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94章 随秦王东征(三)

大谋谋天下 第94章 随秦王东征(三)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2:41:44 来源:小说旗

在风云变幻、局势瞬息万变的战略决策关键时刻,洛阳之战的走向犹如悬于一线,牵一发而动全身。李世民,这位肩负着大唐统一大业的卓越将领,内心深知局势的紧迫与严峻。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都可能让战场形势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也可能让大唐统一天下的步伐受阻。为了推动战事朝着有利于唐军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他经过深思熟虑,果断地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派宇文士及回朝上奏。

宇文士及,身为李世民的心腹,平日里办事沉稳干练,深受李世民的信任。这一次,他肩负着沉重的使命,怀揣着李世民的殷切期望与坚定不移的决心,如同身负千斤重担,匆匆踏上了回朝的路途。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将李世民的想法传达给李渊,争取得到朝廷最有力的支持。

当宇文士及历经奔波,终于抵达朝堂时,庄严而肃穆的宫殿内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他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稳步走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向李渊恭敬地奏报了前线的战况。

李渊静静地聆听着,脸上的神情随着宇文士及的讲述逐渐变得严肃而坚定。待宇文士及奏报完毕,李渊微微抬起头,他的目光深邃而远大,仿佛能穿透时空,洞察到这场战争对天下大势的深远影响。

他对着宇文士及,语气沉稳而有力地说道:“回去跟你们秦王殿下说:这次攻打洛阳,乃是关乎天下大势的关键战役,必须全力以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攻陷东都之际,隋朝皇室的车驾仪仗、图书簿籍以及器械,除去各人所必须的,就都委托你收集起来,妥善保存与管理。这些物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大唐传承正统的重要象征。其他的男男女女以及玉器布帛,都毫无保留地用来分赐给将士们,以激励他们奋勇杀敌,为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李渊的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回荡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

宇文士及恭敬地聆听着,心中深感此次任务的艰巨性与重要性。他深知,李渊的这番话不仅是对李世民的嘱托,更是对整个唐军的期望。他连忙点头称是,不敢有丝毫懈怠,随后便匆匆离开朝堂,马不停蹄地迅速赶回唐营,将李渊的旨意一字不差地传达给李世民。

辛丑(十三日)这一天,阳光洒在大地上,看似平静祥和,但空气中却隐隐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李世民接到李渊的旨意后,深知责任重大,当即下令将军营转移到青城宫。一时间,唐营内一片忙碌景象,士兵们纷纷行动起来,忙碌而有序地收拾行囊、搬运营帐。他们深知此次转移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马虎。

然而,一切都尚未就绪,李世民还未来得及修好壁垒,王世充便凭借着多年的战场经验,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战机。只见王世充站在城楼上,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他大手一挥,一声令下:“出击!”刹那间,二万郑军如潮水般从方诸门汹涌而出,他们步伐矫健,气势汹汹,仿佛要将整个唐军营地吞噬。

这二万兵马皆是王世充精心挑选和训练的精锐之师,他们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战斗力不容小觑。他们凭借着旧马坊的墙垣沟堑,巧妙地靠近河边,迅速构筑起一道临时防线。他们手持长枪大刀,盾牌林立,摆出一副严阵以待的姿态,试图以此抵挡唐军的进攻。

唐军诸将面对这一突然出现的郑军,原本镇定自若的面容上不由得显现出一丝紧张与惊慌。毕竟,这突如其来的变数完全打乱了他们原本的部署,让他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与担忧。但很快,他们便将目光投向了李世民,仿佛在这个关键时刻,只有李世民才能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然而,李世民却如同古井无波,神色镇定自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信与从容,仿佛世间万物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只见他微微抬头,目光中闪烁着冷峻的光芒,果断下令让精骑在北邙山列阵。那英姿飒爽的精骑,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堵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他们整齐地排列着,战马嘶鸣,气势磅礴,仿佛随时准备冲入敌阵,将敌人踏为齑粉。

李世民又带着李世积,迈着沉稳的步伐登上北魏宣武帝陵。站在陵顶,俯瞰着下方严阵以待的郑军,他们如同两位冷静的猎手,静静地观察着郑军的布阵与动态。李世民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仔细地剖析着郑军的每一个细节,试图从中找到敌人的弱点。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心中不断地思索着应对之策。

过了许久,李世民微微皱起眉头,随后眼中爆发出一抹凌厉的光芒。他转身对李世积说道:“王世充贼子如今确实是处境窘迫了!他如此倾巢而出,想必是想效仿当年打李密的手段,企图打一侥幸的胜仗,挽回局面。但今日的形势与往昔已大不相同,今日我们若打败他们,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胆量轻易出战了!”李世民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对胜利的信心。

李世积深表赞同地颔首示意,他微微低下头,眼神坚定地凝视着远方的战场,心中对李世民的战略眼光不禁涌起一股钦佩之情。他心里很清楚,李世民的判断精准无比,这场战斗无疑是决定洛阳之战胜负走向的关键一役。

李世积的目光落在远处正在激战的战场上,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场战斗的局势和可能出现的变数。他对李世民的决策充满信心,相信只要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去执行,胜利必定属于他们。

与此同时,李世积的目光也不由自主地转向了站在身旁的李世民。这位年轻的秦王,虽然才十**岁的年纪,但却已展现出了非凡的英武之气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他的射术精湛,勇猛果敢,在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让敌人闻风丧胆。

