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100章 看病3患者络绎不绝

三线情怀 第100章 看病3患者络绎不绝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食堂这边出事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向医院求助。

救护车赶到时,卢尚曙还昏迷不醒,众人赶忙将他抬上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电话又打到后勤,李春雨得知情况后,当机立断宣布:“会议中断,庞丙江回食堂,务必保证中午不影响员工就餐!”

说完,他便匆匆下楼,径直赶往医院。

卢尚曙被救护车拉进抢救室,刚有了些意识,就喊头痛。

医生赶忙安排x光检查,结果诊断为颅骨骨裂,给他打了一针止痛药后,安排住院观察。

贾飞龙和周红听到消息,急忙赶到医院,看到方美彤和李春雨正焦急地站在那里。

这边卢尚曙刚安顿好,救护车的电话又急促响起,原来是一名女工休克,急需抢救,司机顾不上休息,再度出发。

女工因失血过多休克,被救护车拉到医院后,医生检查确诊为宫外孕。

孙家和立刻组织医生会诊,决定紧急手术。

可医院没有血库,关键时刻,只能号召职工献血。

手术室紧张准备着,车间接到电话,车间主任一声令下,全体工友迅速响应,纷纷赶到医院,自觉排队等待验血、献血。

不一会儿,厂领导、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各车间的职工陆续赶来,医院走廊和前面的小广场上,密密麻麻站了几百人。

没有任何补偿,也无需动员,大家怀着同为三线人的情谊,赶来献血。

手术室里,同志们的血液一滴一滴注入病人体内,手术顺利取出病体,成功挽救了她的生命。

手术进行时,一辆马车匆匆拉来两位中毒的农民兄弟。

原来是国村生产队喷洒有机磷农药时,两人不小心中毒。

送到医院时,患者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眼泪和鼻涕止不住地流,被抬进诊室时,身上散发着一股刺鼻的大蒜味。

医生询问村民,得知患者头疼、头晕,初步诊断为农药中毒,先进行了简单处理。

随后化验结果显示,中毒程度为轻度,医生为他们皮下注射阿托品,病痛逐渐减轻。

门诊各科室这天都异常忙碌,修牙的、看眼的、理疗烤电的,患者络绎不绝。

医院开业就如此繁忙的景象,让山沟里的人十分惊讶,谁也没想到一下子会冒出这么多患者。

救护车司机段献回到家就喊累,这一天他跑了三趟车,还洗了两次车。

拉完宫外孕女工后,车上溅了几滴血,他心里有点发怵,赶紧把车开到水房外,拉了根管子,冲洗了好一会儿,直到血迹消失,又用拖布擦干。

没想到下午又跑了一趟,下班前他总感觉车上有怪味,又清理了一遍。

宋东方和刘长明看到段献洗了两次车,认为这位同志工作认真,对病人负责,走过去对他好一番表扬。

几天后,一位三线人有感而发,用《阮郎归》写出病患对医院的感受:

女儿河水向南流,苍松两岸留。一桥南北企村休,更多麻雀啾。

疾病起、病人愁,唉声叹气忧。花啼柳泣美人囚,愿君病患丢。

又有陪床的人和了一首《调笑令》,诉说疲惫之感:

疲惫,疲惫,颈痛背酸劳累。夜深埋怨天黑,晨露浑说地危。难寐,难寐,医院休戚枉费。

8月18日下午,后勤综合服务中心开业。

服务中心就在医院一旁,医院门诊北墙有个大铁门,铁门里是一个大院,这里便是后勤的地盘。

铁大门北面有一排面南的平房,大院靠着医院住院部有一栋二层楼。

楼上有八间房,是后勤办公室;楼下有两个跨间,北面一间是凭供应本供应海产品及肉类的海鲜肉品部,南面一间是凭票供应小食品及紧缺品的食品物资部。

海鲜肉品部的肉案上,摆放着一台由小冲床改造的切肉机,冻肉和骨头一刀就能切开。

此时,有人排队买肉,也有人排队买鱼。

如今渔货不再免费发放,而是要钱了。

说起原因,有人将其归结于一件事。

有一天,不知是谁把一整条鱼扔到了垃圾堆上,厂领导得知后非常不满。

袁国岭告诉李春雨,今后捕鱼队捕到的海产品不再免费发放,改为按内部价格让职工购买。

当时大家听说这项政策和这件事,都纷纷谴责那个浪费的人。

但后来才知道,政策出台还有冷库扩大、福利基金超支等诸多原因。

食品物资部里,许多人在排队买麻花。

后勤总务从市食品供销社进了大量麻花,职工和家属按供应本每人可购买五根。

柜台上的麻花堆得高高的,柜里靠墙装麻花的纸箱挡住了后面的窗户,麻花的香气飘到了窗外。

人们一边排队等待买麻花,一边羡慕地看着柜台的另一角,那里摆放着还未开封的二十台收音机、二十台缝纫机,南墙边还有二十辆崭新的自行车。

这些物资都需要票才能购买,厂工会正在制定购买方案,有购买意愿的人纷纷回家准备资金,等待政策出台。

排队的人虽然交头接耳,叽叽喳喳,但声音都不大,只有卖货的服务员收付款时的声音格外响亮:“收你三元!”

“找你一角八分,请收好!”

排在前面的人拿着纸币和钢镚正在核实钱物时,突然,后面的盛明伟喊了一声:“这是谁丢的钱?”

原来,排在第五的盛明伟准备挪脚时,下意识地低头看了一眼,发现两脚间有十元钱。

他捡起来,摸了摸自己的兜,确定自己的钱没丢,便大声喊了起来。

大家纷纷检查自己的钱,都说没丢。

盛明伟心想可能是前面买完麻花的人丢的,于是走到柜台前,把钱交给售货员保管。

他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赞许和热烈掌声。

选择这一天让医院举行典礼、后勤供应点开门营业,是谢云旺、宋东方与袁国岭多次商量后的结果。

两个单位都热闹非凡,后勤供应点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但和医院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

夜幕降临,宋东方家中,暖黄的灯光倾洒,桌上菜肴飘香。

宋东方今晚特意邀请刘玉和袁国岭到家中小聚,几人围坐桌前,举杯共饮。

酒过三巡,宋东方微微泛红的脸上带着几分感慨,缓缓开口:“今天医院和后勤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开业,我看这两个单位似乎有点‘相冲’,本不该选在同一天。后勤今天开业倒没什么问题,医院应该错开几天才好。今天医院忙得不可开交,我心里总觉得是时间没选对的缘故。”

袁国岭轻轻晃着手中的酒杯,思索片刻后回应道:“也未必全是时间的问题。医院人多,固然有几个偶然因素,比如今天这几起紧急病患,但更多的还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医疗需求。就算晚开几天,来就医的人想必也不会少。毕竟,咱们这片地方太缺这样的医疗设施了。”

刘玉放下酒杯,接过话茬:“医院人多恰恰证明了我们建设大医院的决策是无比正确的。建设三线,各个配套设施必须得跟上,只有这样,三线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医疗保障可是重中之重,关乎着每一位三线人的生活和健康。”

宋东方听后,深以为然,不住点头:“你们说得在理。以后条件好了,我们还要建设更多的设施,让这山沟里的生活条件比城里还要好!至于开业时间,虽说今天赶巧出了点状况,但总体还算顺利。不过,商店和粮店过几天开业,可千万不能再选同一天了,得吸取这次的教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