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119章 梯田3建设梯田

三线情怀 第119章 梯田3建设梯田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秋收工作圆满结束后,唐立波再度将大家召集起来,召开了一场梯田建设动员会。

站在众人面前,他语气激昂地说道:“10月13日,县领导在日理万机的工作中,特意抽出时间来到向阳山,亲自指导我们的梯田建设工作……”

社员们静静地听着唐立波的动员报告,然而,这些空洞且有些浮夸的话语,并未在他们心中激起太多波澜。

他们的心思,更多地放在了公社接下来会提供什么样的吃食上,毕竟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充足的食物来补充能量。

会议结束后,梯田建设的进度确实有所加快。

社员们齐心协力,干劲十足。

不久之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寒冷的天气并没有阻挡住社员们战天斗地的热情。

兰春红身先士卒,带领着社员们不畏严寒,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着梯田的修建工作。

在她的带领下,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难,梯田逐渐成型。

周山站在学校里,向东远眺,只见山上的梯田好似一条条盘绕的线粑粑,一圈又一圈地从山脚向上蜿蜒缠绕,底部宽阔,越往上越窄,就像一座造型奇特的“粑粑塔”。

夕阳西下,红彤彤的太阳余晖洒在梯田上,“粑粑塔”被映照得发出黄灿灿的光,那景象既奇特又壮观。

此刻,周山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靳武利拄着一支拐杖,挑着粪挑子在厕所之间艰难穿行的身影,两种画面在他心中交织,让他感慨万千。

兰春红望着眼前的梯田,心中满是兴奋与自豪。

在她眼中,这些梯田宛如洁白的云朵倒映在湛蓝的天空之下,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层层叠叠的梯田,就像一块块温润的宝玉,镶嵌在青山之间,熠熠生辉;

又如同登天的梯子,一级一级地伸向远方,仿佛通往那美好的天堂。

她不仅为眼前的劳动成果感到骄傲,更期待着未来的事业能够如同她甜蜜的爱情一般,圆圆满满,蒸蒸日上。

杜武也时常上山参加劳动,他积极的态度和热情赢得了社员们的认可,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杜老板”。

自从石嘴岩被炸掉后,李风顺心里一直堵得慌,上火了好多天。

一天夜里,他又做了一个奇异的梦。

梦中,他来到了河边,静静地看着河里的石头。

突然,那些石头竟然缓缓地从水中浮了起来,他好奇地走了上去。

只见大大的石头慢慢升高,石头上每一粒炸裂的小石子逐渐变成了细细的砂粒,每一粒砂粒都变得如同房子一般,有门有窗。

他好奇地向里面张望,只见白白的墙上布满了无数面镜子,镜子里呈现出无边无际的森林,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森林的另一边,是一望无际的海洋,波涛汹涌,浩瀚无垠。

这些镜子仿佛拥有神奇的魔力,幻化出无穷无尽的景象,世间万物都在其中一一展现。

他踏入一粒砂中,瞬间飞上了彩云之间。

在云端,他急切地找寻着白胡子老头,也在找寻那些曾经出现在他梦中的身影。

他置身于云雾之中,周围一片朦胧,仿佛看到了白胡子老头那和蔼的面容,看到了神秘的大嘴怪,甚至还看到了红衣人那鲜艳的嘴唇……

这个光怪陆离的梦境,让他沉浸其中,久久不愿醒来 。

不知睡了多久,李风顺被妈妈叫醒,他迷迷糊糊睁开眼,只觉身上阵阵发冷。

妈妈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心疼地说:“哟,这是感冒了,快吃两片扑热息痛。”

第二天上课,李风顺脑袋昏昏沉沉的,头还有点晕。

下课铃响了,他没像往常一样跑出去玩,而是坐在课桌前,冲周山喊道:“周山,你过来一下。”

等周山走近,李风顺接着说:“我昨晚上做梦了……”

周山饶有兴致地听完,一拍大腿说:“真巧了,我也做梦了!我梦见那块立着的大石头,靠山坡的那面有个山洞,里面全是蛇,数都数不清。我刚一进去,那些蛇就跟疯了似的,争先恐后地朝我扑过来,密密麻麻的,一起要咬我。不过奇怪的是,被它们咬了居然没流血,也不觉得疼,可把我吓得够呛,一下子就惊醒了。你说这梦是啥意思啊?”

