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第2章 枢臣的易位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第2章 枢臣的易位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正月初五,养心殿的鎏金屏风映着晨曦,嘉庆帝盯着跪在丹墀下的福长安,指尖摩挲着袖口暗纹——那是昨夜在记忆里反复确认的、这位和珅党羽的最终结局:嘉庆四年被夺爵下狱,二十二年后病死。此刻他面上不动声色,声音却像淬了冰:“福大人总理丧仪劳苦,西陵工程缺人主持,你去最合适。”

福长安的官靴在青砖上碾出细响,抬头时撞见皇帝眼中一闪而逝的冷光。那目光不像新君的试探,倒像早已看透他与和珅合谋的每一笔贪墨——正如前世史书里写的,嘉庆帝亲政后迅速清洗和珅集团,却在此刻提前布局,将这个“总理户部”的要员调离核心。

“谢皇上恩典。”福长安的声音带着颤抖,却没敢抬头。他不知道,皇帝袖中藏着的,是昨夜默写下的“和珅党羽名单”,每一个名字旁都注着后世史书中的罪名。当他的靴声消失在殿外,嘉庆帝忽然转向立在柱旁的刘墉:“刘公,数据房就由你兼管如何?”

刘墉的眉毛动了动。这位“浓墨宰相”昨夜已从李煌处得知数据房的新规,此刻望着皇帝案头摊开的“直隶旗地隐占图”,发现图上用朱砂标着密密麻麻的甲长编号——正是昨日提到的“保甲连坐法”。“皇上是要借数据房清查吏治?”他故意用了“清查”而非“监管”,试探新君的底线。

“不只是清查。”嘉庆帝拿起案头的算盘,珠串在指间敲出规律的节奏,“数据房要做三件事:第一,按‘十户一甲’造《直隶民生册》,隐田者甲长连坐;第二,辑录天下工匠名录,按‘冶铁、纺织、舟车’分等造册;第三——”他忽然压低声音,“暗查和珅名下的当铺、钱庄、冶铁坊,尤其是《天工开物》残卷的下落。”

刘墉的瞳孔微微收缩。“工匠名录”“分等造册”这些提法,远超《大清会典》的规制,倒像后世所说的“人口普查”与“产业分类”。更令他心惊的是,皇帝对和珅私产的关注,竟精确到一本失传的典籍——仿佛早已知道这些将成为改革的关键。

“臣遵旨。”刘墉叩首时,注意到皇帝握算盘的手势异常现代,拇指与食指捏着算珠的方式,竟似能同时拨动上下珠,速度比寻常吏员快上一倍。这让他想起昨日李煌转述的、皇帝在乾清宫说的“算筹要算出人间烟火”——看来这位新君,早已不满足于传统的钱粮核算。

嘉庆帝看着刘墉退下,忽然叫来等候在侧的朱珪。这位即将署理吏部的老臣,在后世史书中以清廉刚正着称,此刻却见皇帝递来一本《吏部则例》,封面上用朱砂写着“官员考成表”五个大字。“朱公,”他指着书中新增的“民生安全度”评级,“以后州县官考核,七分看民生数据,三分看刑名钱谷。”

朱珪接过时,发现“民生安全度”下细分为“流民率”“垦荒率”“工匠就业率”,每个条目后都附算学公式——这显然不是出自六部旧制。他刚要询问,皇帝已转向窗外:“和珅倒了,可他的商业网络还在。那些当铺收的旗人田产,钱庄放的高利贷,都是悬在大清脖子上的绳。”

这话里的“商业网络”“高利贷”等词,在朱珪听来颇为新鲜,却暗合他对官场积弊的认知。他忽然想起昨夜李煌提到的、皇帝要在数据房设“商税科”,专门记录“货物流向、商队规模”——这分明是要将商业纳入治世根基,与传统“重农抑商”大相径庭。

“皇上,数据房隶属军机处,是否——”朱珪犹豫着开口,却被皇帝挥手打断。

“军机处管军事,数据房管民生,”嘉庆帝冷笑一声,“难道你以为,那些在旗地隐田的宗室,在漕运吃回扣的官僚,会乖乖让数据见底?”他忽然从袖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画着类似后世流程图的“数据房架构图”,“算学吏分三班,昼夜核账;绘图吏按省府州县,制‘民情热力图’;还有——”他指尖点在“密档科”上,“专门收集洋商情报,记录番邦火器、船舶的数据。”

朱珪的后背渗出细汗。这些超越时代的构想,若出自寻常帝王,必被斥为荒诞,可眼前的皇帝,却让他想起宋神宗与王安石的变法——只是更系统,更精准,每一步都踩着算盘的节奏。当他看见“洋商情报”四字时,忽然想起前年英国使团带来的蒸汽机模型,皇帝当时盯着那庞然大物的眼神,分明带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热切。

殿外传来争吵声,是御史台弹劾数据房“虚耗国帑”。嘉庆帝却笑了,笑得像看透了历史的走向——他知道,这些争吵不过是改革的前奏。当朱珪退下时,他望向案头新绘的“数据房职官表”,每个职位旁都注着后世的管理理念:“算学吏需通《九章算术》与实务”“绘图吏须实地丈量”“密档吏必学番邦语言”。

忽然,他想起前世在图书馆读到的“大数据治世”理论,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竟哼出一段后世的民谣:“算筹响,数据明,治世全靠数得清。”窗外,李煌正带着新选的算学吏走过,他们腰间的算盘与皇帝案头的算珠遥相呼应,像一串即将奏响的治世音符。

“皇上,秦大人到了。”小太监禀报。

嘉庆帝收起思绪,看着走进来的秦蕙田——这位《五礼通考》的作者,即将成为数据房的实际掌权者。“秦公,”他指着墙上新挂的“直隶舆图”,“七日之内,朕要看见每县的旗民比例、田亩肥瘦、工匠数目,用不同颜色标清楚——就像……”他顿了顿,“就像给大清做一张全身的脉案。”

秦蕙田愣住了。“脉案”是医者术语,用在此处却异常贴切。他忽然明白,皇帝要的不是简单的账册,而是将整个国家的肌理,都呈现在算盘与图籍之上。当他看见皇帝袖口露出的“治世二十条”手稿,“开算学科”“立商部”等条目跃入眼帘,终于确信:这位新君,要算的不是一时的钱粮,而是整个王朝的命运。

雪后初晴,养心殿的琉璃瓦闪着微光。嘉庆帝望着檐角冰棱融化滴落,忽然想起昨夜默诵的《清史稿》里,嘉庆朝的改革总是半途而废。但此刻,他掌心的算珠还带着体温,数据房的吏员已开始忙碌,而和珅的商业帝国,正像檐角的冰棱般,在算盘的暖阳下慢慢消融。

这一次,他要让历史记住的,不是“嘉庆守成”,而是一个用算盘改写的、数据治世的开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