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104章 一代悍将刘黑闼(三)

大谋谋天下 第104章 一代悍将刘黑闼(三)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2:41:44 来源:小说旗

在这一阶段的机动追击之后,李世民紧紧咬住刘黑闼不放,直接威胁到刘黑闼的都城洺州。如此一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刘黑闼的内线机动空间,让刘黑闼的部署和调动受到了很大的掣肘。刘黑闼的行动变得小心翼翼,他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战略部署,以应对李世民的追击。

然而,由于洺水的阻隔,李世民的军队无法顺利进攻。那宽阔的洺水河水奔腾不息,波涛汹涌,河水咆哮着,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它的威严,成为了横亘在李世民大军面前的一道天然屏障。刘黑闼趁此机会,依然有机会合理分兵并在内线灵活机动。他在洺水对岸重新布置防线,加强防御,同时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李世民的军队,试图打乱李世民的部署。

见李世民也不是好惹的角色,刘黑闼无奈,决定先去对付自己的手下败将罗艺,企图在重新调整战术前,先找一些软柿子捏,以挽回些许士气。他深知罗艺的实力相对较弱,若能击败罗艺,不仅可以提升自己军队的士气,还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调整战略。于是,刘黑闼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罗艺所在的幽州进发,一场新的战斗即将爆发。

在那个战火熊熊燃烧、局势仿若六月天的孩子脸般瞬息万变的动荡岁月里,刘黑闼端坐在军帐之中,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盯着眼前的军事地图,精心谋划着下一步至关重要的战略行动。帐外,风声呼啸,偶尔夹杂着远处传来的战马嘶鸣声和士兵们的操练声,这一切都在提醒着他,战争的残酷与紧迫。刘黑闼深知当下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犹如一盘复杂的棋局,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果断做出安排:留下万余兵力给部将范愿,令其坚守阵地,自己则亲率大军踏上了北上的征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的决心。

此时的局势,乍一看,确实复杂多样,犹如一团乱麻,让人摸不着头脑。一方面,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已声名远扬,威震四方,其赫赫战功传遍了大江南北,看似席卷天下之势锐不可当。在那广袤无垠、黄沙漫天的战场上,唐军的铁骑犹如一阵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他们以凌厉的攻势和迅猛的速度,常常能在敌方阵营中杀个七进七出;步兵则如潮水般稳步推进,步伐整齐有力,士气高昂,凭借着出色的指挥和默契的配合,往往能够在广阔的天地间灵活穿梭,给予敌军沉重的打击。他们的战术多变,时而集中兵力进行正面强攻,时而分兵迂回包抄,让敌人防不胜防。

然而,一旦进入攻坚战阶段,李世民的战术便会有所不同。很多时候,他要么是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精准地捕捉到战机,乘胜追击,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迅速袭取敌方城池。就像一只潜伏已久的猎豹,看准猎物后,瞬间爆发,一击即中;要么便是展现出非凡的耐心与毅力,通过长期的围困来消磨敌军的意志和物资储备,如同以往围攻洛阳那般,以时间换空间,逐步瓦解敌军的抵抗。在围攻洛阳时,唐军将洛阳城围得水泄不通,切断了城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粮草逐渐匮乏,士兵们士气低落,百姓们怨声载道,最终王世充无奈投降。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面对坚固的城池和顽强的防守时,李世民的强攻能力显然并非最为突出。

正因如此,刘黑闼率领着一万多士兵,依靠着周边蜿蜒流淌的河流和坚固的城池构建起一道严密的防线。那潺潺流淌的河水,清澈见底,水流湍急,犹如一条天然的护城河,阻挡着唐军可能的进攻路线;而那高大厚实的城墙,用巨大的石块砌成,在士兵们的守卫下,更增添了几分坚不可摧的气势。城墙上,旗帜飘扬,士兵们严阵以待,时刻注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他们凭借着这些优势,对防守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在这场保卫战中坚守住阵地,如同守护自己的家园一般坚定。

而在北方,刘黑闼即将面对的对手是曾经击败过他的罗艺。但令人惊讶的是,刘黑闼却并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信心十足。这位久经沙场的战将,身经百战,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他清楚地知道罗艺虽猛,但此次却是他北上扩大优势的绝佳机会。他带着满腔的热血与豪情,毅然决然地带领着大军,向着罗艺所在的方向进发。他的战马嘶鸣,士兵们的脚步声整齐而有力,仿佛在奏响一首激昂的战歌。这一决策,无疑是一种避实就虚的巧妙运用。他巧妙地避开唐军的锋芒,试图在北方开辟出更大的后方空间。他的内心怀揣着一个宏大的计划,那就是想通过这场战争拖垮李世民,打一场灵活多变、出其不意的运动战,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在敌人的包围圈中穿梭自如,寻找着敌人的破绽。

然而,刘黑闼清楚地知道,这场战斗并非一帆风顺。要想实现自己的计划,必须防止受到唐军的包抄与围剿,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时刻关注着唐军的动向,派出了大量的侦察兵,在周边地区来回巡视,一旦发现唐军的踪迹,便迅速回报。

