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141章 生产5柴秀花参加生产

三线情怀 第141章 生产5柴秀花参加生产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在麻李沟,柴秀花是个闲不住的人。

她不辞辛劳,每日起早贪黑地忙碌,可即便如此,家中的经济状况仍不见起色。

为此,她时常念叨,要是能有机会到厂里当个临时工就好了。

丈夫白庆奇却不以为然,劝说道:“没必要这么折腾,咱家在村里条件还算不错,我每月都有收入,够用了。”

但柴秀花心意已决,她掰着手指向丈夫算着账: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难免有个小毛病,看病吃药都得花钱;

孩子还小,吃喝拉撒、添置衣物哪样不需要钱;

再说了,还有哥哥、弟弟、妹妹一大家子人,光靠你那点工资,根本不够用。

白庆奇拗不过妻子,可又实在想不通她为何如此执着。

一次,他在给铸造车间修炉时,忍不住向王绍一打听:“王师傅,你们单位还招临时工不?”

王绍一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头也不抬地回道:“正要找推沙子、劈铁锭的临时工呢。”

白庆奇眼睛一亮,赶忙说:“我媳妇想干临时工,您看行不?”

王绍一听罢,停下手中动作,抬头打量了白庆奇一眼,直言道:“她干不了,这活太累,大老爷们干着都费劲,你可别让她遭这罪了。”

白庆奇修完炉,和大伙一起进浴室洗澡。

洗完澡出来,他仍不死心,又找到王绍一,问道:“那浴池那边用不用临时工啊?”

王绍一摇摇头,告诉他:“这一块不归我管。”

王绍一随后打电话问了后勤,得知那边有人负责,不需要临时工。

事后,王绍一觉得拒绝了白庆奇,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便找领导批了些海鲜。

回到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海鲜时,王绍一说起这事,小姨子在一旁听了,也来了兴致,说自己也不想在地里干活了,要是有临时工的活,也想着她点。

春节过后,盛国琳请白庆奇去修炉,并给他一个打扫卫生的临时工名额。

白庆奇回家一说,妻子二话没说,把这名额让给了妹妹。

小姨子满心欢喜,赶忙去找生产队长。

队长起初不太乐意,小姨子送了点礼,队长这才松口,小姨子顺利到厂里当了临时工。

又过了两天,佟三枪主动找到白庆奇,又给了他一个临时工名额。

佟三枪之所以主动帮忙,是因为之前有过承诺。

去年深秋,镀锌车间休息室搭炕、盘炕,找的就是白庆奇。

白庆奇利用休息时间帮忙,当时就问过佟三枪单位要不要临时工。

佟三枪爽快地答应,等有机会一定想着他。

前几天,申请终于得到批复。

柴秀花办好手续,来到镀锌车间当了临时工。

镀锌槽口加热,热气直往上冒,车间里的工人干一会儿就得跑到外面透透气,八小时的工作时间,能实实在在干上一小时的都不多。

可柴秀花却不一样,她总是坚守在现场,就连吃饭时,眼睛都盯着槽子,那股子实在劲,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又有一批大学生踏上求学之路,先前的三名大学生过完年回到学校,参加完社会实践,三月初也回来了,一年半的学业顺利完成。

陈国兴、李云顺被安排到技术科,佟雪则在办公室待命。

这几天,宋东方多次到老学校检查工作。

郑维岩瞅着张东强,没少在背后说些不冷不热的话。

周日,厂领导召开学习会,宋东方提出两个建议:

“轧钢项目能成功,说明郑维岩确实有能力。老学校那边缝纫、印刷项目又要上马,张东强一个人忙不过来。我提议,让郑维岩担任后勤副科长,帮张东强把农场、轧钢以及其他副业管理起来。

还有,通过工会开展的竞赛活动,我们发现青年人的干劲和能力不容小觑。要充分发挥青年的作用,就得从政工部门把团的工作分离出来,成立团委。团委工作受党委领导,业务上由老安负责。

我觉得,团委书记可以让佟雪担任。她的能力和水平大家有目共睹,是难得的人才,又是学政治的大学生,政治水平高。她担任这个职务,我相信青年工作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宋东方刚说完,刘玉马上表态:“我非常赞同这两个提议。这两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大家都清楚,这两个单位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

徐志海、袁国岭、刘忠臣等领导也纷纷发言,表示认同。

最后,谢云旺拍板决定,郑维岩担任后勤副科长,佟雪担任团委副书记,主持团委工作。

不久,刘海洋和兰红霞喜结连理,又过了几天,裴为民和纪凤英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从地震后到初春这段时间,三线有不少青年组建了家庭。

