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77章 结识草莽英雄豪杰

大谋谋天下 第77章 结识草莽英雄豪杰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2:41:44 来源:小说旗

在山东地界,徐茂公的美名宛如璀璨星辰,不胫而走,迅速在这片广袤的天地间传颂开来。他不仅仅是因为那高超绝伦的医术,能让无数病患重焕生机,更是因为他年少英雄,身上自带一种不凡的气质。年纪轻轻的他,功夫亦是了得,面对危险时总能从容应对,尽显英雄本色。这般出众的他,很快便引起了地方上那些豪侠之士的广泛关注。

其中,最先寻来与徐茂公结交的便是他的同乡翟让。

翟让此人,性格甚是豪爽不羁,宛如一阵自由的风,不受世俗的拘束。他平日里最喜欢舞文弄墨,又练就了一身令人惊叹的好功夫,尤其擅长使柄长枪。那柄长枪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性一般,舞动起来虎虎生风,能轻松应对各种挑战。他生性仗义疏财,好打不平之事,哪怕是面对权贵的欺压,他也毫不畏惧,总是挺身而出,为弱者打抱不平。

虽然他有时显得过于粗犷了些,行为举止甚至会让人觉着有些莽撞,但他那一身义胆,却如同燃烧的火焰,温暖而明亮。正是这份侠义之心,让他在当地乃至更远的地方都甚是出名,成为众人敬仰的英雄豪杰。

对于翟让前来结交的盛情,徐茂公没有过多地犹豫和思量。他投桃报李,欣赏翟让的豪迈与义气,便欣然与之相交,二人很快就成为了好友。

然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徐茂公凭借自己精通玄门之术的洞察力,渐渐发现翟让虽然勇猛豪爽,但终究因为读书甚少,在学识和谋略上有所欠缺,更多的是凭借着一股勇猛和热血行事,是个地地道道的豪爽粗人。因此,徐茂公深知以他现有的才能和眼界,或许只能在这江湖中成为一时豪杰,却算不得是个能成就惊天大业之人。

不过,人生总是充满了奇妙和机缘巧合。通过翟让这层关系,徐茂公迅速结识了江湖上许多好汉。在这些人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同郡响马头子,绿林瓢把子二贤庄庄主单雄信。

单雄信自幼习武,对马槊的运用有着极高的天赋,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那柄马槊在他手中,犹如行云流水般自如,枪枪致命,令人防不胜防。他的功夫精湛无比,经过无数次实战的锤炼,早已炉火纯青。其勇力更是在江湖中声名远扬,不在翟让之下,寻常几人若想近身,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而且,单雄信不仅武艺高强,为人更是高尚。他一向尚义重情,对于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哪怕是面对生死考验,也从不退缩。他尤为体恤百姓,深知民间疾苦,时常做些劫富济贫之事,将自己掠夺来的财物无私地分给那些生活困苦的百姓,成为了当地百姓心中的一道曙光。

除此之外,单雄信闲暇之时也喜欢读书,他深知知识的力量,通过不断地学习,开阔了自己的眼界,积累了丰富的智慧。他心中怀着大志,时常为自己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安天下而感到遗憾。这份壮志豪情和家国情怀,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这些品质和志向,使得单雄信与徐茂公颇为相投契。单雄信十分欣赏徐茂公的才华和智慧,在与徐茂公一同把酒言欢之际,二人相见恨晚,彼此引为知己。在那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二人点燃香烛,对天盟誓。只见他们神情庄重,将热酒洒在血中,再将沾了血的酒各自饮下,从此结为生死兄弟。

翟让倒是没有参与这场庄重的结义仪式,否则的话,这或许又会出现一个如同“桃园三结义”般流传千古的传奇剧情。毕竟,翟让年长了许多,虽然在江湖地位上不如单雄信那般显赫尊崇,但单雄信出于对翟让的敬重,仍以兄长看待之。在这江湖大义面前,他们的情谊跨越了年龄和地位的差距,成就了一段佳话。

时光悄然流转,次年的春风刚刚吹过大地,山东大地便涌动起一股反抗的暗流。在这一年,王薄以其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率先率众在山东邹平南长白山扯起了起义的大旗。