李风顺想了想,一本正经地说:“它们不会真咬你的,说不定你跟它们是一伙的,它们就是想找你玩呢。”

周山乐了,摆摆手说:“有可能吧。再说这天也冷了,蛇都蜕皮准备冬眠去了,就算真有山洞,估计也没蛇了。不说这个了,那山洞被炸坏了,掉下来好多石块,说不定能找到你写的字,咱们去找找呗。”

放学后,李风顺、周山叫上高文革和吴权,一起去河边找石头。

他们在前面走,韩如冰偷偷摸摸地跟在后面。隋宝意见状,觉得韩如冰鬼鬼祟祟的,便招呼赵德锦和孔庆玉,几个人也悄悄跟了上去。

李风顺他们来到沟底,开始翻找石头。

小河上的石头覆盖着残雪,下面结着一层薄冰,冰面脆得很,用鞋尖轻轻一碰,就发出“咔咔”的碎冰声。

河水不多,中间有一小股冰冷刺骨的水流缓缓向下淌着。

他们正找得专注,韩如冰猫在树后,冷不丁被隋宝意轻轻拍了一下,吓得她“啊呀”一声叫了出来。

站在沟底的几个人闻声抬头,只见赵德锦、韩如冰、隋宝意和孔庆玉正站在路边。

周山喊道:“你们几个干嘛呢?”

隋宝意笑着说:“我们看韩如冰偷偷摸摸的,不知道她要干啥,就跟过来了。”

韩如冰也毫不示弱,立马反驳:“我还看周山你们鬼鬼祟祟的,以为要干坏事呢,才跟来看看。”

李风顺解释道:“我们在找写着字的石头。”

韩如冰眼睛一亮:“是周山说的几万年前你写的石头字吗?太好了,我也一起找。”

孔庆玉悄悄问赵德锦这是怎么回事,赵德锦摇摇头说不清楚。

隋宝意抢着说:“李风顺做梦说他几万年前写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大家一听,都觉得新奇,纷纷下到沟底,帮着翻起了石头。

此时,山上的梯田已经全部修好,参加会战的人们正在梯田里挖坑。

按照公社的规划,明年开春,阳坡种高粱和玉米,阴坡种苹果、梨等果树。

韩如冰翻起一块石头,发现下面有几条小鱼还在游动,她兴奋地挽起袖子就想去抓鱼。

周山走过来,本是看她抓鱼,却被那块翻过来的石头吸引住了。

他蹲下身,仔细端详起来。

这是一块长条的扁石,大概三掌长、一掌宽,表面很平整,上面似乎有硬物刻过的痕迹。

吴权见周山看得认真,也凑过来蹲下查看。

周山说:“这说不定就是几万年前的字。”

吴权却不以为然,指着痕迹说:“这明显是民工叔叔用扦子打出的印。”

大家围过来瞧了瞧,都觉得吴权说得在理。

另一边,张美艺收到了李云顺的信,信里还夹着一本小人书,让她转交给李风顺。

张美艺骑着自行车来到向阳街,远远就看见河沟里的李风顺,便大声喊他上来,把小人书交给他。

还叮嘱道:“外面冷,别在水沟里玩了,赶紧回家。”

说完,她便骑着自行车返回车间。

刚到车间大门口,就碰见了爸爸张小会。

张小会看见女儿,问道:“闺女,找你有点事。你这不好好上班,跑哪去了?”

张美艺可不想听爸爸唠叨,一边转身走,一边说:“爸,不跟你说了,我那边还有活呢。”

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张小会走进厂房。

自从调到检验岗位后,他一半精力放在军品质量把控上,另一半则投入到非标设备制造质量监督中,对老单位的产品质量格外上心。

今天他来到贾飞龙办公室,就是为了解决铸造生产的J44 - 55b底传动双动拉伸压力机基座铸件砂眼的问题。

办公室里,胡守义、宋献忠也在。

张小会和大家一起分析原材料质量、工艺流程以及铸造改进方案,可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大家都觉得,以目前的铸造水平,即便按照改进方案操作,也没法保证质量,更无法减少砂眼。

最后,贾飞龙一拍桌子说:“傻子过年看隔壁,咱们也学学别人。找一家有能力的铸造厂外委生产,然后派人过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干的,不就能学到技术了嘛。”

“对,领导这个办法好!”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贾飞龙立刻到厂生产科口头申请,科长同意后,他安排调度胡守义去打听合适的铸造厂。

几天后,胡守义打听到迁滦县有一家铸造厂,历史悠久,技术能力很强,可以生产他们需要的铸件。

贾飞龙一听,巧了,李沈得的老家就在那儿。

他让胡守义写外委申请表,到相关单位审批,自己则去找刘忠臣汇报。

刘忠臣听后,带着他来到谢云旺办公室。

谢云旺听完汇报,点了点头说:“你们的想法没错,通过外委不仅能学到别人的长处,还能掌握先进技术。”

关于外调人员的问题,领导和贾飞龙的观点不太一样。

领导说:“外调用不着找其他单位和其他人,你是政工出身,对外调业务熟悉,有你带队就行。再说厂革委会要是连你都不信任,还能信任谁呢?大胆去干,能查清问题最好,查不清也没办法。”

刘忠臣也在一旁附和:“人多了费用高,确实没必要。”

谢云旺转头告诉刘忠臣,协调一下,这次外委就由贾飞龙带队,带上生产、技术以及铸造的技术员一起去。

生产科写好跨省外委申请和外委介绍信,交给了刘海福,刘海福又让麻三田找西部三线指挥部办理审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