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 第27章 保平安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第27章 保平安

作者:盛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7 00:28:00 来源:小说旗

尽管依然存在一些明争暗斗,但至少局面有所平息。

此刻若有一场振奋军心的胜绩,则会对孙承宗形成极大助力。

当右屯取得歼敌八十余首级的好消息传来时,袁崇焕开始思忖如何撰写战报以阐明战绩。

况且,还有建奴四贝勒的骑弓作为证据,若不能渲染成大捷反而显得不正常。

深思熟虑良久后,袁崇焕作出决定:“徐敷奏,请唤宋献过来,我打算拟一份塘报。”

徐敷奏答应着退下。

片刻之后,他带领一位身着从七品官服、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文官步入室内。

这位便是山东布政司经历司都事宋献,于袁崇焕麾下担任赞画之职。

他文笔极佳,多次为袁崇焕草拟各类塘报。

大局已然明朗,如何润色塘报对袁崇焕和宋献来说并非难事。

两人皆为进士出身,这种小节自是轻而易举。

不消片刻,一份辞采动人的大捷塘报便告完成。

字里行间不仅生动再现了战斗的惨烈,也展现了明军将士的英勇无畏,更凸显了建奴的狼狈不堪,犹如亲身经历般让人如临其境。

“……建奴四贝勒黄台吉亲率数千贼兵来袭,崇焕令右屯通判金启倧居中调度,内丁千总杜寒带兵迎击,右屯百总曹变蛟、曹鼎蛟率部驰援……此役斩杀建奴三千五百余人,缴获敌首八十五颗,余下部分或毁于战火,或被建奴夺回。

战场血流成河,虽身经百战之师亦不忍直视。

我军共计阵亡一千三百五十人,伤者无数,恳请厚赏慰劳将士。”

原本的一场遭遇战,此刻化作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大会战,敌军损失从三百余人飙升至三千余人。

然而,无论是袁崇焕还是宋献对此都毫无心理负担。

大明官场虚张声势乃常事,若不敢夸大其词,则真可能性命堪忧。

二人虽挂名山东布政司一职,却未曾到任,但对于某些事情依旧有所耳闻。

比如东江镇向莱州巡抚袁可立奏报战功时,仅以百余首级就敢声称歼敌数万。

即便如此,最后连一向力挺毛文龙的袁可立也觉得过头,直言“未交锋而称敌毙两万余人,马三万匹,实在难以置信。”

下层将领在邀功请赏时常有夸大的必要程序,高层官员多数时候也是心知肚明,只要不过分离谱即可姑且容忍。

尽管心中对喻安性稍有微词,但因他是辽东巡抚的缘故,袁崇焕还是在这份塘报中略提及了一笔,至于与山东相关的部分,则是一概没有涉及。

塘报送出之前,袁崇焕再三检查了两遍,颇为满意,随后交由宋献密封整理。

当宋献正在妥善处理塘报时,忽然注意到袁崇焕正看着自己,似有意欲言又止的样子,神色间略显踌躇。

见他迟迟未开口,宋献遂主动询问:“兵备还有什么心事吗?”

袁崇焕稍作沉吟道:“我想另外起草一份奏折,请你帮忙斟酌。”

略停顿片刻后才补充道,“我在宁远打算为魏公公修建生祠,两位看这主意如何?”

听到这话,徐敷奏与宋献均不由愣住了。

此时魏忠贤权倾朝野,已有不少地方官吏为其修建生祠,若袁崇焕如此行事,无疑会被列入阉党之列。

目前这股风潮刚刚兴起,引来众多文人士大夫深恶痛绝,主动巴结讨好魏忠贤的人往往风评不佳。

于是,二人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

“当然,我也不想被人视为阉党,但张凤翼一事上,魏忠贤确实助力良多。

孙督师若要经略好辽东,日后必然少不了依赖魏忠贤的支持。”

袁崇焕说着话,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更何况这塘报告上朝廷后必定会经魏忠贤手阅。

只要有他在朝中替我们美言几句,即便有反对的声音也不会产生什么大麻烦。”

待徐敷奏迅速反应过来,马上拍掌附和道:“末将认为兵备的想法甚是周全,实则旨在助力孙督师及早日平定辽东,旁人怎么讲又何必介意。

兵备所行之事光明正大,自不必担忧这些闲言碎语。”

“这……这个嘛……”

宋献可没有徐敷奏那般热衷,他犹犹豫豫了半天,也没能讲出个子丑寅卯来。

他以进士身份入仕,虽说和东林党没什么交集,但这为阉宦修建生祠之事,实在令他难以启齿。

写份略微夸张的塘报倒是无所谓,大家也都习以为常,可要是夸耀魏公公,宋献觉得自己实在是下不了笔。

在官场上,沉默往往便意味着反对。

袁崇焕见宋献如此吞吞吐吐,脸上也渐渐浮现出一丝不悦。

略作干笑之后,便略显尴尬地转换了话题,请宋献谈谈对金启倧所提转运粮草一事的看法。

“卑职认为金通判的主张很有道理。

右屯粮草堆积如山且邻近建州,一旦敌军压境,这些物资必定尽归敌手。

早些处置,实乃明智之举。”

宋献回答得极为利落。

袁崇焕沉思良久,才微微摇了摇头:“在觉华岛与右屯储备粮秣,是孙督师筹谋东进的战略要策。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此刻将右屯粮草分散开来,将来大举进军之时岂不是又要劳神费力?我岂能仅凭一位无名千总的片面之词就动摇督师的大计!”

