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31章 下邑奇谋

大谋谋天下 第31章 下邑奇谋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2:41:44 来源:小说旗

刘邦一路上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颠沛流离,期间遭遇了无数次的危险与挫折,好不容易才艰难地逃到了下邑这个地方。抵达下邑后,他那颗一直紧绷的心总算稍稍放松了一些,也总算是能够暂时安定下来了。

然而,此时此刻的汉军早已不复往日之勇,在之前那场激烈的战斗中遭受重创,元气大伤,士兵们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士气极度低落。经过连续数日马不停蹄地收拢残兵败将以及对军队进行全面整顿之后,刘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勉强强重新集结起了一支规模大幅缩水的残军。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原本浩浩荡荡的大军如今只剩下区区十三万人了,这对于想要重振旗鼓、反败为胜的汉军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场近乎毁灭性的溃败当中,韩信所统领的部队却奇迹般地依旧保持着完整的编制。他们并没有像其他部队那样随着大流一起溃散逃亡,而是坚定不移地坚守住自己的阵地,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一般,静静地等待着上级下达后续的作战指令。

不过,由于对城中的实际状况一无所知,韩信表现得异常谨慎,并没有轻率地率领军队直接冲入城中向楚军发起反击。毕竟在当时那种混乱不堪且敌我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如果贸然采取行动,那无疑将会是一次极其冒险而且极不明智的决策。更何况城中源源不断地有惊慌失措的败军如潮水般涌出来,这些人一边狂奔逃命,一边嘴里还惊恐万分地高喊着:“楚军追来啦!”整个场面已然陷入一片极度混乱之中。

韩信从败军口中得知刘邦已经从南门逃走,立刻意识到情况紧急。他急忙引兵绕过西门,急速赶去救驾。韩信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找到刘邦,保护他的安全。

经过一番急行军,韩信终于找到了刘邦。此时,刘邦已经收拢了一些残军,张良也在其中。看到刘邦安然无恙,韩信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然而,他们很快得知了一个坏消息:刘邦的妻儿及父亲都被项羽俘虏了。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刘邦无言以对,只能无奈地叹息。他知道,此时不是悲伤的时候,他必须尽快做出决策。于是,刘邦决定向西退守荥阳,以图东山再起。

然而,此时形势已经大不如前。许多原本依附于汉王的诸侯王,在看到汉军溃败后,纷纷望风转舵,背叛了汉倒向了楚。他们深知楚军的强大,也害怕自己的领地被楚军占领。于是,他们选择了投靠项羽,以期自保。

就这样,一场原本大好的形势,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复又逆转。刘邦面临着重重危机,他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立足。

刘邦如丧家之犬般狼狈不堪地逃到下邑时,身体像是被抽走了最后一丝力气,软绵绵地瘫倒在地。他那原本光鲜亮丽的衣衫此刻已变得破烂不堪,上面沾满了泥土、草屑以及血迹,与他身上累累伤痕相互映衬着。他那张曾经意气风发的脸庞如今也被尘土覆盖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布满血丝且充满惊恐和迷茫的眼睛。

经过一路的逃亡奔波,刘邦早已精疲力竭,惊魂未定的他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心中更是犹如死灰一般沉寂。此时此刻,他脑海中不断闪过之前战败的场景,那些惨烈的画面如同噩梦一般挥之不去,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绝望。

万念俱灰之下,刘邦抬起头,用一种近乎哀求的目光看向周围的群臣,声音颤抖而又无力地说道:“关东地区……我不要了!只要有人能够立下战功打败楚军,我便将这关东之地平均分给他们!诸位爱卿啊,你们看看究竟有谁可以担此重任呢?”他的话语之中充满了无尽的无奈和深深的绝望,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然彻底放弃了所有的希望,失去了往昔的信心和勇往直前的勇气。

然而,就在这兵败如山倒、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张良却宛如定海神针一般,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沉着冷静以及深谋远虑的大智慧。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走到刘邦身前,先是轻声细语地安慰起刘邦来,用那温和而坚定的话语,犹如春风拂面般渐渐抚平了刘邦内心的焦躁不安,使其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待刘邦稍稍恢复平静之后,张良便开始有条不紊地为刘邦分析当前局势,并绞尽脑汁地思考应对之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张良终于灵光一闪,想到了一条妙计——利用各方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联合其他兵力共同对抗强大的楚军。

