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102章 看病5周山得了攻心翻

三线情怀 第102章 看病5周山得了攻心翻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穆玉新一家刚搬入新居,新家离医院不远。

在周山被父亲抱着前往穆玉新家的路上,他感觉五脏六腑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紧紧绞在一起,疼得连喊叫的力气都没有了。

周山心想,自己或许就要这样死了。

此时,天空中浮现出一片片彩云,形状千奇百怪。

他视线模糊,隐隐约约看到一朵云变幻成了人头蛇身的模样,正对着他微笑,恍惚间,周山觉得那仿佛是另一个自己在召唤自己。

终于到了袁国岭家,家门敞开着。

屋内一片杂乱,物品东一堆西一片,显然还没收拾妥当。

袁国岭不在家,穆玉新正带着家人忙着收拾屋子 。

爸爸站在门口,满脸焦急,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

对穆玉新说道:“老嫂子,这孩子之前疼得一直喊,现在不喊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好点了?”

穆玉新赶忙上前,轻轻扒开山的眼睛和嘴巴查看,神色一紧。

严肃地说:“可不是好点了,这是快不行了!他这是得了攻心翻,还起了羊毛疔,赶紧抱到床上去!”

爸爸连忙抱着周山走进屋子。

穆玉新迅速将卧室床上堆放的杂物往里面推了推,给周山腾出地方。

爸爸轻轻把周山放下。

穆玉新一边蹲在地上,快速打开包裹翻找着针,一边朝里屋喊道:“儿子,打盆水,再找几瓣大蒜来!”

找到针后,她转头对周山妈妈说:“把孩子裤子脱了,露出肛门。”

水端来了,穆玉新让周山妈妈仔细清洗周山的肛门,自己则拿着针和大蒜,接着吩咐:“把肛门扒开。”

只见肛门褶皱上有好几个发黑发紫的小包,穆玉新安慰道:“别担心,把这些包挑开就没事了。”

说着,她拿起做针线活的针,动作熟练又小心地挑开那些小包,黑紫色的血缓缓流了出来。

她用纸擦干净,又用指甲刮了刮剥好的大蒜,解释道:“用大蒜汁消消毒。”

随后把大蒜塞进了周山的肛门,说:“把裤子穿上吧。”

紧接着,穆玉新又说:“让孩子翻过身,露出心口窝。”

说着,她转身到外屋找来一个小火罐,还拿了一把小刀、一些纸、蜡烛和火柴。

她用火柴头在周山胸口按了按,说道:“你们看,这儿发黑发红,这就是病症所在。”

穆玉新点燃蜡烛,将小刀的刀刃在火焰上烤了烤,用纸擦净,然后弯下腰,用一只手稳稳地掐住周山胸口剑突部位下一扁指的地方,另一只手拿着小刀轻轻划了两下,皮肤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十字形刀口,微微渗出血来。

她扯了几张纸条,用火柴点燃,迅速放入火罐中,在罐内空气快要燃尽的瞬间,将火罐稳稳地扣在了周山的胸口。

仅仅过了五分钟,周山就有了痛觉,他猛地睁开眼睛,带着哭腔喊道:“痛,屁眼又痛又痒!”

十三分钟后,穆玉新取下火罐,用火柴棍挑起从胸口拔出的血条,说道:“你们瞧,这血就跟红毛线似的。这说明孩子天热的时候在凉快的地方坐下了,身体进了邪气,屁股也受了冷风。”

爸爸满脸感激,连忙说道:“老嫂子,太谢谢您了!今天要不是您,这孩子可就危险了!”

穆玉新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笑着说:“谢啥呀,咱们都是一个单位的,别这么见外。回去告诉孩子,天热出汗的时候,千万别坐在凉地上,也别坐在背阴的地方,不然这病还会再犯。回家给孩子煮点疙瘩汤,让他好好休息两天。还有啊,这病可千万别听西医的。他们瞎说是什么心肌炎,一到医院就给打点滴。这病就怕凉,点滴那么凉,打进身体里哪能行?好多人就是这么被耽误没了。”

周山的命总算是救回来了,可这病却缠上了他。

二十多岁以后,这病年年都犯,后来周山索性自己学会了放血和拔罐。

多年后他写了个小词:

攻心番,攻心番,烦躁凉累心梗寒。西医滴药完。

体弱蔫,风卷蔫,乏力无能叹惋悬。心窝放血安。

在回家的路上,周山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眉头紧皱,小声跟爸爸说:“爸,我屁眼疼,坐不了。”

爸爸无奈,只好停下车,把周山背到背上。

爸爸一边稳稳地背着周山往家走,一边问:“你怎么会着凉的?都去哪儿玩了?”

