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99章 看病2医疗设置全

三线情怀 第99章 看病2医疗设置全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从办公楼出来后,一行人骑着自行车,没一会儿就到了正在进行内部粉刷的商店。

商店大门朝东敞开,门前是一片十余米宽的空地,与之相连的是粮店和浴池。

这一排虽是平房,可高度几乎和二层楼房差不多。

隔着一条道路,与商店并排的是正在验收的后勤综合楼和医院。

后勤楼的后面,是正在建设的锅炉房,锅炉房的南面,则是正在施工的文化宫。

领导们走进医院,这座医院的建筑独具特色,形状如同一个“工”字。

它的建筑面积达2127平方米,设有67个大小各异的专用房间,开设了10个医疗门诊科室,还设有拥有30张病床的住院部。

站在医院大门前,医院前面的平房构成了“工”字的那一横。

平房房顶有着凸形的挑檐,挑檐足有半米宽,挑檐下的木窗排列得整整齐齐,许多医生和护士正在擦拭玻璃。

大门位于中间位置,有一个宽敞的门厅,大约5米长、3米宽、4米高。

门厅外设有雨搭,雨搭由两根靠近路边的门柱支撑着,救护车能够从侧面开过来,直达雨搭下,径直通向大门口。

门柱上有水泥压铸出的凸形字,写着“职工医院”。

从大门进去,有三条走廊。

左右两条走廊分布着门诊科室,科室有的在阳面,有的在阴面。

阳面的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儿科、眼科、中医科、检验科、急诊室;

阴面的房间有妇科、处置室、理化科、化验科、辅助科以及卫生间。

另一条走廊向西延伸,第一间左边是药房,右边是挂号、收款室,再往东是x光室,室内安装了一台200毫安x光机和一台10毫安x光手提机。

继续往东,依次是财务室、材料室、手术室、敷料室、麻醉室、器械室,这些科室分别分布在左右两侧,构成了“工”字的一竖。

在这一竖的中间,有两扇分别向室外开启的门,一边通向后勤楼,另一边通向太平间。

一竖的尽头是楼梯,这里也是“工”字后面的那一横,是一座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

楼下设有卫生间、水房、小锅炉房、办公室、休息室、值班室,楼上则是住院部以及院长、书记办公室。

厂领导到来后,程玉林、孙加和、乔明勋赶忙迎上前去,大家一同探讨医疗工作相关事宜。

前段时间,厂革委会下达文件对医院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程玉林担任医院革委会主任,孙家和出任医院院长,乔明勋按副院长职责进行管理。

程玉林汇报说:“新医院通过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预计合并后单位工作人员可达70名,其中医护人员42名。在设备方面,厂里从福利基金中抽出资金购置了一系列医疗设备,有救护车1台;超声波2台;超短波3台;三波治疗仪1台;tdp治疗仪1台;直流感应电疗仪1台;音频1台;电兴奋2台;紫外线1台;红外线1台;辐射热治疗仪1台;6151心电图机1台;口腔科综合治疗仪1台;还有化验室所需的显微镜、血液化验设备......”

领导们查看了医院的各个房间和设备,又听完汇报,对医院的筹备工作表示认可,决定医院于1974年8月18日正式开门营业。

走出医院,领导们前往后勤综合楼,接着又来到了隔着道路的学校。

他们看完学校前面,又绕到后面,参观了文化宫和锅炉房,随后走到正在建设的家属住宅区,重点检查了已经完工验收的区域。

看着眼前这片美丽的家园,刘忠臣感慨道:“下一步,要是能把这些土路修成水泥路或者沥青路,那就更完美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1974年8月18日。

医院开业典礼在上午8时准时开始,现场有讲话、唱歌、跳舞等活动,9点活动圆满结束。

谢云旺在讲话时强调:“真心不希望医院有太多人来看病,最好是设备和医护人员都准备齐全,但却很少用得上,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愿望固然美好,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这天,食堂正在进行大扫除,庞丙江刚把工作安排妥当,就接到通知说科长要组织开会。

