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97章 随秦王东征(六)

大谋谋天下 第97章 随秦王东征(六)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2:41:44 来源:小说旗

癸未(二十五日),暖煦的阳光穿透层层叠叠、斑驳陆离的树叶,丝丝缕缕地倾洒在蜿蜒曲折的道路和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然而,这份宁静即将被打破,李世民,这位意气风发、肩负重任的将领,骑着一匹英姿飒爽、浑身散发着王者气息的宝马,威风凛凛地进入了虎牢关。

虎牢关,这座饱经岁月沧桑与战火洗礼的雄关,那坚实厚重的城墙、高大巍峨的门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投下了斑驳陆离的阴影,仿佛在悠悠诉说着往昔无数金戈铁马、英雄辈出的故事。而李世民的到来,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无疑给这片古老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紧张与期待。他身披一袭黑色战甲,那战甲仿佛是用夜的深沉铸就,在阳光下折射出神秘而耀眼的光芒,宛如暗夜中的星辰,夺目而又令人敬畏。他那坚定的眼神中透露出无与伦比的自信与决心,仿佛世间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他前进的步伐,没有任何敌人能够在他面前屹立不倒。

甲申(二十六日),晨曦初破,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将整个世界从沉睡中缓缓唤醒。李世民带领着五百骁骑,宛如一柄出鞘的利剑,闪耀着寒光,划破了清晨的宁静,离开了虎牢关。他们一路疾驰,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如同一头咆哮的猛兽,扬起一路尘土,仿佛是他们英勇前行的战旗。马蹄声如密集的鼓点,奏响了出征的乐章,最终他们抵达了洛阳城东二十多里处。

站在那视野开阔、能将四周景色尽收眼底的高坡上,李世民目光炯炯,如同一头警觉的猎豹,仔细地观察着窦建德的营地。那营帐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如同乌龟壳般严实,密不透风。士兵们忙碌着,有的在升旗,那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宣告着他们的存在;有的在巡逻,脚步坚定,眼神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有的在磨剑,那锋利的剑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残酷。一切准备就绪,似乎随时准备迎接战斗,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营帐前,士兵们整齐地排列成方阵,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犹如一片银色的海洋,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威严。李世民那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清晰地看到了营帐的分布和士兵的活动规律,心中开始谋划着一场精彩的战斗。

在路上,李世民笑着对李世积(徐茂公)说道:“今番看我小赚他夏军一把,也好杀杀他们的威风!”那爽朗的笑声在风中回荡,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驱散所有的恐惧和阴霾。李世积望着秦王的背影,心中不禁暗暗佩服他的胆识和勇气。他深知,秦王的每一个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看似冒险的行动背后,往往隐藏着精妙的战略布局。

李世民深知此行动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于是他开始分兵埋伏。他沿路分别留下随行的骑兵,谨慎地让李世积、程咬金、秦琼(字叔宝)分别统领,让他们埋伏在路旁。这些埋伏的地点都是经过仔细计算的,或是在山林茂密之处,让伏兵能够借助树木和草丛隐藏身形,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猎手,等待着猎物的到来;或是在谷口低洼之地,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让敌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陷入绝境。

而他自己呢,只带着尉迟恭(字敬德)和四名骑兵毅然前往。五人两骑,并辔缓行于山间小道上,马蹄声隐隐传来,打破了山林的寂静。李世民与尉迟恭低声交谈,气氛略显肃穆,却又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李世积望着秦王离去的方向,心中满是担忧。他觉得秦王此举确实过于冒险了,虽然他已经见识过秦王诸多以少胜多的精彩战例,但毕竟这是一场关乎两军实力对比与发展局势的重要战役。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但说实在的,他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十**岁却又胆大心细、骁勇善战的秦王。他知道秦王此次要以身为饵,诱杀对方骁骑,此刻想要阻拦却也无法开口。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秦王能够平安归来,同时迅速叫程咬金与秦琼带人分别就位埋伏好,并仔细地吩咐靠前的秦琼注意接应好秦王。他叮嘱道:“秦二哥,务必在截杀任务完成后,立即护着秦王回去,切不可有丝毫差池。秦王的安危关系到整个战局,你一定要全力以赴。”