周山知道瞒不住,只好一五一十地把去石嘴岩的事儿说了出来。

妈妈听了,一脸担忧地叮嘱道:“那地方邪性,以后可千万别再去了!”

休息了两天,周山就闲不住了,又跑到向阳街找李风顺和高文革玩耍。

几人玩得正起兴,周山和高文革玩拉人角力,一个不小心,只听“咔嚓”一声,周山的胳膊腕脱臼了。

高文革见状,赶忙拉着周山说:“别怕,我带你去找我姥爷,他肯定能治好!”

两人来到高文革姥爷葛根柱家。

葛根柱老爷子一看,伸出一只手轻轻握住周山的手,另一只手搭在他的上肢,稍稍用力一活动,只听“咔”的一声,脱臼的胳膊腕就复位了。

老爷子笑着问:“是不是又调皮捣蛋啦?”

高文革抢着回答:“那肯定呀,他就像老师说的,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改不了啦!”

周山一听这话,心里老大不乐意,不过还是礼貌地看着高文革的姥爷说:“谢谢姥爷!”

葛根柱摆摆手说:“小事一桩,不用客气。”

说完,转身就要去继续练武。

周山忍不住又问:“姥爷,您说‘狗吃屎’这话,是不是不太对呀?”

老爷子停下脚步,认真地说:“当然不对喽,谁有好东西不知道吃呀。就说文革她姥姥家,以前有钱的时候,狗连剩饭都不吃呢。”

此时,医院财务室里一片忙碌景象。

会计科长站在桌前,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会计和出纳建账,医院领导也在一旁认真听着。

按照工厂的计划安排,新医院每月会收到拨款2500元。

工厂职工就医时,会按单位姓名制定统一编号建卡,费用统一记在卡上,由工厂统一报销;职工家属就医则是半费;当地百姓就医,就按照县医药局规定的计划价格收费。

会计科长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马克思说过,‘会计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与观念总结’。那具体来说,会计怎么去控制,又怎么去总结呢?这就引出了会计的概念,以及会计如何运用制度方法的问题。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连续、系统、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咱们工厂的会计业务属于企业会计业务,而医院的业务呢,是企业会计内容下带有一定事业成分的会计业务。所以,职工医院的会计工作得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

会计科长滔滔不绝地讲了许久,孙家和虽然听得一知半解,但还是不时点头表示认同。

等会计科长讲完,孙家和面露难色地说:“领导,每月就拨2500元,这连我们的工资都不够发,更别提其他费用了。”

会计科长耐心解释道:“工资不用你们操心,由厂里一并计算,费用也由厂方支付,计入企业福利基金里。这笔拨款主要是用于职工看病的费用。”

孙家和又试探着问:“能不能再加点呢?”

会计科长回答:“我给你算笔账你就明白了。1974年1 - 6月,工厂平均有2084人,工资总额60.81万元,人均月平均工资48.63元,全厂福利基金每月计提元。这钱不光要管医药费,福利科也得花钱,这几年每年都超支!你们想想,为什么以前白给的海产品现在都开始收钱了?就是没办法,能补一点是一点啊。”

大家听了,知道确实超支严重,也就都不再说什么了。

在会计科长的指导下,医院会计设置好了账本,建立起会计科目。

十个账本整齐地摆在桌上,会计科长逐一仔细检查,有现金收支账、药品收支账、药品进销差价账、应收病人医疗费账、内部其它应收款账、内部其它应付款账、应付账款账、收入支出账,收入支出账里又涵盖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它收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还有管理费账和总账。

会计科长特别提醒医院会计,医院会计和企业生产会计有区别,比如企业会计就没有药品进销差价及药品计划价格这两个科目。他解释道:“按照制度规定,外购药品价格加上15%的价差就是计划价,这15%的价差就是药品进销差价。一般情况下,它记在贷方,也就是减方,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像进价调整或者出现不合理损失时,就会记在借方,也就是增方。”

医院会计忙着建账的这段时间,各科室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常永梅也来过,她给孩子开了感冒药,孩子吃了药很快就好了。

可赵福田的情况却不太妙,连续好多天,身体状况都不见好转。

常永梅看着赵福田,无奈地叹了口气说:“看来还是没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