张良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汉王,九江王英布此人勇猛善战,乃是楚国赫赫有名的一员猛将。但此前项羽攻打齐国之时,曾下令要求英布一同出兵相助,可英布却并未听从调遣。如此一来,他与项羽之间已然产生了难以弥合的嫌隙,如今更是整日提心吊胆,生怕项羽会寻机找他算账。正因如此,项羽对英布心怀愤恨,已经数次派遣使者前去责备斥责他犯下的罪过。”说到此处,张良略微停顿了片刻,似乎是在整理接下来要说的话。

紧接着,张良继续侃侃而谈道:“还有那彭越,他独自统领一军,实力也不容小觑。当初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竟然遗漏了彭越,未曾赐予他任何封号领地。此事使得彭越一直耿耿于怀,早就对项羽心存不满。不仅如此,当田荣起兵反叛楚国之时,还曾经主动联系过彭越,企图拉拢他一起举事造反!正因为这样,项羽也曾命令肖公角率军前去讨伐彭越,但最终未能成功将其剿灭。所以,此二人皆可为我们所用啊!只要主公能够巧妙地加以笼络利用,必能借助他们的力量扭转乾坤,一举击败楚军!”

张良微微颔首,继续有条不紊地分析道:“此外,汉王您麾下的诸位将领之中,韩信此人实乃将帅之才,不仅有勇有谋,更具备临危不乱、独挡一方的大将风范。不妨派遣韩信统率大军向北进发,攻略燕、赵、齐等地。一旦成功夺取赵国、燕国以及齐国的领土,便可将项羽及其楚军置于我方精心布置的包围圈内!如此一来,我们便能掌握战场主动权,扭转当前不利局势。”说到此处,张良的双眸之中闪烁着睿智而自信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在望的曙光。他的言辞间透露出满满的信心与坚定不移的决心。

末了,张良稍作停顿,而后郑重其事地总结道:“大王啊,如果能够善用此三人,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与优势,那么攻破楚国便不再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番言论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下邑之谋”,其犹如一盏明灯,为身处困境中的刘邦指明了未来反击的方向,同时亦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战略指导。

刘邦静静地听完张良所言,沉默不语许久。起初,他的眼神略显迷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丝微弱的希望之火开始在他眼底缓缓燃烧起来。他深知,此时此刻摆在自己面前的乃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而张良所提出的计策无疑成为了他绝地反击、反败为胜的唯一契机。想到这里,刘邦不禁深吸一口气,然后斩钉截铁地说道:“好!那就依照子房先生的计谋行事!本王定当全力以赴,誓要击败那不可一世的项羽!”

刘邦在听取张良提出的“下邑之谋”后,深知这是当前扭转局势的关键策略,于是开始有条不紊地一步步实施这一精妙的计谋。

首先,对于策反九江王英布这一关键环节,刘邦精心挑选了舌辩名臣隋何执行这一重要任务。隋何深知此次使命的艰巨性,他怀揣着刘邦的亲笔书信和丰厚的礼物,日夜兼程赶往九江。到达九江后,隋何并未急于求成,而是先深入了解英布的近况和他的心理状态。他通过与英布身边的亲信和谋士巧妙周旋,逐步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在掌握了一定的情况后,隋何才正式面见英布。

隋何见到英布后,并没有直接提及合作之事,而是从楚汉战争的局势入手,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他指出,英布作为楚国的猛将,一直以来都有着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在项羽伐齐时,因项羽令其共同出兵而英布没有响应,这导致他与项羽之间产生了隔阂。如今,项羽对英布颇为怨恨,多次派使者责之以罪,这使得英布在楚国的处境越发艰难,随时可能面临项羽的打击。

隋何又接着说,刘邦实力雄厚,若能得到英布的支持,必定会给予他优厚的待遇和地位。而且,刘邦一直秉持着用人唯才的理念,非常欣赏英布的才能和武艺。在隋何的一番劝说下,英布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权衡利弊。最终,英布意识到与项羽继续合作可能带来的危险,决定弃暗投明,与刘邦联合。

就在隋何成功策反英布这一令人振奋的时刻,刘邦也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另一项重要行动——派遣使者前去联络彭越。这位肩负重任的使者怀揣着刘邦满满的诚意以及郑重的承诺,不畏路途遥远、艰辛,一路风尘仆仆地朝着彭越的营地疾驰而去。