李世积对李世民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他对这位秦王的敬意也与日俱增。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彼此之间似乎有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在这一瞬间,他们仿佛心有灵犀,都明白对方的想法和意图。

这种默契,无疑将成为他们在战场上并肩作战、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李世积深知,有了这样一位出色的统帅,他们一定能够攻克洛阳,取得最终的胜利。

李世民深知战机稍纵即逝,如同白驹过隙一般短暂,一旦错过,就可能永远失去扭转战局的机会。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策,果断地命令屈突通率领五千步兵迅速越过谷水,向王世充发起猛烈攻击。

在屈突通即将出征之际,李世民再次郑重地叮嘱他:“军队一旦与敌军正面交锋,务必立即燃放烟火,以此作为信号,让各部能够迅速知晓战况,紧密配合,协同作战!”

屈突通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神情严肃地领命而去。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决心。他身后紧跟着两千名步兵,他们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雄狮军团,气势磅礴,锐不可当。

屈突通率领着这支英勇的队伍,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敌军。他们的呐喊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都撕裂开来。

随着谷水边的谷物被踏平,屈突通的部队如旋风般卷入敌阵。战斗瞬间爆发,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天地撕裂。战场上硝烟弥漫,尘土飞扬,士兵们的身影在其中若隐若现。鲜血染红了大地,生命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脆弱。李世民站在高处,密切注视着战场形势,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关切,时刻准备着做出下一步的决策。

待到谷水那边升起浓烟,李世民立刻带着骑兵向南冲击。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那矫健的身姿如同战神在世,带领着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敌阵。他手中的长枪挥舞着,寒光闪烁,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在他的带领下,骑兵们士气大振,如同猛虎般勇猛无畏,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屈突通听到信号后,迅速率部与李世民汇合,双方合力,奋力作战。他们相互配合,如同一个紧密协作的战斗机器,将敌人打得节节败退。

李世民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王世充军阵的兵力分布情况,以便精准制定战术,于是亲自率领几十精锐骑兵冲入敌阵。他们如一支锐不可当的箭矢,直直地冲入敌军深处,一路上所向披靡,将敌军防线冲得七零八落。然而,狡猾的王世充不会轻易让他们得逞,他早已在军中布置好了重重防线,派兵对他们围追堵截。一时间,李世民等人陷入了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形势万分危急。

李世民主意已定,势不可当,径直冲到敌阵背后,一路杀得王世充的敌兵毫无还手之力,杀伤无数敌人,敌阵顿时陷入混乱之中。李世民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的勇猛和果敢让敌人闻风丧胆。但随着战斗的持续,他和众骑兵因长堤所限,相互走散,唯有将军丘行恭紧紧地跟随着李世民。

但敌军并未因此罢休,几名王世充的骑兵如影随形般追了上来。情况万分危急,李世民的坐骑不幸中箭倒毙。李世民瞬间失去了平衡,险些摔倒在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丘行恭当机立断,迅速调转马头向回骑,他凭借着精湛的骑射技艺,手起箭落,那些追赶的郑兵纷纷中箭落马。丘行恭深知李世民安危的重要性,他毫不犹豫地下马,将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自己则在马前步行,神色坚毅,手执长刀,跳跃着向前呐喊,一路披荆斩棘,斩杀几人后,终于成功带着李世民冲出王世充军阵,得以回归唐军大部队。

此时,另一边的战场上,唐骠骑将军段志玄也正在与王世充的士卒展开激烈的搏斗。段志玄身先士卒,那英勇无畏的身影如同战神降临,令王世充的士卒心生惧意。他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向敌人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然而,战斗往往充满了变数,段志玄因深入敌阵,与唐军主力失去了联系。

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段志玄的坐骑不幸倒下,他瞬间被王世充的士兵所包围。两名骑兵如恶狼般夹着他,并紧紧抓住他的发髻,企图将他生擒。段志玄面对此状,并无惧色,他怒目圆睁,奋勇跳起,那股强大的力量竟让两名骑兵都掉下马来。他趁机夺过一名骑兵的兵器,向敌人展开了反击。

紧接着,段志玄毫不犹豫地骑上马奔回唐军。在他身后,几百名骑兵如疯狗般追赶而来,他们口中喊杀声响彻云霄,企图将段志玄抓住。但段志玄毫不畏惧,他紧握缰绳,猛抽马鞭,骏马如飞般狂奔,将王世充的骑兵远远甩在身后。那些骑兵虽紧追不舍,但因段志玄速度太快,都不敢轻易靠近。

段志玄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敏捷的身手,成功摆脱了王世充的骑兵,重新回到了唐军阵营,为这场激烈的战斗增添了一抹壮丽的色彩。他的回归,让唐军士气大振,士兵们纷纷高呼他的名字,仿佛在这一刻,他们又获得了无穷的力量。

而战场上的局势依然紧张激烈,李世民趁势挥军追击,一路势如破竹,直到城下。这一场激战,唐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俘虏歼灭了七千人,随后便对洛阳形成包围之势。整个洛阳城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之中,城内的百姓和士兵们都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他们望着城外如潮水般的唐军,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而唐军则士气高昂,他们坚信,洛阳城的攻破只是时间问题,大唐统一天下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