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1章 张良出世

大谋谋天下 第1章 张良出世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2:41:44 来源:小说旗

韩悼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52年)的仲夏,阳光明媚,万物生长,韩国相国府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一天,府中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一名男孩呱呱落地,为这个家族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喜悦。整个府邸上下,人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喜气洋洋地准备着各种庆祝事宜,府中的仆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布置厅堂,以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到来。

府中的长辈们则忙着准备礼物,以表达对这个新生儿的祝福与关爱,整个府邸洋溢着浓浓的喜悦与温馨。

时任韩相的张平,刚一上朝回来,甫下马车,便急切地询问家人府中的情况。

家人见状,立刻上前禀报:“大人,六夫人生了,是名男丁!”

张平闻言,心中大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急忙奔向六夫人的住处,想要亲眼看看这个新出生的孩子。

一路上,他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激动,脑海中不断想象着孩子的模样,心中默默祈祷着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将来能够有所作为,为家族带来荣耀。

张平在这一年已经四十八岁了,他继承了父亲张开地的爵位,成为韩国的相国,辅佐了两代君王。虽然他的地位尊贵荣耀,但一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有儿子。他的前几位夫人生下的都是女儿,虽然女儿们也都聪明伶俐,但按照当时的观念,儿子才是家族的继承人,才能延续家族的血脉和荣耀。

去年,张平又纳了一位年轻的妾室,这位女子年仅十六岁,正值二八年华,容貌娇美动人,性情温婉可人,深得张平的宠爱。她的到来,为张平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也让张平对家族后继有人抱有了新的希望。

然而,当时的时局十分动荡不安,韩国国力偏弱,又偏偏紧邻着强大的秦国,处在四面受敌的不利地理位置。作为韩国的宰相,张平肩负着国家的重任,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处理着各种政务和外交事务。即便如此,他还是对这位新得的美妾宠爱有加,只要有精力和时间,便会陪伴在她身边,对她倍加呵护和宠爱。

其实,张平对这位年轻妾室的宠爱也是情有可原。在那个时代,无后被视为最大的不幸,而张平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如果再没有儿子,张府上下以后的事务交给谁来继承和打理呢?他的女儿们虽然优秀,但在家族继承方面,还是需要一个儿子来承担重任。因此,张平对这位年轻妾室寄予了厚望,希望她能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延续家族的血脉,让张府的香火得以传承下去。

的确,对于张平来说,没有子嗣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块心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发感到家族的未来传承问题迫在眉睫。张府上下,从家族的产业到家族的声誉,都需要有人来继承和发扬光大。如果再没有儿子,张平实在难以放心地将家族的重任交给别人。因此,当他得知六夫人生下了一个男孩时,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仿佛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在纳这位年轻妾室之前,张平特意找来了会相术的人以及经验丰富的稳婆,他们都一致认为这位女子将来必定会为他生下一个男孩。再加上这位女子本身性格温柔,非常懂得如何服侍人,使得张平对她更加宠爱有加。如今,她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孩,张平心中的狂喜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仿佛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脚下生风,迅速跑到了六夫人的房中,想要亲眼看看这个新出生的儿子。

六夫人正抱着襁褓中的孩子,满脸温柔地看着他,脸上洋溢着母爱的光辉。见到张平闯进来,她温婉地笑了,柔声说道:“相公,你快来看看儿子!”说着,还把孩子向床沿递了一些,方便张平观看。张平忙凑上前去,仔细打量着这个孩子。虽然只是初生的婴儿,但他长得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给人一种清秀俊朗的感觉,仿佛已经预示着他将来会是一个英俊的少年。

然而,张平也注意到,孩子似乎有些不足月,身体显得有些瘦小,气色也不是很好。这让他心中微微一紧,担忧之情油然而生。他轻轻抚摸着孩子的额头,心中默默祈祷着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尽快恢复体力。六夫人见状,也有些担忧地说道:“相公,孩子虽然有些不足月,但我相信他会慢慢好起来的。我们会好好照顾他的。”张平点了点头,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为这个孩子提供最好的照顾和教育,让他成为家族的骄傲,延续张府的荣耀。

孩子虽然有些不足月,身体显得瘦小,气色也不是很好,但对张平来说,这已经算不上什么美中不足的事情了。他心中满是喜悦和宽慰,因为终于有了一个儿子,可以延续张家的血脉和家族的荣耀。在他看来,孩子的健康问题只是暂时的,只要好好调养,将来一定会变得强壮起来。

张平一高兴,便情不自禁地说道:“我张家世代为相,从我祖父开始,五代为相,一直传承至今。传到我这一代,险些就断绝了!如今好了,我也有了儿子,家族的香火可以继续传承下去了!我儿将来也应当成为相国,继承家族的事业!所以嘛……他的名字就叫……张……良!对!取自王良星的‘良’字!至于字嘛……就叫‘房’!哦……这小子长得这样帅气,中间还得加一个‘子’字,就字‘子房’!”