彼时,这一举动所带来的震撼犹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山东大地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一时间,整个山东仿佛被点燃了一把火,那些平日里隐伏于草莽之中的英雄们尽皆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每一个有志之士的心中都燃起了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都希望在这样的大变革时代中崭露头角,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然而,在这看似一触即发的热闹景象之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冷峻现实。首义之举,就如同在荆棘丛中踏出的第一步,实在是风险太大。每一条前进的道路都充满了未知的艰难险阻,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当时的形势虽然看似充满希望,但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错综复杂。首义者就像孤身一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这股暗流涌动的局势面前,众人的内心都十分清楚,虽然目前大家都因为王薄的起义而备受鼓舞,但若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精心的筹备,这股刚刚兴起的反抗之火,很可能如昙花一现,还未来得及形成燎原之势,便会被无情的扑灭。

所以,在这一片看似热闹的表象之下,翟让与单雄信却并未急于大规模地行动。他们深知,要想在这乱世中成就一番大业,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和耐心。于是,他们都在暗中默默地积攒力量,如同隐匿于深山之中的猎豹,在等待着最合适的时机。

翟让也将自己的志向付诸了行动。他精心组织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组建了一股武装力量。然而,他并没有公然宣布起义,而是选择了一种相对低调且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像土匪武装一般流窜打劫。他们时而在这片山林中出没,时而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如同幽灵一般,让人捉摸不透。这种行事风格虽然能够在短期内为他们积累一定的财富和人脉,但却也使得他们的力量始终局限在一定范围内,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壮大。

与翟让略显低调的行事风格不同,单雄信则依然沿着自己的老路子发展。他的那些绿林弟兄,平日里聚在一起时,便是响当当的土匪。他们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在江湖中闯出了不少名声。然而,一旦散开后,他们便又化为了普通的民众,行着各行各业之事,融入到了百姓的生活中,仿佛从未有过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这种组织形式就像是一个隐形的地下组织,看似松散,却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和韧性,让他们在这乱世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翟让所带的这伙人时常在曹州附近活动。而徐茂公,这个心怀壮志的奇人,却没有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之中。毕竟,对于徐茂公来说,财富并非他所追求的首要目标,他有着更为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不需要靠打劫这种手段来维持生计。

然而,徐茂公并不赞同翟让他们的这种做法。在他看来,翟让他们这般行事,存在诸多弊端。首先,便是“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古训。翟让他们这样在曹州附近打劫,难免会有贪心的兄弟或者是不听指挥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祸害到当地的百姓。一旦百姓的生活受到负面影响,他们便可能招来百姓的怨恨和反抗,进而落下污名。这不仅会影响他们当前的发展,更可能会在未来的道路上给他们带来无数的麻烦和阻碍。因为他深知,翟让本身就治下不严,手下的人难免会良莠不齐,所以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极大。

再者,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曹州这个地方油水也并不多。这里虽然有一定的人口和商业活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劫之后,资源逐渐枯竭,再想要从这里获取大量的财物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于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武装力量来说,这样的地方显然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出于对翟让的关心和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徐茂公有心劝说翟让改变策略。于是,他找到翟让,诚恳地说道:“附近是你与我的家乡,这里的乡亲们养育了我们,我们不应在危难时刻却去侵扰他们。你想想看,若是让他们在我们的打劫下生活变得困苦不堪,我们的良心又该如何安宁?而且,这样做对我们的事业也没有什么好处。宋、郑两州地近御河,那里是交通要道,商旅众多,每天都有大量的金钱和物资在这一带流通。我们若是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不仅能够更加轻易地获取丰厚的财富,而且也不会触怒当地的老百姓。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翟让听了徐茂公的一番话,不禁点头称善。他意识到徐茂公所言极是,自己之前的决策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于是,翟让果断地改变了策略,带领着手下人马来到了运河之上。

运河之上,船只穿梭,商旅不绝。翟让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谋,巧妙地袭击那些运送官私财物的船只,劫取其中的有价值的东西。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们所获财物简直难以计数。随着财富的积累,翟让的名声也越传越远,许多有志之士纷纷慕名而来,加入到了他的队伍之中。很快,翟让的兵众便大振,拥有了徒众一万余人。

