱紫色,喉结在粗布领子里滚动,从怀里掏出半片烧焦的纸——那是嘉庆二十五年秋,松涛阁那场大火中抢出的《蒸汽明轮设计稿》残片,边缘还留着先帝的朱笔修改痕迹:“红毛夷舰速廿里,我福船需达十七里方保无虞”,“可汉阳铁厂的高炉已经熄火三日,说是内务府要优先铸‘道光通宝’——您还记得先帝在承德驾崩时,手里攥着的半张《南洋水文数据图》吗?上面标着‘红毛夷蒸汽舰吃水两丈三尺’,如今咱们的福船还在用嘉庆十年的老数据!”

绵志盯着图纸上扭曲的齿轮线条,忽然想起嘉庆二十五年夏,先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召见水师将领的场景。那时林如海刚呈上新制的“射程诸元表”,先帝用松枝在沙盘上画着:“喀喇沙尔的伯克辖区自给率六十五,伊犁屯田减收七分,这两组数据放在一起,就是边疆的‘刚柔光谱’。”陈阿福监制的福船模型就摆在松涛阁案头,船头悬挂的三角旗上,“嘉庆四年革新”的金线与“承德廿五”的银线交织。

“把图纸留下。”他扯过一本《八旗通志》盖住图纸,指腹摩挲着报表边缘的火漆印——那枚火漆印是嘉庆五年在承德设计的“松涛纹”款,“明日我递牌子请见,先从整顿宗室积分制说起。僧格林沁昨日递的《盟旗草场复旧疏》,说要废掉嘉庆九年在承德敲定的《草原承载力算筹丈量法》......当年先帝在避暑山庄拿着《蒙古游牧记》和《沙化热力图》,逼他在‘草场红线’上盖印的场景,他竟忘了?”

“十三爷!”陈阿福突然提高嗓门,布满老茧的手抓住绵志手腕,虎口处的烫疤在烛光下泛着青白——那是嘉庆二十五年在承德抢救《军工数据档案》时留下的,“您可知养心殿西暖阁的《民生安全度动态屏》已经蒙灰?上回奴才去送铁样,看见屏上‘均值七十二’的数字被黄绫子盖着——那是先帝在承德松涛阁亲自校定的‘治世均值’,每条曲线都蘸过他的朱砂笔!”

铜盆里的炭突然爆出巨响,惊飞了窗台上的灰鸽。绵志猛地抽回手,后知后觉摸到袖中先帝赐的怀表——表盘里嵌着的半片算筹,正是嘉庆二十五年秋在承德松涛阁掰下的,表盖内侧刻着:“算筹不止,治世未终·承德廿五·秋”,旁边还有极小的字迹:“喀喇沙尔自给率六十五,可稳边疆”。

院外传来击鼓声,戌时三刻。绵志吹灭烛火,借着月光将《宗室积分衰减曲线表》卷成筒状塞进靴筒。经过数据房西侧的碑廊时,他下意识扫过墙上的《嘉庆朝改革成果碑》:“旗人自食其力率68%”的金漆字已被磨得发暗,旁边“承德算学科取士273人”的记录却依然鲜亮——那是嘉庆二十年在避暑山庄增设的“边疆算学特科”,专为丈量草原与戈壁培养的人才。

转角遇见巡夜的健锐营士兵,火把照亮对方胸前的“军功积分牌”——牌面背面刻着“承德廿五·秋”的字样,是先帝临终前特批的“满汉同功”新制。士兵抬手行礼时,铜牌在月光下晃出冷光,却掩不住“伊犁屯田兵”的刻痕被磨得模糊——那是道光帝继位后,默许“八旗驻军免计耕战积分”的结果。

回到贝勒府时,侧福晋正抱着《旗人职业谱》打盹,案上放着长子的《算学童生习算册》。烛光里,“亩产量换算公式”的字迹被水痕晕开,像极了嘉庆六年在承德避暑山庄,先帝用松针在雪地上教绵志推演的“直隶赈灾粮算法”。

“爷,厨房留了牛乳粥。”侧福晋起身时,衣襟扫落桌上的《宗室分红争议录》,露出里面夹着的嘉庆二十五年《承德宗室改革遗诏》残页,“听说今儿宗人府又驳回了三户从商旗人的请咨......他们忘了先帝在承德说的‘宗室若要金枝玉叶,先学算筹丈量’?”

绵志按住她欲拾文书的手,触到她指尖的薄茧——那是嘉庆十五年在承德随数据房女吏抄录《八旗人口增长表》时落下的,“去把承德带回来的‘松涛阁炭’添些,这屋子太凉了。”窗外传来更夫“小心火烛”的喊声,他忽然想起嘉庆二十五年秋,先帝在松涛阁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光谱的尽头不是数字,是让百姓能在算筹里看见活路。”

铜漏滴答声中,他摸出靴筒里的报表,就着残灯在背面写下:“宗室积分制若废,十年后旗饷将吞国库四十——此数较嘉庆四年‘廿七’更危,较承德廿五‘五点二’更险。”墨迹未干,窗外突然狂风大作,卷着残叶扑在窗纸上,像极了嘉庆二十五年承德松涛阁那场大火,烧毁了半屋子的边疆数据图,却烧不掉算珠间刻着的“以数治世”的执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