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第22章 整顿仓储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第22章 整顿仓储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午门东侧的数据房值房里,三十六架算盘同时敲响,算学吏们正在核计直隶各府的冬粮储备。李煌盯着《仓廒实存表》,指尖划过“顺天府仓粟霉变率一成三”的记录,忽然听见铜铃响——这是各省通过“算网传讯系统”送来的加急数据,木牌上的《九章算术》密码,显示山东德州仓突发鼠患。

“按《仓储防患算例》第七则,”他翻开嘉庆帝亲订的蓝皮手册,“鼠患致损超半成,需启动‘三查法’:一查仓基鼠洞密度,二查储粮离地高度,三查护仓猫犬配置。”话音未落,又一份急报从山西传来:“平阳府仓因防火不当,冬麦焦损三成。”

养心殿内,嘉庆帝正在校订《荒政算要》新稿,书中“储量预警公式”用朱砂圈注:“一府储粮不足半年用,算学吏需每日快报;损粮超一成五,必报数据房核减赋税。”他忽然抬头,对传讯吏说:“给山东、山西发‘护仓五法’,重点提‘鼠洞间距不得小于三尺,防火沙池需占仓基一成’——这些数,都是去年在通州仓实测的。”

数据房的“仓储四柱清册”在值房中央铺开,“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栏用不同颜色标注:直隶十府冬粮共储八十万石,已损七万两千石,损耗率一成二。算学吏们按皇帝亲授的“损耗分层核算法”,将霉变、鼠患、火灾损耗分开计列,每笔损耗都需对应具体防护疏漏。

陈阿福的加急手札从通州仓送来,附《护仓器具改良图》:“按皇上‘算珠形通风孔’设计,仓壁开孔间距一尺五寸,可降霉变率三成;护仓板刷桐油加砒霜,鼠患减五成。”嘉庆帝看着图中通风孔的算珠纹装饰,想起三年前在匠人学堂画的草图——当时只是随手勾勒,如今却成了护仓标配。

千里之外的山东德州仓,老仓官王顺昌正带着算学吏丈量鼠洞。他腰间挂着《护仓算学手册》,这是数据房统一发放的,每一页都有嘉庆帝的朱批:“鼠洞深过二尺,必连地穴,需灌石灰三斗;储粮离地不足三尺,霉变率增半成。”算学吏用铜制量尺测量后,算盘拨出:“鼠洞密度超标准两成,需增养猫二十只,犬五只。”

山西平阳府的焦麦现场,算学吏们正在用“火灾损耗公式”核计:“过火面积占仓房三成,焦麦可筛出七成作饲料——”算盘珠跳动间,“可用粮损三成,饲料得四成二,需补储麦种五千石。”这些计算,全按《荒政算要》中的“灾粮分级法”进行,确保每粒粮食都有下落。

更鼓敲过四更,北京的数据房汇总各省损耗数据:“鼠患、火灾共损粮十万石,占总储粮一成二——”李煌的算盘停在“赋税核减”条目,“按例可减山东、山西春赋一成五,需补调河南仓粮八万石。”嘉庆帝看过奏报,朱笔批注:“补粮路线走黄河冰道,算学吏随船核计每日冰面承重,确保损耗不超半成。”

三日后,通州仓的改良通风孔完工,陈阿福亲自带着算学吏验收:“霉变率从一成三降至一成以下,”他的算盘打得山响,“算珠形孔果然聚风,比老法子省三成木料。”

数据房的《仓储改良年报》送到养心殿,嘉庆帝望着“全国粮仓损耗率从三成二降至一成五”的曲线,忽然对李煌说:“把护仓算例编成《三字经》,让仓官们口口相传——算学不止在账册上,更要在护仓人的心里。”

这一晚,通州仓的算珠形通风孔映着月光,像一排整齐的算筹。老仓官王顺昌摸着手册上的朱批,忽然发现每一条算例背后,都有皇帝当年微服查仓时的足迹——那些在仓廒里蹲守整夜测算的数字,如今成了护仓人的“数字护粮官”。

千里之外的北京,数据房的吏员们正在绘制《全国仓网防护图》,每个粮仓都标着对应的算学防护范式。嘉庆帝知道,当每个仓官都能熟练运用算盘核计损耗,当每粒粮食的来去都在算筹上清晰可循,大清的粮仓,才算真正有了抵御天灾的“数字仓门”。

算网的铜铃在冬夜里轻响,养心殿的烛光下,嘉庆帝正在修订《仓廒算例补遗》,新增“冰雪期仓基防冻法”:“冻土深过二尺,需垫炭渣五寸,每方丈用炭三斗——”这些数字,不是坐在书斋里想出来的,而是三年前在东北迁垦地,带着算学吏在雪地里一寸寸量出来的。

从此,大清的粮仓不再依赖某个能吏的经验,而是靠无数算学吏手中的算盘,靠预先编定的算学范式,靠数据房织就的算网。当每一粒粮食的损耗都能被精准计算,当每一次护仓决策都有算例可循,数据治世的根基,才算真正扎进了储粮备荒的土地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