庞丙江赶忙叮嘱大家:““打扫卫生可千万不能耽误做饭,这开饭时间要是延误了,大家都得饿肚子。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有丝毫马虎。一定要在保证这两点的前提下,把食堂彻彻底底打扫干净。具体工作就交给组长卢尚曙负责安排,大家务必积极配合。”

说起卢尚曙,他和彭大军还有着一层特殊的亲戚关系,他是彭大军老婆的外甥。

彭大军的妻子在家中姐妹三人里排行最小。

她的两位姐姐都在老家农村扎根,家中孩子众多,生活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在彭大军担任军代表的那段时间,他的妻子软磨硬泡,费尽周折,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两个招工指标。

大姐家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两个大儿子早早结婚成家,不符合招工的条件,于是老三卢尚曙便得到了这个宝贵的工作机会;二姐家有五个女儿,最终选了老二方美彤来厂里工作。

彭大军本是个清正廉洁、坚守原则的人,打心底里不想搞特殊化,更不愿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

可无奈枕边风实在太过强劲,再加上厂领导层其他同志也存在为亲属解决工作的类似情况,在多方因素的裹挟下,他最终还是无奈地破例了这一次。

但破例之后,他一脸严肃,郑重其事地要求妻子,两个孩子上班后,家里人绝不能插手他们的工作。

得让孩子们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去闯荡,依靠自身能力在社会上立足。

他的妻子也确实遵守了这个约定,毕竟她要是想干涉孩子们的工作,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彭大军。

彭大军去支军时,他的妻子留在县里的部队医院工作,没有一同前往。

之前她也来过几次,但因为害怕别人找她帮忙办事,所以从不主动和三线这边的人打交道,自然也没交到什么朋友。

彭大军离开后,她要是遇到事情,根本找不到其他人帮忙,只能求助彭大军。

而彭大军每次都会告诫她,做事千万不能太过分,一定要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后来,贾飞龙和周红去县里看望彭大军的时候,她才和锦东这边建立起联系。

不过由于认识的时间实在太短,她还不好意思开口向别人求助。

回过头再看卢尚曙,他工作上全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打拼,为人实实在在,憨厚老实。

领导交代的任何任务,他都毫不犹豫,立即行动。

工作时那股子肯下苦力的劲头,让领导们十分认可。

然而,他实在是太老实了,平日里沉默寡言,不太爱说话,担任组长对他而言,着实有些力不从心。

就拿今天来说,庞丙江前脚刚走,具体工作就一股脑地落到了他的头上。

他开始安排任务,可没想到,这个说有事推脱,那个也找借口拒绝,把卢尚曙弄得焦头烂额。

百般无奈之下,他只能自己多承担一些工作。

食堂的地面污渍斑斑,全是厚厚的油渍和难以清理的污点,清理起来格外棘手。

卢尚曙绞尽脑汁,突然想到库房里存放的硫酸,或许可以用来清除这些污渍。

于是,他扯着嗓子大声喊人去拿硫酸。

他喊了好几遍,声音在食堂里回荡,可回应他的却寥寥无几。

过了好一会儿,只有小侯一个人慢悠悠地朝着他走来。

卢尚曙无奈地叹了口气,瞧了瞧那群依旧聚在一起闲聊、对他的呼喊置若罔闻的人,带着小侯朝着库房走去。

硫酸装在一个白色封口的塑料桶里,桶上标着重30公斤。

塑料圆桶上方正中间,有个拧得紧紧的、拳头大小的桶盖,桶盖两侧各有一个桶把。

两人没吭声,默默走到桶边,站在两侧拎起桶把,小心翼翼地往外走。

当过门槛的时候,意外突然发生了。

桶底不小心被门坎绊了一下,小侯猛地一惊,手瞬间松开,一个踉跄,连跑带跳地越过门坎冲了出去。

卢尚曙倒是死死抓着桶把没松手,可桶被绊后滚过来撞到了他的腿,他腿一短,又被门坎绊倒,整个人直挺挺地向前趴了下去。

在倒下的瞬间,他的手也松开了,更倒霉的是,他的头重重地撞到了门外的一块小石头上,当场就晕了过去,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