虽然张平平时主持朝政,言语精练而清晰,但此刻因为太过高兴,说话时略显激动和急切,语气和表达都有些不太顺畅。不过,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周围的家人和仆人们也都感受到了他的兴奋和对这个孩子的厚望。他们纷纷向张平和六夫人道贺,为张家添丁进口而感到高兴,也为这个新出生的孩子张良(字子房)送上祝福,希望他能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家族的骄傲和国家的栋梁之才。

张平给儿子取名“张良,字子房”,这个名字取得非常有深意和讲究。

首先,“王良星”是天驷星旁的一颗星,《天官书》中记载:“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王良策马,别骑满野。”王良是古代着名的善于驾驭马车的人,代表着高超的驾驭能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而《尔雅·释天》中提到:“天骑,房也。”天骑,即天上的骑手,与“房”相对应,因此,以“房”作为儿子的字,与“良”相搭配,非常恰当,寓意着儿子将来能够像天骑一样,善于统御朝堂,成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和宰相。

其次,张平给儿子取这个名字,还蕴含着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代良相的期望。良相,即贤良的宰相,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能够辅佐君主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张平希望儿子能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像他的祖先一样,成为一位贤能的宰相,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成就一番事业,名垂青史。

自此,绝代谋臣张良(字子房)便正式诞生了。他的一生,也正如父亲张平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谋略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世尊为“谋圣”。他的名字和事迹,流传千古,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追求卓越,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张平在张良出生后,仿佛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变得更好了,身体状况也随之有所改善。或许是喜悦之情让他的心情更加愉悦,也或许是有了儿子后,生活有了新的动力和目标,使得他更加注重养生和调理身体。总之,在张良出生后的一年里,张平的健康状况似乎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反而显得更加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地处理着朝政事务和家族事务。

然而,命运无常,世事难料。在张良的弟弟出生后不久,年仅五十岁的张平却突然在家中猝死。关于他猝死的具体原因,由于当时的历史记录有限,加上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出确切的原因。或许是因为长期的劳累和压力,或许是因为突发的疾病,总之,张平的突然离世给整个家族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悲痛。

张良作为家中的长子,虽然并非嫡出,但按照当时的族规,他还是被过继给了正室,成为了家族的继承人。正室作为家族的长辈,对张良的成长和教育非常重视,希望他能够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成为家族的栋梁之才。

在青少年时期,张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无论是儒家经典,还是兵法谋略,亦或是天文地理等知识,他都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力求精通。他的学识逐渐变得渊博,思想也日益成熟,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张良还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人格魅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张良自幼身体单薄,体质较为虚弱,这让家人对他格外关心和呵护。为了改善他的身体状况,家中特意为他请来了名医,精心调养他的身体。名医根据张良的体质和病情,为他开出了适合的药方和调理方案,从饮食、作息、情志等多方面进行调理,力求让他的身体逐渐变得强健起来。同时,家中还请来了武者,教习张良武艺。武者教授他一些基本的武术动作和技巧,让他通过练习武术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

在名医和武者的指导下,张良逐渐养成了锻炼养生的习惯。每天清晨,他都会在庭院中练习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如挥剑、舞棍等,感受着身体在运动中的舒展和活力。同时,他也会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放松。这些锻炼不仅有助于改善他的身体状况,也让他在精神上变得更加饱满和自信。

然而,由于张良身份金贵,是家族的继承人,武师在教导他武艺时,也不敢太过严格要求。武师担心过于严苛的训练会损害张良的身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小心翼翼,尽量以温和的方式进行指导。这样一来,虽然张良学习了一些武艺,但他的身体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增强。直至成年,他的身板依旧显得单薄,缺乏那种壮硕的体魄。

此外,张良的长相也颇为独特,他继承了母亲的一些特征,史称“男生女相”。他的面容清秀,眉目如画,皮肤白皙,给人一种温婉秀气的感觉。如果放到现代社会,他的长相可能会被形容为“娘泡”,显得有些柔弱和不够阳刚。这种长相与他精瘦的身材相搭配,更让人觉得他弱不禁风,缺乏那种威武雄壮的气势。

相比之下,张良的弟弟却长得精壮有力。他的身材高大魁梧,肌肉结实,给人一种强壮威猛的感觉。他的长相也颇为粗犷,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与张良的柔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外貌上,也体现在他们的性格和气质上。张良虽然身体单薄,但内心却极为坚韧和聪慧,而他的弟弟则更加豪迈和勇猛。

张良十六岁那年,正值青春年华,正是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了让他更好地掌握各种礼仪规范,为将来成为家族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家人决定让他前往淮阳学习礼仪。淮阳是当时礼仪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有许多着名的礼仪学者和教育机构,是学习礼仪的绝佳之地。

当时,苏秦正佩带着六国相印,积极推行合纵策略,联合六国共同抵御强大的秦国。外交会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各国之间的外交往来频繁,而礼节则是外交会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使者在外交场合中,是否能够遵循礼仪规范,展现出良好的风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形象,更关系到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对使者进行礼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张良作为张家复兴的希望,自然需要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以便在未来的外交场合中能够得体地应对各种情况,为家族和国家争光。在淮阳学习礼仪期间,他跟随当地的礼仪学者,系统地学习了各种礼仪知识。从日常的言行举止、衣着服饰,到宴请、朝见、会盟等重要场合的礼仪规范,他都认真钻研,力求做到精通和熟练掌握。

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张良还注重将礼仪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他明白,礼仪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和规矩,更是一种内在的素质和修养的体现。因此,他时刻提醒自己要以礼待人,尊重他人,展现出良好的品德和风范。通过在淮阳的学习和实践,张良的礼仪素养得到了显着的提升,为他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