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139章 生产3综合加工厂上项目

三线情怀 第139章 生产3综合加工厂上项目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郑维岩那晚酒后,并未径直回家。

办公室的灯光昏黄如豆,他伏在桌上,眉头紧锁,钢笔在稿纸上摩挲,沙沙作响。

时间悄然流逝,窗外夜色渐深,他浑然不觉。

许久之后,一份字迹工整的申请终于完成,其上罗列着申请农场增添轧钢、炼钢、缝纫、印刷等项目的详细内容。

次日清晨,郑维岩带着浓重的黑眼圈,将这份倾注心血的申请呈递给宋东方。

宋东方接过申请,瞧见郑维岩疲惫却透着坚定的神情,不禁露出一丝赞许的微笑。

他深知,这样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态度,正是推动事业前进的动力源泉。

宋东方快速浏览了申请内容,旋即转交给谢云旺。

谢云旺认真审阅后,亦对项目提议予以认可,随即指示江志华召集技术、生产、设备、后勤等相关部门,共同研讨项目的落实方案。

当日下午 1 点 30 分,会议室里,一场关乎项目命运的会议准时拉开帷幕。

江志华端坐主位,神色庄重,率先发言:

“张科长,厂领导对你们提出的项目予以认可,还承诺提供土地与设备支持。这不,领导委派我组织此次会议,召集诸位共同研讨这份报告。

大家先传阅一下,随后我来讲讲领导的具体要求。

其一,报告中提及的项目,哪些是我们切实能够开展的?开展这些项目又需具备哪些条件?

其二,既然要推进项目,就离不开土地与厂房。领导要求速战速决,而要快就得利用现成资源。大家都仔细琢磨琢磨,看看哪里合适。”

张东强听闻,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心中实则一片茫然。

他摆出谦逊姿态,语气略带敷衍:“领导定夺就好,我们提的方案或许尚不成熟,我先聆听各位领导的高见。”

说罢,他从衣兜里掏出本子和笔,装模作样地准备记录,实则心思全然不在会议上。

申请报告在众人手中依次传阅,最终回到张东强手中。

他接过报告的瞬间,不自觉地用力攥紧,心中暗自恼怒:这郑维岩,竟敢绕过我直接向厂领导汇报,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科长!等回去定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但他旋即想起江志华传达领导指示时的坚决态度,又强行按下怒火,寻思着日后再寻机整治。

他匆匆扫了两眼仅有两页纸的报告,大致知晓了申请内容。

候焕东扶了扶眼镜,率先发表看法:“炼钢项目不太可行。一来,咱们厂已有铸造炼钢环节,无需再添一处;二来,若用电炉炼钢,耗电量过大;用焦炭炼钢,污染太过严重,且从经济效益考量,恐难有收益。不过,其他几个项目倒可深入探讨。”

韩泽信和蔡淑志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张东强思索片刻,提议道:“或许可以利用老学校的场地,再申请调配夹板锤和铁屑。”

江志华听后,让大家就此提议展开讨论,自己则走出会议室向领导汇报。

不多时,江志华返回,告知众人领导同意了这一提议。

张东强虽心中不情愿,却也只能继续主持会议。

会议结束后,他返回单位,赶忙召集集体办、家属办、总务等部门人员开会。

会上,他决定抽调人员组建缝纫组和印刷社,并先行任命两名组长负责筹备工作。

次日,张东强安排郑维岩和马保华跟随江志华、候焕东去查看闲置设备,自己则带领一行人前往老学校。

此时,集体办和家属办早已入驻老学校,占据了不少房间。

此次组建缝纫组和印刷社,依旧是这些人参与,房间占用愈发紧张。

郑维岩查看完设备,来到老学校院子里,却发现几乎没有可供选择的场地和房间了。

张东强看着面露难色的郑维岩,顿时火冒三丈,冲着两名组长大声呵斥:“你们这两个单位,项目八字还没一撇,占这么多地做什么?赶紧让出一部分来!”

一名组长赶忙解释:“领导,我们占的这些地方和房间都有实际用途,实在腾不出来。况且,炼钢轧钢又脏又乱,离我们太近也不合适啊!”

