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109章 合并3合并时摆正态度

三线情怀 第109章 合并3合并时摆正态度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纪广才是三线建设初期安置的部队转业副团级干部,此次工作安排,虽说括号里注明了副厂级,但实际管理权限大幅减少,仅仅担任工会主任,排名也较为靠后。

平日里,职工们没少听他发牢骚,他常抱怨:“我一个老八路,这样安排太不公平了。”

如今,大家都觉得自己遭遇了不公,这么一来,倒像是同病相怜的“同道中人”。

纪广才听闻铁床分配不公一事,顿时火冒三丈。

他本就是个直性子,心里藏不住事儿,当下就起身前往刘玉办公室兴师问罪。

“小刘,你这么做可就不对了!你主管基建,怎么能搞出这种事?”纪广才一进门,就毫不客气地指责道。

刘玉被他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弄得一头雾水,满脸疑惑地回应:“咋回事啊?”

纪广才伸出手指,指着刘玉说:“你整天坐在锦东的办公室里,能了解下面的真实情况吗?我劝你去东华来的普通职工家里看看,看完咱们再理论!”

说完,他转身就走,留下刘玉一脸惊愕地站在原地。

刘玉气得站起身,冲着已经出门的纪广才大声吼道:“你把话说清楚再走!”

这一嗓子喊得响亮,惊动了隔壁办公室的谢云旺和徐志海。

二人赶忙来到刘玉办公室,刘玉气呼呼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谢云旺听完,看向徐志海,若有所思地说:“看来合并过程中,还是有些让人不满意的事儿啊!”

“那可不,从副书记降到工会主任,能没意见吗?”刘玉余怒未消,又补了一句。

“不会吧,我当时找他谈话的时候,没觉得他有什么不满啊。再说了,省三线指挥部的领导也找他谈过,他也没吭声啊。”徐志海一脸诧异。

“这可不一定,就看他刚刚对我的态度,明显心里有怨气。”刘玉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样吧,老徐,我和他不太熟,还得麻烦你跑一趟,找他聊聊,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谢云旺觉得与其在这里猜测,不如直接问清楚。

“行,我去。”

徐志海起身前往纪广才办公室。

没过多久,他就回来了,把“床的问题”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家,并说晚上一起去职工家里核实情况。

当晚,几位领导来到职工家中,果然发现铁床质量问题属实。

领导们当即向职工道歉,并承诺更换铁床。

可大多数职工都很通情达理,纷纷表示不用换了。

他们说,为了适配原本的床,已经重新给褥子絮了棉花,要是换床,还得重新折腾。

至于床腿高矮不一的问题,大家也表示可以自己垫一垫或者锯一锯,不想再添麻烦了。

第二天,谢云旺召开会议。

徐志海在会上说:“昨晚回家后,我给张东强打了电话,他也不清楚这件事。一是交接工作后,他两边都忙,确实没注意到床的事儿;二是也没有职工找他反映过。”

会上,刘玉主动向纪广才道歉,承认自己的失职。

其实昨天他就找过王国庆,王国庆调查后告诉他,搬运安装人员遇到过这类情况。

要是家里有人,发现床有质量问题,就会及时向后勤人员提出,当时就给换了;要是家里没人,没人提,也就没换。

虽然问题不是修建搬运安装人员故意造成的,但他们明知床有质量问题却不及时汇报,也是失职。

刘玉诚恳地认了错,纪广才也赶忙说道:“刘指挥,昨天我态度不好,对不住啊!”

谢云旺见大家态度都很诚恳,心里很高兴,说道:“问题解决了,这不挺好吗?老宋,你说是不是?”

宋东方接过话茬:“问题解决了固然是好事,但通过这件事,也暴露出我们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样质量的床,要是作为商品出厂,那可不行。所以我提三点意见:第一,车间的质量问题必须狠抓,我们是军火生产单位,任何时候都要把质量放在首位,建议对铆焊车间和质量监管部门进行口头批评;第二,后勤工作必须细致入微,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后勤领导这样的工作态度可不行,也得进行口头批评;第三,班子成员之间要注重团结,有问题就要及时提出,有事情就摆在桌面上说,但一定要注意态度,不能像老纪昨天那样,搞得大家都摸不着头脑。老纪,我这么说,你没意见吧?”

