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36章 调整3调整布置

三线情怀 第36章 调整3调整布置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1971年11月下旬,彭大军参加了多次学习性的会议,回来后告诉宋东方,“以后在厂时间会减少,希望宋东方多承担一下”。

宋东方虽然不知所以,但表示服从安排。

1972年1月末接到通知,宋东方、谢云旺去了成都,参加三线建设工作会议。

火车跑了许多天,宋东方带的酒都快没了,呜呜的鸣声,库次库次的车轮一直响,火车在弯弯曲曲秦岭上迂回前行,部分同志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他们吃完药躺在卧铺上,更多的人感觉头胀耳鸣。谢云旺用纸团塞入耳洞半躺着看书分神。

臭气弥漫的卧铺车厢里,宋东方躺在下铺,手中玩着没有多少酒的酒瓶,感觉头胀耳鸣就对着酒瓶来上一小口。

对面那铺的老兄盘腿坐在铺上拿着一付扑克摆着12月,摆完自言自语的说:“三月,八月顺”。又摆一次又说:“五月,十月顺”。

玩弄酒瓶的宋东方一会听这月顺,一会儿听那月顺,忍不住的问:“到底哪月最顺?”

“哪月都顺,摆100次它也不会儿告诉你哪月最顺。”

“说的对。”

他们一边闲聊,一边打发时间。整节车厢,多是从北方到西南开会的三线或三线老厂的人。

过了秦岭进入平原,外面的绿色让车厢里的人心情好了许多。又过许久,到站下车了。

成都,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绿色无处不在。一行人行走在弯弯曲曲的石阶上,脚下的路面坑坑洼洼,大家一边留意着脚下,一边聊起自己记忆中的成都。

沿途,郁郁葱葱的花草和树木,生长在一排排破旧的木板房与吊脚楼旁。

空气中,花香与木头霉变散发的味道交织,弥漫在大街小巷。

放眼望去,城市布局显得有些无序,放眼望去,破旧的建筑随处可见,偶有几栋三层小楼夹杂其中,显得格格不入。

穿过街巷,便能看到大河小岔,绿水悠悠,水面上生长着苇草与莲叶,可周边却漂浮着不少垃圾,这一番景象,与四周的绿意和古朴的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

宋东方第一次来,对这里的气候及味道、环境多有不满。

“我的总指挥,这可不是破地方,这是天府之国,是个好地方,”正在欣赏景色的谢云旺,转过头来,纠正他。

当天,他们住进了部某军工厂的招待所。谢云旺的大学同学于清泉特意安排谢云旺、宋东方与他住在一起,同室的还有一位部里的同志。

同学相见分外亲。于清泉请他们喝酒,酒后,谢云旺与于清泉就三线形势谈了许久。于清泉认为三线建设还需坚持,但会有部分调整。

他说: “1964年,**提出‘要准备打仗’,而且要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军工及重要的企业集中建在东北。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公开提出,要对东北工业进行打击,东北靠近边境的企业,不得不搬迁。还有建国前,华北、上海是中国轻工业研究制造的集聚地。中央认为华北、上海危险性较大,也需要搬迁。”

谢云旺说:“你说的文件传达过,美狗进军越南时,主席彻夜未眠,批示:‘要打仗了,行动要重新考虑’。建设三线时,上级口号就有让**他老人家睡好觉。”

“是的,战争威胁是客观存在的,中央提出要加强国家战略后方,建立大三线,从国家安全角度布置重点企业及军工设置。后期,主席又提出各省、自冶区战时,要做到各自为战。为落实主席要求,国防科工委提出,有计划的建设‘小三线’要求。

为什么提出建设‘小三线’,我想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二是设备,三是钱。第三点非常重要,目前国家资金非常紧张,你们在下面看到了只是点,我们在上面看到的是面,点面都缺钱,各自为战可以减少上面的压力”。

谢云旺说:“有这个可能,各省根据自己的情况,建设各自的三线, 搬迁费用会小的许多,同时,也能为各省在战争时期,提供一定限度的保障。但是,他们那些企业都在省内搬迁,不像我们这几个企业出了省,但还在东北。我们自己都不清楚,我们是大三线?还是小三线企业?”

“你说的情况,我最清楚,从规划角度说,主要考虑地处勃海湾,战略地位重要,同时又处于辽西山脉不近海、不近疆,是战备部队的纵深之地。你们这几家企业搬迁目的是,为了保证全系统常规武器的供应。你们不算小三线。小三线企业建设目的与你们不同,他们主要是保障区域内部分军火供应的小型企业,而你们是保证常规大量军火供应的大中型企业”。

“你说的对,我们的编号,不同于西南大三线企业,同时又地处关外,按道理应算是前线企业?”

“你说的事,包含两个问题。第一,是编号问题,编号是依据生产纲领设计的,和你们属于大三线,还是小三线没有关系。第二,是地域位置问题,我们设想与强大的敌人逐省展开斗争,必然要利用好人多地广的优势,这一点苏联修正主义和美国帝国主义比不过我们,他们人口少、距离远,长期战争他们根本坚持不了,而我们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战时,你们的企业,可以算作前线企业,能够快速生产并供应军火,在物资保障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既然如此重要,我们是不是不在调整之中?”

“目前部里想法,你们不下马,还需正常建设,但有少量调整。”

“那就好,我们地处战略要地,不下马,少调整是对的。”

而后两天,大家讨论,统一思想。

第五天,对各单位的建设及生产计划进行了安排调整,原计划保东机械厂待搬迁的十二个车间,不再搬迁。锦东厂按目前已搬迁设备及人员落实生产建设组织生产。

第六天,下发文件调整企业组织机构及成员,谢云旺成了一把手,彭大军调回原单位。

会议结束,经历数日的颠簸他们回到了三线。

回到三线后,组织会议传达三个重要文件:

一是人事安排:谢云旺担任革委会主任及党委书记,宋东方任革委会副主任及党委副书记,刘忠臣兼管生产,兰小柱、包宏业不再兼任锦东机械厂副书记及副主任。

二是传达中央开展运动的指示。

三是宣布三线搬迁及生产方案调整文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