秦琼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他手持兵器,在阵地上奋力杀敌、护送秦王全身而退的场景。他又看向程咬金,郑重地说道:“程将军,一旦秦王那边有了动静,你便带领士兵们,借助地势发动攻击,要巧妙地利用埋伏之处的优势,打乱敌军的追击节奏。对方追兵见我等人数少,定会穷追不舍。等他们进入你的埋伏地段后,可一定要好好伏击一番,然后再故意示弱,继续引着他们前行。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将敌人引入包围圈,一举歼灭。”

程咬金拍了拍胸脯,大声说道:“三哥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此时的计划如同精密的棋局,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策划。

秦王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我拿着弓箭,你手握长枪跟着我,就是来一百万人又能拿我们怎么样?”那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仿佛世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没有什么敌人能够在他们面前嚣张跋扈。

随后,他又傲然地说道:“敌人看见我们就返回,那才是上策,我们就耐心地等待,等他们追上来。”在这看似轻松的话语背后,李世民的内心其实早已将整个战局分析得透彻。他深知眼前这些夏军或许实力不俗,但只要运用得当,就必然能让他们陷入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套。

很快,他们来到了离窦建德营地三里处。在这看似平静的午后,一场无声的较量悄然展开。李世民等正观察时,远远就瞧见一小队窦建德的游兵。那支游兵大概有二三十人,个个手持刀枪,气势汹汹。他们原是负责营地周边巡逻的斥候,忽然瞧见这几个异乡打扮的骑兵朝营地这边奔过来,当下便高叫道:“什么人?是不是唐军来打探情况?”说话间提刀挺枪便欲上前。

李世民却镇定自若,神色从容不迫,他仰面望着天上那高悬的烈日,声如洪钟地大声喊道:“我乃唐王李世民!”那声音在空旷的野地里传出去老远,引得风也呼啸起来,仿佛在为他的霸气助威。话音刚落,他紧接着拉动缰绳,马匹前蹄高高扬起,随即又用力一蹬马腹。李世民手中弓如满月,嗖的一声射出,锋利的箭尖带着呼啸的风声穿透空气,正中对方那员将领咽喉,那将领瞪大眼睛,还来不及发出惨叫,就从马背上栽了下来,死在地上。

窦建德军中这一听,当下炸开了锅,众兵士大惊失色,纷纷叫嚷着:“不好了,秦王亲至!快快支援!” 营地中顿时涌出一大片骑兵,如黑色的潮水一般向李世民等人涌来,少说也有五六千人的骑兵队伍。那密密麻麻的骑兵,如同乌云压境,气势汹汹,让人望而生畏。

跟随李世民的这四名骑兵本就武艺高强,可此刻也难免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吓得脸色大变,但多年征战练就的忠心让他们的意志没有丝毫动摇,握着缰绳,身体微微前倾,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他们深知,自己的命运与秦王紧紧相连,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要与秦王并肩作战。

李世民却神色坦然,冷静至极,他沉声道:“你们只管在前面往回跑,我和敬德垫后。”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尉迟敬德也神色凝重,他双手紧紧握住那杆陪伴自己多年的长枪,枪缨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应了一声:“是!”便和李世民一骑当下跟在他们后面。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

于是,这四名骑兵在前面策马狂奔,李世民与尉迟恭在后面紧紧追赶。那些追兵见前面四人骑着快马远去,以为有机可乘,当下又加快速度追了上去。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贪婪和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果实。