当彭越获知了刘邦使者前来的目的之后,内心不禁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要知道,曾经在项羽分封诸侯之时,他因为未能得到应有的封赏而心怀愤懑。而且在此之前,当田荣起兵反楚之际,他就曾积极地与彭越取得联系,谋划一同造反之事,但不幸的是他们的行动很快便引来了项羽的猛烈攻击。因此,对于项羽,彭越心中的怨恨可谓是犹如熊熊烈火一般难以熄灭。

然而,刘邦的使者显然非常清楚彭越内心深处的这些纠结之处。所以,他耐心细致地向彭越阐述起了刘邦精心制定的战略计划。使者口若悬河地描绘着那宏伟蓝图,着重强调一旦彭越愿意与刘邦携手合作,那么刘邦必定会慷慨地赐予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丰厚无比的利益回报。与此同时,使者更是滔滔不绝地讲述起当前楚汉战争的复杂局势,并且毫不留情地点出了项羽身上存在的诸多致命弱点。通过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劝说,使得彭越原本还有些摇摆不定的心思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彭越终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要响应刘邦发出的召唤,彻底与项羽划清界限,从此站到刘邦一方,共同对抗那个令他深恶痛绝的敌人!

而在战场的另一侧,刘邦面色凝重、神情肃穆地将一项重要使命交托到了韩信手中——命其领军朝北进发,攻打燕国与赵国等地。实际上,刘邦拨给韩信的兵力相当有限,其中仅有灌婴所率的两万士卒称得上是汉军之中经验丰富且实力强劲的老兵精锐。不仅如此,刘邦赋予韩信的任务更是艰巨异常:要求他在征战途中一边奋勇杀敌,一边不断招兵买马以壮大声势。

韩信深知此番出征意义非凡,自己肩上扛负的责任重大无比,因为这一战不仅关系到整个汉军今后的发展道路,更对天下格局的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尽管前路漫漫、困难重重,但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带领着这支人数不多但斗志昂扬的汉军队伍,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程。

不得不说,被誉为“一代兵仙”的韩信确实有着超凡脱俗的军事才能和指挥天赋。在行军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身的智谋与策略,巧妙运用各种战术手段,使得麾下将士们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士气。只见他们一路高歌猛进,勇往直前,恰似一群凶猛的老虎从山上呼啸而下,气势磅礴,锐不可当;又似一阵凌厉的狂风席卷而过,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沿途所遇敌军纷纷望风披靡,难以抵挡汉军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的攻势。与此同时,韩信卓越的领导能力和辉煌的战绩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前来投奔,汉军的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实力日益强大起来。

韩信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攻城略地,自然离不开他出类拔萃的军事才华。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他总是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精妙绝伦的战术。或声东击西,或以逸待劳;时而诱敌深入,时而突然袭击。正是因为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策略,才让汉军得以迅速占领燕国和赵国的部分领土。

然而,韩信并未因眼前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而沾沾自喜、停滞不前。相反,在成功攻占燕、赵两地之后,他马不停蹄地继续挥师北上,朝着齐国进发。要知道,齐国地势险峻复杂,易守难攻,而且其国内兵强马壮,实力不容小觑。但即便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韩信也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沉着冷静地分析局势,精心谋划,最终想出了一系列奇思妙想的计谋。通过巧妙地排兵布阵和精准地指挥调度,汉军成功突破了齐国严密的防线,并一举攻占了齐国的数座重要城池。

随着韩信北伐行动的节节胜利,汉军的势力范围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扩张。与此同时,这场酣畅淋漓的胜仗也给山东诸国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原本那些对项羽还心存幻想、企图与之结盟的诸侯国们,此刻都被韩信的赫赫战功吓得胆战心惊,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布、彭越以及韩信三人的相继响应,宛如三把锋利无比的利剑,刺破了重重迷雾,让刘邦精心策划的战略部署如同一幅宏伟画卷般徐徐展开。这三支强大的军事力量犹如三颗璀璨星辰,彼此交相辉映,紧密协作,编织出一张天罗地网,将不可一世的项羽牢牢困于其中。

英布自九江起兵,他率领的军队如同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项羽的防线。其勇猛无畏的攻势成功地吸引并牵制住了项羽麾下的部分精锐兵力,使得项羽不得不分兵应对来自南方的威胁,从而减轻了其他方向上汉军所面临的压力。