就在刘黑闼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之时,一位名声不显但实力非凡的人物悄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位人物便是唐军中的永年令程名振,他曾经作为窦建德的部将,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对敌方将领特点的深入了解。此时的他,犹如一位潜伏在黑暗中的猎手,对周围的一举一动都洞悉于心,仿佛能预知战场上的风云变幻。他深知刘黑闼的战略意图和防守弱点,一直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那是一个寂静的夜晚,月色如水,洒在大地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只有远处传来的虫鸣声和偶尔的风声。程名振悄悄地将六十面战鼓运到了洺州城西的河堤之上。夜色笼罩着大地,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搬运着战鼓,尽量不发出声响,只有轻轻的脚步声和战鼓隐隐传来的沉闷声响。然而,这看似平静的夜晚,即将被打破,一场无声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当程名振下达了击鼓的命令后,那沉闷的鼓声瞬间响彻夜空,如雷霆万钧般震撼着大地。每一声鼓响都仿佛要将人的耳膜震破,那巨大的声响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洺州城内顿时“屋摇地动”,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这鼓声中颤抖起来。百姓们从睡梦中惊醒,惊恐地看着四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士兵们则迅速拿起武器,冲向城墙,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进攻。

正在防守的范愿听到这震天的鼓声,误以为李世民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他心急如焚,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急忙向刘黑闼通报这一紧急情况。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仿佛已经看到了唐军那汹涌的攻势。

而此时的刘黑闼,主力部队虽还未走远,但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当机立断,决定先返回救援洺州。从他的角度来看,这一决策实属必要。一方面,他刚刚出发,唐军便突然发动攻势,气势汹汹地前来攻城。如果他不及时回援,让唐军长时间围攻,那防守森严却并非坚不可摧的洺州城便极有可能陷入危险,一旦城破,损失将难以估量。城内的百姓将遭受战火的洗礼,士兵们将失去立足之地,他的战略布局也将被彻底打乱;另一方面,刘黑闼深知战机稍纵即逝。如果他能够成功击退这次看似大规模攻城的唐军,不仅可以极大地削弱唐军的士气,让敌人心生忌惮,还能为自己北上对付罗艺赢得宝贵的时间。在他的战略布局中,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因此他迅速率领主力返回洺州,同时派遣一万多名士兵先行北上。他的指挥如臂使指,士兵们迅速行动,一时间,马蹄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然而,令刘黑闼意想不到的是,唐军并未实施真正的攻城行动,只是用这令人心悸的鼓声制造出了一种虚张声势的假象。这样一来,刘黑闼的回师变得徒劳无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反而拖延了他北上攻打罗艺的计划。而此时,刘黑闼又因兵力占劣势,无法与唐军正面大规模交锋,只能采取内线机动作战的策略,其击败敌军的关键在于“奇袭”。他犹如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猛兽,在寻找着突围的机会。

在与唐军周旋的过程中,负责执行“奇袭”任务的万余北上军队在徐水遭遇了罗艺的猛烈打击。那是一场无比惨烈的战斗,罗艺虽然曾败于刘黑闼,但他毕竟也是一位威震四方的猛将。如今,他在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且行事更加稳重谨慎。他巧妙地指挥着部队,对那万余北上军队展开了全面的围攻。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士兵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经过一番激战,北上军队损失惨重,原本的计划也被彻底打乱。士兵们四处逃窜,丢盔弃甲,士气低落至极点。

不久之后,罗艺便顺利抵达了洺城的北部。他的出现,如同雪上加霜,让刘黑闼陷入了更为艰难的境地。刘黑闼的军队腹背受敌,前方有罗艺的阻挡,后方有唐军的追击,他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布局,以应对这严峻的形势。

如此一来,唐军成功挫败了刘黑闼的内线机动作战计划,逐渐掌控了战局的主动权。他们如同一只逐渐收紧的口袋,将刘黑闼的军队慢慢包围起来。

此时的刘黑闼,军队内部也开始出现了问题。洺水的本地人李去惑,看准了时机,迅速控制了洺水城,并毅然决然地归顺了大唐。对于唐军而言,洺水城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北渡洺水的重要战略要地,占据了洺水城,就等于掌握了通往北方的咽喉要道;而对于刘黑闼来说,洺水城更是洺州从东面获取物资补给的关键地点。一旦失去洺水城,洺州城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物资短缺,士兵们的士气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双方的争夺焦点便无可避免地转移到了洺水城。

李世民察觉到了这一点,迅速做出部署。他派遣王君廓率领1500名精锐骑兵,趁着夜色掩护,马蹄尘封,风驰电掣般地抓紧时机,快速进驻洺水城。王君廓接到命令后,立刻挑选了军中最精锐的骑兵,他们身着黑色的铠甲,手持锋利的长枪,在夜色的掩护下,犹如一群黑色的幽灵,悄悄地向洺水城进发。同时,李世民严令王君廓预先精心布置兵力,构筑起一道严密的防线,以备随时阻击刘黑闼的进攻。王君廓到达洺水城后,迅速组织士兵们修筑工事,在城墙上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和投石机,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刘黑闼得知李世民的行动后,迅速做出反应,组织起自己的人马,浩浩荡荡地向着洺水城进发,试图夺回这座城池。他的军队士气高昂,他们高喊着口号,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洺水城逼近。

李世民深知刘黑闼来者不善,便派遣秦叔宝(秦琼)进行阻击。秦叔宝,这位威震天下的英雄,早已威名远扬。他的武艺高强,手持双锏,在战场上无人能敌。他接过命令后,迅速调整状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他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身披金色的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犹如战神下凡。

不仅如此,李世积也参与了此次战斗的谋划。他深知秦叔宝的军事才能,便亲自授予秦叔宝妙计,让他秘密在洺水边埋伏下伏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