李世民看着追得渐近的夏军,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自信笑容。他勒住缰绳,马在原地踏了几步后缓缓停下。那骑在他左侧的夏军骑兵见状,大喊一声:“哪里跑!”提刀纵马便刺。李世民眼中寒芒一闪,闪电般地拔出腰间佩剑,抬手一挥,那剑准确地斩在对方的肩膀上,又从另一侧飞出,带起一片血花。夏军骑兵惨叫一声,跌落马背。那惨烈的场景,让其他追兵心中一寒,但他们仍被夏王之命驱使,不敢停下,呐喊着继续追击。

李世民与尉迟恭边打边退,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李世民时而弯弓搭箭,拉弓放箭,箭如流星般射出,每射一箭都准确无误地杀死一人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冷酷与果断,仿佛世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杀敌之路;尉迟恭则凭借着长枪的强大威力,每一击都蕴含着千钧之力,让追兵们不敢轻易靠近。他们的身影在战场上穿梭自如,如同一对默契的搭档,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夏军几次三番追上来,但每次都有人被杀死或打伤。次数多了,他们渐渐有些害怕,不敢再一拥而上,只是小心翼翼地围着慢慢逼近。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恐惧和犹豫,仿佛在面对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

李世民有意徘徊或稍稍后退引诱追兵到埋伏圈内。他看准时机,对身边的尉迟恭低语几句,尉迟便明白了主人的意图。他们就像一对狡猾的猎手,巧妙地引导着猎物走向陷阱。

李世积等人果然如李世民所料,早已严阵以待。待夏军进入伏击圈,李世积一声令下,埋伏在路旁各处的程咬金、秦琼等人如猛虎出山,各自率领士兵冲向敌群。程咬金挥舞着大斧冲在最前面,一斧下去,就砍翻了对方的一员将领,身后的士兵如潮水般涌上,将敌军分割包围。那大斧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带着致命的力量。秦琼则手持长枪,在敌阵中穿梭自如,枪枪致命,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敌群中闪耀着光芒。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闪烁,鲜血在土地上蔓延开来。李世民和尉迟恭瞅准时机,掉头猛杀回阵中。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阵脚大乱。他们四处逃窜,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重重包围,无处可逃。

夏兵原本以为只是几个落单的唐军,不料此时却发现自己被重重包围,顿时不知所措,军心大挫。他们开始慌乱地抵抗,但却无法抵御唐军的猛烈攻击。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仿佛在面对一场无法逃脱的噩梦。

李世积等人依计奋力战斗,经过一番激战,大败追兵,斩首三百多级,还俘获了窦建德的将领殷秋、石瓒。最终李世民大获全胜,带着尉迟恭和剩余的士兵扬长而归,胜利地返回了虎牢关。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们的英勇和无畏。

回到虎牢关后,李世民没有丝毫停歇,立刻让人修书一封,赶忙致函窦建德。信中说道:“赵、魏地区,历来为我大唐所有,本是大唐的土地,现却被您侵夺。只因为淮安王李盖(即徐茂公父亲徐益,因徐茂公以山东之地归唐连同被李渊赐姓为李并封为淮安王)被俘,我大唐念及兄弟情义,您又对他礼遇有加,还送回了同安公主,是以彼此真诚相待,暂时放下旧怨,维持表面上的和平。

王世充近来与您修好,可他这人反复无常,历史上他多次做出出尔反尔之事,事后必然还会反咬你一口。现如今王世充的灭亡已到了眼前,他能抵抗的时日不多了。可您却花言巧语引诱您,让您的三军之众,耗费千金的军费前来听从他的调遣,如此这般,白白劳民伤财,实在不是上策啊。

如今我与您的前哨相遇,他们不堪一击。您这边与王世充还没能亲自相见,难道面对这样的情况,您心中就没有一丝愧疚吗?

我所以略略挫了挫您的锐气,不过是希望您能好好听取这善意的劝告。倘若您执意不听,恐怕将来会为此懊悔不迭,到那时一切都为时已晚。”写完信后,李世民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之处,这才将信交给送信人,让他尽快送到窦建德手中。他希望通过这封信,能够让窦建德认清形势,放弃与王世充的联盟,避免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