与此同时,彭越犹如鬼魅一般出没于项羽的后方。他巧妙地运用游击战术,神出鬼没地袭击项羽的补给线路。每一次突袭都如同毒蛇吐信,精准而致命,令项羽的军队陷入粮草不济、物资匮乏的困境之中。后方补给线频频遭受骚扰,使得项羽分身乏术,后顾之忧日益加重。

而韩信,则堪称刘邦手中最为犀利的一把宝剑。他亲率大军一路北上,攻城拔寨,势如破竹。所过之处,敌军无不望风披靡。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得以充分展现,他指挥若定,排兵布阵精妙绝伦,一次次地击溃了项羽的守军,极大地削弱了项羽的军事实力。

如此一来,刘邦有条不紊地步步推进着“下邑之谋”。这个充满智慧与谋略的计划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大戏,每一个环节都衔接得恰到好处。刘邦巧妙地利用英布、彭越和韩信这三股力量,相互策应,协同作战,将这一计谋的威力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

公元前204年(汉高祖三年)冬,寒风凛冽,天地间仿佛被一层肃杀之气所笼罩。楚军犹如汹涌的潮水,气势汹汹地攻打荥阳。那密密麻麻的营帐连绵不绝,喊杀声震天动地,楚军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的降临。

荥阳城上的汉军,望着城下潮水般涌来的楚军,心中难免涌起一丝恐惧。在楚军的猛烈攻势下,荥阳城的防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刘邦站在城楼上,凝视着城外的楚军,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

在巨大的压力下,刘邦渐渐萌生了弃荥阳而向西退却的想法。他深知楚军的强大,担心继续坚守会导致更大的损失,甚至可能会使汉军的士气彻底崩溃。然而,就在他准备下达撤军命令时,张良匆匆赶来。

张良向刘邦献计道:“楚军迫近,若我军不坚决抵挡住它,则又势必形成项羽追亡逐北之势!到时谁还敢与我们联手抗楚呢?”张良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他目光炯炯地望着刘邦,试图让自己的观点深入刘邦的内心。

刘邦听后微微一怔,陷入了沉思。张良见状,继续分析道:“项羽复仰仗骑兵之迅猛而已。项羽的骑兵犹如狂风般迅猛,一旦我方弃城败退,楚军骑兵必然会紧追不舍。他们将在广阔的平原上展开凌厉的攻势,那时我军必然会陷入慌乱,死伤无数。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张良用手比划着,继续说道:“如今楚军气势正盛,正面强攻,我们也难以与之抗衡。但不妨另辟蹊径,我们不如趁楚军未到,发动军民在城前挖掘出一条可防战马通过的鸿沟。”

刘邦目光中闪过一丝疑惑,张良便耐心解释道:“这条鸿沟将是我们防御的关键。我们可以借着鸿沟的阻隔,削弱楚军骑兵的冲击力。然后,我方再坚守不出,硬生生地把项羽陷在此地!”

张良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思索着楚军被困后的情景,接着说道:“楚军久攻不下,他们的粮草补给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士气也会逐渐低落,其师必疲。而此时,韩信、彭越、英布三人正在各地发展壮大势力。楚军被牵制在荥阳,我们将这股力量利用起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发展。”

“等韩信等三人的势力发展成型后,再从各个方向对楚军发起攻击。到时候,我方这几股力量相互配合,一齐围过来,项羽就成了被缚住的老虎了。他再怎么张牙舞爪也难逃覆灭的命运了!”

刘邦静静地听着张良的分析,眼中逐渐燃起了斗志。他缓缓点头,心中对张良的计策十分赞赏,说道:“善!此计甚妙!”

于是,刘邦下令开挖鸿沟。顿时,荥阳城内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家挥舞着锄头、铲子,忙碌地挖掘着。在众人的努力下,一条坚固的鸿沟逐渐成形。鸿沟深且宽,足以阻挡楚军的骑兵冲击。

鸿沟挖掘完成后,汉军在鸿沟一侧严阵以待。楚军很快赶到,他们看到鸿沟后,顿时面露惊愕之色。项羽见汉军坚守不出,心中十分焦急,他指挥着楚军绕着鸿沟搦战,试图诱使汉军出战。

然而,刘邦果断地下令坚守不出,无论楚军如何挑衅,汉军都纹丝不动。就这样,双方在荥阳久久对峙,一时间,战场上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