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第1章 太上皇驾崩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第1章 太上皇驾崩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

乾清宫的铜龟香炉飘着冷灰,嘉庆帝盯着炭盆中几近熄灭的火头,右手捏着《户部则例》的指尖泛白。守丧的素烛在风中摇晃,将他青黑色的眼圈投在黄册上——这具身体里住着的,是个见过后世史书的灵魂。那些关于“嘉道中衰”的记载,此刻正化作眼前跳动的烛影,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啪!”

黄册摔在斑漆剥落的案几上,震得茶盏里的残茶溅出。当值的小太监跪倒时,他正盯着案头摊开的“四柱清册”,指尖划过“嘉庆四年初实存银”的数字:“一千二百万两——比我算的还少三百万。”声音里带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冷冽,像提前知晓了历史的走向。

算学吏李煌跪在阴影里,掌心沁出的汗渍将手中的清册边角洇出褶皱。他没看见皇帝眼中一闪而过的冷光——那不是新君的震怒,而是来自两百年后的灵魂,在看见“乾隆六十年存银七千八百万两”时的刺痛。那个在后世史书里读到的“康乾盛世”,原来在落幕时早已千疮百孔。

“回皇上,自乾隆五十年后——”

“停。”嘉庆帝抬手打断,指尖敲了敲清册上的“南巡耗银”条目,“朕不要听流水账。直隶旗地隐占一百二十万顷,为何查了二十年查不清?”他忽然想起后世看过的《清史稿》里,直到咸丰朝旗地问题都没解决,声音陡然冷下来,“从明天起,数据房按‘保甲连坐法’造册,十户一甲,甲长连坐隐田之罪——朕要每寸土地都钉在算盘上。”

李煌抬头,撞见皇帝眼中的锐意。这道命令超出了《大清会典》的规制,却暗合了后世“网格化管理”的精髓。他没敢多问,只是注意到皇帝握算盘的手势异常熟练,珠串在指间翻飞时,竟比户部老吏还快三分——那是昨夜在记忆里反复练习的、前世在商学院学过的“快速核算法”。

嘉庆帝望着父亲的灵柩,金丝楠木上的漆光映出他眼底的复杂。前世作为历史系学生,他曾痛恨嘉庆帝的保守,如今却困在这副躯体里,不得不亲手扭转即将滑落的历史齿轮。当指尖划过“八旗俸饷”的数字,他忽然想起清末八旗子弟的惨状,喉间泛起苦涩:“李煌,你说旗人若全成了只会提鸟笼的废物,这江山谁来守?”

这句话不是问眼前的算学吏,而是问两百年后那些痛斥“嘉庆守成”的史书。李煌刚要开口,却见皇帝从袖口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那是昨夜在军机处默写下的“旗务改革草案”,上面用红笔圈着“垦殖积分制”“职业分类表”,还有后世才有的“就业率”概念。

“明日去祭先农坛,”嘉庆帝将草案按进炭盆,火苗“腾”地窜起,却在纸灰里露出“工业”“海运”等模糊字迹,“告诉秦蕙田,数据房除了算田亩钱粮,还要算人口增减、工匠数量——朕要知道,这大清到底有多少双手能握犁,多少双手能握枪。”

李煌叩首时,额头触到冰凉的青砖。他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关注“工匠数量”,却听见殿外风雪呼啸,像极了后世史书里记载的、即将到来的鸦片战争的枪炮声。而皇帝最后那句“算筹要算出人间烟火”,在他听来,竟比《户部则例》更有分量——仿佛这位新君,早已看见大清在数据之外的另一条路。

雪,不知何时落了。嘉庆帝望着炭盆中未燃尽的草案残页,“漕运改海运”的字迹在火光中忽明忽暗。他忽然轻笑——前世在图书馆熬夜苦读的那些夜晚,此刻都化作了掌心的算盘灰。既然历史选择了他,那么这一次,算筹不只是治世的工具,更是扭转乾坤的钥匙。

当更鼓敲过子时,他摸了摸袖口暗藏的“治世二十条”手稿,上面用朱砂写着“开算学科”“立商部”“译西学”——这些超越时代的政令,终将从乾清宫的炭盆里,从算学吏的笔尖下,从千万人的汗水中,长出新的枝桠。

“皇上,雪停了。”小太监轻声禀报。

嘉庆帝望向窗外,黎明前的黑暗里,紫禁城的琉璃瓦覆着薄雪,像极了后世照片里的历史剪影。他知道,自己即将写下的每一笔,都不再是史书中轻飘飘的“嘉庆新政”,而是带着体温的、带着血与汗的——真正的治世光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