“那该如何是好?” 张东强一时没了主意。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之际,郑维岩站出来说道:“领导,不用让她们腾退。我只需一两个房间,在墙外给我一块地,帮忙修条路,搭个棚子,接通动力电便可。”

江志华将郑维岩拉到一旁,低声询问具体想法,听完后点头表示同意。

众人四处寻觅,最终在八王沟沟口扒开一段围墙,找来几块预制板搭建了一座简易小桥,修出一条可通汽车的道路。

在围墙外十几米处,建起简易围墙和棚子,拉来一台夹板锤,并在棚内修建了加铁炉。

机电部门迅速行动,接通动力电。工厂方面也提供了铁屑和小废铁。

郑维岩通过佟铁山,从西张村挑选了十三名临时工,又从供应部门借来了焦炭。

开工前,马保华带着徒弟们对临时工进行了多轮细致培训,耐心讲解每个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亲自示范标准操作流程。

终于迎来开工之日,马保华和徒弟们站在一旁,专注指挥临时工们作业。

只见五名工人手持大铁钩,仔细清理铁屑中的杂质,随后将清理好的铁屑钩至加热炉旁。

另外三名工人负责点火,小心翼翼地将铁屑投入加热室。

待铁屑被加热至樱红色时,工人们迅速用铁锹和钩子将其送至夹板锤下方的模槽中。

随着电机启动,锤头重重落下,经过数次锤打,铁屑逐渐成型为块状。

最后,工人们将成型的铁块钩至一旁,让其自然冷却。

一周后,他们生产的轧钢产品顺利销往县物资回收单位。

谢云旺和宋东方得知这一消息,十分满意,对郑维岩等人的工作成果予以高度评价。

然而,当轧钢项目已产出产品时,缝纫组和印刷厂的组建工作却进展迟缓。

张东强每日催促,却依旧问题不断,不是设备短缺,就是原料不足,再不然就是缺少熟练技术工人。

此时,劳动竞赛已开展一个多月。

纪广才决定组织一场竞赛交流会,将会场设在镀锌车间厂房外的空地上。

交流会上,各单位踊跃发言,分享劳动竞赛中的经验与成效。

半数单位相继发言,而作为会场所在地的镀锌车间,却未被安排发言。

会议结束,各单位人员陆续散去。

镀锌车间的同志们在协助工会同志拆除会议设施时,不禁抱怨道:“纪领导这安排,可把我们单位职工搞懵了。”

工会同志笑着解释:“懵就对了。你们想想,别的车间在劳动竞赛中开展得如火如荼,可你们车间的流动红旗却没怎么见着。纪领导已经很给面子了,没直接批评你们,而是把会场设在这里,就是想让你们听听各单位的竞赛成果与亮点。不过,纪领导的脾气你们也清楚,要是再不奋起直追,下次可就没这么客气了。”

事实上,工会同志所言不虚。

早在昨日,佟三枪便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昨日下午,佟三枪接到会议通知,得知会场设在自己车间门口,且发言单位中没有自己的车间时,他瞬间明白,这是领导在给自己敲响警钟。

佟三枪顿感压力如山,站在车间门口,听着其他单位分享先进事迹,心中虽不是滋味,却也只能鼓掌回应。

交流会结束后,镀锌车间连夜召开竞赛推动会。

佟三枪站在会议室前方,神色凝重而坚定,说道:“同志们,今日的会议让我深受触动。

前一阶段,我将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了组建和理顺生产工序上,对工会工作重视不足,对劳动竞赛的认识也未提升到与政治、生产同等重要的高度。

在工作过程中,也未做到有意识地培养先进典型、挖掘先进事迹。

通过这次经验交流会,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车间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劳动竞赛的政治高度认识不足。

**多次强调‘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我的理解是,抓革命是为确保前进方向正确,避免被美帝、苏修反革命集团引入歧途。

而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意味着在秉持革命精神的同时,必须保障生产正常进行,推动生产发展。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确保三线工作顺利开展,完成战备任务。

当下工会开展的劳动竞赛,既是三线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促进生产的关键举措,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唯有做好这项工作,方能更好地推动战备。

那么,我们镀锌车间的劳动竞赛工作该如何追赶,怎样才能迎头赶上呢?

我认为,我们应效仿今日会上发言的优秀单位,树立先进典型,让先进带动后进,从而推动车间生产更上一层楼。”

说到此处,佟三枪拿起一旁的大茶缸,喝了几口水润润嗓子,继续道:

“当年在部队,我们也曾开展大练兵。

那时,我身为连长,带领我们排夺得团格斗第一名。

回想起那段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岁月,真是感慨万千。

同志们,历史赋予我们建设三线的使命,让我们汇聚于此。

在劳动竞赛中,我们镀锌车间绝不能落后,也不应落后,大家说是不是?”

“是!” 车间里响起整齐而洪亮的回应声。

副主任带头高呼:“大干一百天,春游比贡献。”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被激昂的斗志与决心所充盈。

镀锌车间开会之时,纪广才回到办公室。袁国岭走进来,笑着问道:“老伙计,今天这会开得挺成功吧?那些之前没动静的单位,都醒悟过来了没?”

纪广才靠在椅背上,微微点头,说道:“应该是醒悟了。不然,像佟三枪这样有觉悟的同志,怕是要被人上纲上线批评了。”

袁国岭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嗨,希望大家都能领会领导的良苦用心,切实将劳动竞赛开展起来,为三线建设贡献力量啊。”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流露出对未来工作的隐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