然而,队伍的不断壮大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此庞大的人数,需要一个合适的地方来安置。翟让为此头疼不已,思来想去,实在没有头绪,这才来找徐茂公求教。

徐茂公作为一名道士,自幼便沉浸在神秘的道家文化之中,对于天地自然的法则和山川河流的奥秘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他经常行走于山川大地之间,探寻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

作为一名道士,对山形水势的地理知识自然是如数家珍,十分熟悉。他知道,每一座山脉的起伏,每一条河流的走向,都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都可能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影响。

而徐茂公不仅精通道学,还幸运地习得了师父所授的兵法。那是一部凝聚着古人智慧结晶的兵法典籍,其中蕴含着无数先辈们在战场上纵横捭阖、克敌制胜的宝贵经验。徐茂公日夜研读,将其中的精髓牢记于心,融会贯通。他对地理形势与军事战略之间的关系更是有着深刻的理解,明白什么样的地势适合驻扎军队,如何利用山川河流来构建防御体系,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徐茂公深知,选择合适的驻扎之地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那一座座山峦,那一道道关隘,在他眼中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观,更是蕴含着无限战略意义的军事要地。

当他站在眼前这片充满变数的土地上,看着瓦岗山的雄姿和那不远处的金堤关,心中自然而然地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军事防御图。徐茂公经过深思熟虑,缓缓地向翟让建议道:“瓦岗山,此乃一处天赐的宝地啊!你看它的前面,便是那威严雄壮的金堤关。这道关卡地势险要,扼守着交通要道,是一处极具战略意义的军事要冲。倘若在此设防,犹如在敌军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再看那瓦岗山上,有一座瓦岗寨。这座寨子虽已被废弃了许多年,但其地势优越,防御架构依然可寻。你的人马若能够入驻瓦岗寨,便如同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基。而后,我们只需稍稍施展手段,拿下近在咫尺的金堤关,那金堤关便成为了我们第一道防守的天险。它如同一个忠诚的卫士,坚守在我们的前方,阻挡着敌人的进攻。

而瓦岗山的后面,更是险峻无比。那陡峭的山势,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的后背竖起的一道屏障。退路既在身边,又尽显巧妙。如此这般,我们便进可攻退可守,无论面对何种强大的敌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保卫我们的家园和兄弟!”

翟让听后,心中大为震撼,他那原本略显迷茫的眼眸中顿时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深知徐茂公所言极是,这瓦岗寨与金堤关的布局,若能为己所用,定能为他们的事业带来巨大的转机。于是,他当即便欣然邀徐茂公同往,一同去勘探瓦岗寨的具体情况,着手谋划如何布置防御,迎接未来的挑战。

然而,徐茂公此时却因在单雄信那边还有些重要的事要办,实在无法立即答应翟让。他望着翟让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难免有些愧疚。他微微躬身,诚恳地说道:“翟兄一心为了我们的事业,我深感敬佩。只是我与单雄信兄弟还有些事务未曾处理完毕,我若即刻离去,怕是对不住兄弟。还望翟兄能够谅解,我稍作安排,便即刻赶来与兄长会合。”

翟让听闻,连忙摆摆手,笑着说道:“无妨无妨,徐兄尽管去处理自己的事情。我等瓦岗兄弟,本就是秉持着兄弟情义的。你安心去办事,等你处理完毕,再来便是。”

得到翟让的理解后,徐茂公这才安心地转身离去。他深知,自己这临时的离开,是为了更好地为这份事业贡献力量。

而翟让并未因此而停滞脚步。他望着眼前那充满历史痕迹的瓦岗山,心中充满了壮志豪情。他坚信,在徐茂公的建议下,他们定能在瓦岗寨建立一支强大的力量,为天下苍生谋求福祉。

于是,在徐茂公离去之后,翟让毫不犹豫地引军入驻瓦岗寨。自此,这支由翟让带领的力量,便被称为瓦岗军,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崭新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