大家满怀希望,坚信三线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走向辉煌。

3 月 9 日,胜利街家属区热闹非凡,道路两旁红旗招展。

团委组织的学雷锋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一群群、一队队的人,整齐地排在十几栋楼前。

谢云旺、刘忠臣带头,拿着铁锹和扫把清扫街道。

学校也组织学生逐楼打扫卫生,周山和刘远胜、吴权被分在一个小组,负责打扫 5502 号楼一个单元的楼道卫生。

周山嘟囔着:“本来想着周日去河沟捡石头,没想到被拉来扫楼道。”

吴权也附和道:“咱们快点干,干完还能去捡石头。”

刘远胜却泼了盆冷水:“别想了,干完这活儿,指定还有别的任务等着咱们。”

“不会吧。” 周山和吴权嘴上这么说,手上却加快了速度。

不到十分钟,他们就从楼上扫到了楼下,兴奋地喊道:“老师,我们干完了,您快来检查一下,看看行不行。”

老师认真检查了一遍,说道:“楼道扫得不错,再把这片楼前的空地扫一扫。”

周山和吴权一听,顿时傻眼了。

刘远胜埋怨道:“我就说吧,别人不走,你俩也别想走,扫吧!”

三人心里虽有些不满,可也只能拿起笤帚,慢悠悠地扫了起来。

干部楼道东边,有三处修自行车的便民小组,5553 号楼北边也有三处。

这两栋楼楼下围了好多群众,大家都盼着自己的自行车能在这儿免费补胎、换辐条、上黄油。

各车间的小青年也都乐意干这活儿,这可是机修班技工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他们心里都想着,要是能在这时候被领导看到,让职工家属见识到自己的手艺,尤其是能让自己心仪却还没追到的人看到,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大家一边和群众聊着天,一边熟练地修着自行车。

5503 号楼前,后勤学雷锋理发小组的队伍排得老长。

红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上面写着 “后勤学雷锋理发小组”。

今天理发免费,可只有两名理发匠,于是安排了六名团员帮忙维持秩序。

这边热闹非凡,5501 号楼下的机电学雷锋修理小组却显得格外冷清。

红旗下面,只有一人负责登记,登记桌旁站着几位等待服务的人。

机电的团员们忙完一家,回来交回维修登记表,再拿上一张待维修的登记表,又匆匆赶往下一家。

这家帮忙接个电线,那家修个鼓风机,这家换个开关拉线,那家安个灯泡。他们看似冷清,实则忙得不可开交。

机电小组旁边,是技术科学雷锋小组,那才是真的冷清。

十几名团员站在那儿,手里拿着油印的科普宣传材料,像电器防电宣传,告诉大家不能摸电门,不能用手指插鼓风机的风扇口,还有什么是地震、什么是泥石流等等。

可来看的人寥寥无几,李云顺坐在那儿,无精打采,都快睡着了。

这时,张美艺走了过来,看着桌上的宣传单,突然大声喊道:“快来看,快来看!科学普及如何防地震呀。快来看,快来看!这里有你不知道的知识呀。”

这一喊,还真引来了不少人。

李云顺见状,赶忙站起身,拿起喇叭,绘声绘色地讲解起科学知识。

陈国兴则站在树下,静静地望着大家。

工具车间样板钳工组、金工车间模具组支起了几张桌子,他们在那儿配钥匙、刻名章,学雷锋小组前面也围了不少人。

蔡喜力紧紧挨着曲静娴,帮忙维持秩序。唐桂桂坐在后面,脸色不太好看。

蔡喜力喜欢曲静娴,曲静娴心里也明白,可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对蔡喜力是个啥感觉。

唐桂桂喜欢蔡喜力,可中间夹着曲静娴,她和曲静娴表面上是好朋友,可因为蔡喜力,心里一直在暗暗较劲。

温利喜组织的保卫科学雷锋小组开展了安全防盗知识宣传,方美彤跟在旁边,温利喜讲累了,方美彤就赶紧把热水杯递过去。

医院学雷锋小组前面的人最多,看病的人排起了长队。

机关学雷锋小组团员多,各科室来的人也不少,可他们的服务项目却不太受职工家属待见。

桌后面坐满了人,桌前面却冷冷清清。

有的职工忍不住调侃:“你们咋不像那边一样,修个自行车啥的,是不是不会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