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115章 榴弹4毕领导工作套路

三线情怀 第115章 榴弹4毕领导工作套路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在机修班的日常工作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破了平静。

包尔富因家中琐事与女儿在搞对象的问题上产生争执。

女儿情绪激动之下砸裂了家里的锅,导致一家人早饭都没吃上。

带着一肚子的火气和满心的郁闷,包尔富拎着那口裂缝的四仞大铁锅来上班。

这一幕被机修班班长撞见,班长询问时,他没好气地回应是二姑娘砸的。

当时机修班人多,大家忍不住哄堂大笑。

包尔富本就心情糟糕,这下更是火冒三丈,当场骂了几句。

不过大家都没把这当回事,只当他是一时气话。

谁能想到,这股负面情绪,让包尔富在工作中与一名机台工起了冲突。

当时,包尔富正蹲在工具箱旁,满心愁绪地盯着那口破锅,想着没有铸铁焊条,锅就没法修,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

恰在此时,机台工来找他修理机床。

由于包尔富回复的声音很小,说“等一会儿,我拿工具”,或许是声音太小没被听见,又或许是机台工活儿多着急,机台工直接催促道:“快点,活多着急”。

本就烦躁的包尔富瞬间被点燃了怒火,骂道:“着什么急,让不让人活了,小猴崽子”。

机台工上次找包尔富修理就碰了一鼻子灰,这次又被骂,顿时也火了,回怼道:“你这个老王八盖子,愿去不去,爷还不信了”。

这一来二去,两人的争吵愈发激烈。

包尔富觉得对方仗着是老厂人欺负他们这些外调人员,骂得更凶了。

机台工气得伸手要动手,幸好旁边的电工眼疾手快,赶忙将两人拉开。

这场冲突才暂时平息。

机台工咽不下这口气,径直跑到主任办公室打了包尔富的小报告。

彼时,盛国琳主任正在办公室召开班组长会,听到机台工的控诉,得知包尔富不仅接到修理任务不去,还与同事吵架骂人,顿时火冒三丈,当场就放话要整治包尔富。

“停职停工资,不信整不了他”。

毕边伯见此情景,连忙说道:“主任你先接着安排工作,我去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说完,便带着机修班班长一起出去了。

在路上,毕边伯让机修班班长介绍一下包尔富的情况。

班长便把昨晚包尔富家的那场闹剧以及早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快走到机修班时,一名机修班的电工从里面出来,毕边伯和班长赶忙拦住他询问情况,这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

问明情况后,毕边伯没有直接进入机修班,而是转身朝着库房走去。

班长一脸疑惑,不明所以,但还是默默地跟在后面。

到了材料室,毕边伯问保管员:“有没有铸铁焊条?”

保管员告知没有,毕边伯随即拿起电话打给供应部门,得知有货后,他告诉材料员去领取,并且嘱咐领回来后让焊工帮忙修理包尔富的锅。

安排完这些,他一回头看见班长还在身后,便让班长先回机修班安排修理机床的工作。

班长回到机修班,悄悄把毕边伯帮忙的事情告诉了包尔富。

包尔富听了,十分感动,心里的阴霾一下子消散了不少,当即拿起工具准备去修机床。

就在这时,毕边伯走进了机修班,一些好事的、想看热闹的工人也跟着围了过来。

毕边伯进屋后,先让班长安排其他机修工去修理机床,然后看向包尔富,问道:“老包,今天的事你觉得自己有没有错?”

包尔富老老实实回答:“有错,但那小子也不对。”

毕边伯说:“他的不对,我会处理,也肯定会批评他。现在咱就说你的问题……”

接着,毕边伯语重心长地指出包尔富不应带着情绪上班,对待工作服务不到位,平时机台巡检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等等,一番批评有理有据,让围观的职工纷纷点头认可。

毕边伯让围观的职工都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然后要求包尔富写一份检讨,半个小时内交上来。

之后,他便回到办公室,此时班组长会议还在进行。

不到二十分钟,机修班长和包尔富就来到了办公室。

正在发言的人见状,停止了发言。

包尔富双手捧着检讨书,毕恭毕敬地递给毕边伯。

毕边伯看都没看,说道:“正好班组长都在,你在这儿念一念,让大家看看你对自己错误的认识程度”。

包尔富拿起检讨书,认真地读了一遍。

读完后,毕边伯点评道:“认识还算深刻,行,你先回去工作吧,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

这一系列操作让盛国琳大为吃惊。

以往他多次采取扣工资等手段,都没能让包尔富服软。

没想到毕边伯一来,三两下就解决了问题。

他把机修班长叫到身边,机修班长小声地把毕边伯帮忙修锅的事情汇报给他,盛国琳听后不禁笑了,同时也对毕边伯的工作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暗自佩服他处理问题的巧妙与得当。