“没有,没有。”纪广才连忙摆手。

“没意见就好,我就是个大老粗,不太懂什么谈话艺术,要是说得过分了,你可别往心里去。”宋东方笑着说。

“不会,不会。”纪广才回应道。

“宋指挥说得对,大家都要向宋指挥学习,对待工作、对待同事,有问题就要及时指出来,有不足也要及时提出。”谢云旺总结道。

宋东方确实是个敢说敢做的人,他深知世间存在不公,百姓的怨言难以平息,但又不想因为批评他人而失去朋友。

于是,第二天他让佟铁山从自己这里拿些钱,准备了一桌酒席。

佟铁山办事靠谱,钱没收,事儿却办得妥妥当当。

当晚,宋东方邀请纪广才和刘玉赴宴。

四人推杯换盏,喝得十分尽兴,一来二去,大家也都成了朋友。

不过,喝酒的时候,纪广才又开始摆起了自己老八路的身份,讲述当年的峥嵘岁月。

经过这件事,纪广才渐渐感觉自己融入了这个单位。

他文化程度不高,脾气有点急,但为人实在,心里藏不住事儿,也没有那些弯弯绕绕。

有一天,他看到有人去袁国岭家找老太太看病,出于好奇就跟了进去。

他和袁国岭家是邻居,一进屋,穆玉新热情地招呼他坐下。

穆玉新认识纪广才,这次分房,两家正好对门。

纪广才平时嗓门大,进进出出总能听到他的声音。

纪广才没有坐下,而是站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穆玉新给人看病,嘴里念叨着:“看看,看看。”

看了一会儿,他突然说:“我肩膀疼,有啥办法能治治不?”

此时穆玉新正在给看病的人画符,她一边画一边说:“你掐一掐膝盖下面。”

“哪儿啊?”纪广才追问。

“等会儿啊!”穆玉新示意他稍等片刻。

画完符,她用手指着膝关节下方,详细地说:“这儿,膝关节下方,突起骨头下面的凹陷处,你用力掐三分钟,看看有没有效果。”

纪广才依言掐了一会儿,惊喜地说:“嘿,还真行!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偏方。”

“这是抗联的时候,师傅教我的。”穆玉新笑着解释道。

“你参加过抗联?哪年的事儿啊?”

纪广才一下子来了兴致,两人就此聊了起来 。

第二天上班,纪广才径直来到刘玉办公室,一进门就满脸感慨地说:“都说军工厂里藏龙卧虎,我一直觉得自己这个老八路资格够老了,没想到咱单位还有参加过抗联的老革命,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那大妹子可绝不是一般人呐!”

刘玉一听就明白纪广才说的是谁,笑着回应:“你说的是老穆太太吧?那老太太确实神通广大,是个奇人。”

纪广才好奇心顿起,追问道:“既然这么厉害,怎么没当干部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刘玉摆了摆手,解释道:“哪有什么事儿,建国初期人家就当过干部,后来主动让贤,给老袁腾出位置,理由是没时间,要照顾孩子。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她家可有当大官的亲戚,据说她有个哥哥在南方某个省当军分区领导。人家不当咱这小官,是根本没把这职位放在眼里,在她看来,厂级干部也就跟服务员差不多。”

“服务员?”纪广才满脸疑惑,重复了一遍。

“对,就是服务员!你看她家老袁,可不就是她的专属服务员嘛!”刘玉半开玩笑地说。

纪广才仔细一想,不禁点头:“还真是这么回事。”

刘玉接着回忆道:“68年文革造反那会,那些当权派见了我们都点头哈腰的。可这老太太不一样,有一次她来找我们盖章,当时我们正在开会,就跟她说让等一等。结果她立马就火了,又骂又打。我们也没办法,她又不是当权派,而且根正苗红,还振振有词地说干部就是为百姓服务的。你说,咱们可不就像服务员嘛!”

纪广才听后,又想起一件事,问道:“那你们批斗老袁的时候,她咋没吭声呢?”

刘玉回答:“吭声了,她说让老袁改造一下思想也好。”

纪广才忍不住感叹:“这一家人,真不是一般人,咱可整不了!”

从那天起,纪广才打心底里服气了。

往后喝酒的时候,他再也不摆自己老八路的资格了,对穆玉新一家满是敬重,也对这个藏龙卧虎的单位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