弹尾车间的工房顺利落成后,东华的设备搬迁工作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

这项任务规模庞大,运输任务极为繁重。

运输科科长杨小东整日忙得不可开交,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车辆加班加点地进行装车运输。

锦东运输科的纪保田同样分身乏术,一部分车辆被调去支援弹尾搬迁,另一部分则要保障采购及正常生产的运输需求。

关于杨小东调任锦东运输科科长的任命已经正式下达,只不过他仍在弹尾留守,尚未完成工作交接。

在此期间,杨小东特意打电话告知纪保田,在交接完成之前,他依旧履行科长职责,但也明确表示纪保田无需向他汇报工作。

纪保田心里别提多窝火了,原本好好的正职,突然就变成了副职。

在文件下发之前,袁国岭找他谈话,他倾诉了自己这几年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讲述了一路的辛苦与不易,也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意外与不解。

然而,最终他还是顾全大局,表示接受组织的安排。

袁国岭严肃地告诫他:有意见可以在组织谈话时提出,但绝不能在群众中传播负面情绪,更不允许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否则将面临党纪处分以及职务变动等严重后果。

钱红旗的丈夫为纪保田打抱不平,特意请他到家里喝酒。

酒桌上,纪保田感慨道:“我最佩服鲁迅笔下的阿q哥,那可真是个人才啊!”

他以这种略带自嘲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郁闷。

其实,和纪保田有着相似经历,正职被降为副职的,还有赵文太。

不过,赵文太心态调整得很快,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

此时,在工具车间主任办公室里,房大元与赵文太正在商讨成立班组的相关事宜。

赵文太向房大元介绍道:“目前车间处于半停产状态,班组设置还不完善,人员也存在缺口。据我所知,原单位设有四个班组。”

房大元曾在保东的工具车间工作过,后调入生产科,对保东工具车间的人员构成和班组设置了如指掌。

他回应道:“我清楚这些情况。虽然搬过来的人员确实不够,但今年新入职以及调过来的人员也不少,其中还有原老厂工具车间的人。我算了一下,只要合理安排,完全能够按照老厂的模式进行班组设置。”经过一番深入协商,并报工厂批准后,工具车间的人员及机构设置确定如下:车工组19人;钳工组23人;铣工组21人;磨工组20人;制齿组10人;热处理组13人;下料组5人;机修组8人;自制(外购)工具组6人。除了生产班组,还配备了计划、调度、核算会计、保密员兼统计员各1名,技术员3名。

班组人员配置完成后,为了快速提升职工的业务能力,房大元和赵文太积极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如“名师带高徒”,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与年轻职工结成对子,手把手传授技艺;

“技术表演赛”,为职工提供展示技能的舞台,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优质高产赛”,鼓励职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活动成效显着,不仅提升了青年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也有力地促进了车间的整体发展。

工具车间新入职的员工较多,年轻人思想活跃,充满朝气。

赵文太充分发挥团支部的作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年活动,像充满活力的登山比赛,紧张激烈的拔河比赛,还有精彩纷呈的歌舞比赛。

工具车间逐渐成为了青年活动的中心。

一到业余时间,各单位的青年们都自发地来到这里参加活动。

工会也十分认可工具车间的青年工作,将其列入工作基地。

由于在青年工作方面成绩突出,厂领导多次表扬赵文太。

这让赵文太前段时间因会计科长被撤而产生的无奈与失落一扫而空,他满心欢喜,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发光发热的舞台。

然而,平静的工作节奏突然被打破。

一天,赵文太接到宋东方的电话:“赵文太,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他赶忙拿起工作记录本,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到办公楼。

走进宋东方办公室,只见宋东方坐在办公椅上,对面的双人沙发上坐着纪广才和安合英,另一把椅子上则是颜兆祥,所有人的表情都格外严肃。

赵文太原本轻松愉悦的心情瞬间变得忐忑不安,他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大事,轻轻关上门,说道:“领导,我来了。”

“来,你看看这个举报信。”

宋东方将桌上的一张纸递给他。

赵文太接过一看,是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举报车间团支部书记、磨工组组长蔡喜力组织青年观看反动小说《二次握手》。

这封信仅有一页纸,而且错别字连篇,占了一半还多。

赵文太看完后,心里一惊,急忙向领导解释:“我不知道这事,真的毫不知情,回去我马上调查一下。”

在他说话的过程中,他察觉到领导看他的眼神发生了变化。

颜兆祥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轻轻咳了两声,起身走到走廊吐了口痰,随后拎了一把椅子进来,说道:“老赵,坐。”

放下椅子后,颜兆祥又回到自己的位置。

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共同分析情况。

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颜兆祥建议先不让保卫部门介入,由车间自行秘密调查,等调查清楚后,再研究处理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