“可是大人,一千人马守护数十万石粮食于露天之地,本身就潜藏着极大风险。”

宋献见袁崇焕并未采纳自己的意见,赶忙再次相劝,“再说,觉华岛距离右屯并不遥远,何不趁机将粮草迁往岛上以求稳妥呢?”

“往返之间耗费巨大,上哪找那么多壮丁?”

袁崇焕颇不耐烦地反问。

“大人细想,黄台吉既然亲自来至宁远,想必已有觊觎宁远之意。

宁远守兵稀少,大人又无援兵可供调遣,若真发生意外,作为宁远兵备的您定会被牵连其中。

当下金通判请求运送粮秣,何不顺水推舟以保平安?”

宋献一番话说罢,袁崇焕陷入了沉思。

宋献的意思再明显不过——粮食日后会如何并不重要,关键是当有祸患出现时,怎样才能撇清干系。

金启

在褒奖魏忠贤之际,袁崇焕也不忘提及自身的功劳,强调正是得益于魏公公的鼎力襄助,他方能达成如此卓着的成绩。

审视数遍奏章之后,袁崇焕确认其中无任何不妥之处,随即将其密封妥当,准备日后与塘报送出。

袁崇焕心下颇感得意,有此奏章定会让魏忠贤大悦。

而战功的塘报,有了魏忠贤作后盾,自不必忧虑他人之诋毁。

此举既能援助孙承宗,又能使宁远将士受赏,自己晋升亦为应得之事,实可谓多方皆喜。

袁崇焕撰此奏章之时并未意识到,在为魏忠贤修建生祠的诸地方官员之中,他的这份奏章堪称率先之举。

按各地申请修建成的时间次序排列,袁崇焕所呈奏章居第九位,实属极为靠前者。

无论基于何种目的,在魏忠贤及其周围的人眼中,袁崇焕对待修建生祠显然表现得非常积极踊跃。

袁崇焕刚刚写完奏折,便有人通报总兵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周延州以及游击曹文诏等人前来求见。

---

在前往驿馆的路上,曹变蛟与杜寒聊起徐敷奏时,言谈间满是鄙夷之意。

杜寒经由他才知悉,徐敷奏原先不过是京师一名小艺人,待袁崇焕担任兵科给事中之时,偶然与其相识。

袁崇焕觉得这人尚可造就,于是接连提拔使其至如今地位。

杜寒一路思考着先前所发生之事。

袁崇焕的态度让他认识到,在大明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并不存在砍下几个敌人首级就能让上司惊喜交加,从而扶摇直上的可能性。

对于武将而言,其最高上限也只达到总兵而已。

大明官场规则中,无论部下斩敌多少战果,上司皆可分一杯羹,且多不额外垂青于低阶武官。

最多不过是得到顶头上司的青睐,而一旦上司倒霉,则下属连带受损的风险极高,相较而言,金启倧对自己的确算是较为优渥之人。

按规定程序予以嘉奖尚属平常,若想一蹴而就得高位则非易事,要么得依仗文官之间权斗的工具角色以获取升迁机会。

归根结底,拥有上级支持相较于战功更加实际且有效。

即便拥有显赫战功却缺乏上级关照,仕途晋升亦无可能,甚至一个不慎还可能丧命。

例如前屯参将赵率教因斩获四个敌人头颅,几近被总督王象乾处决,所幸得孙承宗庇护才未落得悲惨下场,否则坟头草恐怕早已长得粗壮茂密。

反之,若得有力上级援手,则即使没有战功亦有可能攀上高位,如同出身不及军户的徐敷奏那般,毫无战绩竟也能攀升至正四品卫指挥佥事职位。

这就是武将处境之艰难之处——看似品阶颇高,然而任由一位毫不显眼的小文官即可决定命运。

朱家帝王们大多心胸狭隘,骨子里对武将掌权深怀恐惧。

此外,大明官场上还存在一种奇特现象,即官阶高低并无实质意义,权力并非源自官阶而是来自职位。

许多权力巨大之位往往不由高官担当,反而由较低官职者占据。

尽管绞尽脑汁,杜寒始终未能厘清哪位文官才是可托付的坚实靠山。

眼下的诸多看似显赫之人物,未来皆难逃不幸结局,且败亡迅速惊人。

在这大明王朝濒临灭亡的岁月里,绝无长青之树常存,频繁更换轮替已成常态。

那些投效建奴者反倒是混得如鱼得水。

不过此等人士的想法如何,杜寒无意过多关注。

毕竟身为一个穿越者倘若投身建奴,实则令所有穿越者蒙羞。

务必拥有一支只听从自己指挥的部队,其他一切都是虚幻。

这是杜寒此次出行所得出的核心结论。

杜寒和随行的人步入驿站后,一名小吏前来核查驿符,接着为他们安排了住宿,并有人把战马牵走喂养。

这就是驿馆的优势:只要持着驿符,食宿全包,分文不花就能畅游大明。

这种便利胜过任何购物卡。

因此,在大明王朝,驿符成为了礼物,是居家旅行、探亲访友的理想选择。

曹文诏也住在这驿站里,他的部队驻扎在右屯。

宁远并无他安家之处,因为按照大明的规定,异地为官者不能在当地购买住宅,违规者将受到重罚。

然而杜寒等人到达时,曹文诏还未归来。

明代官员只能住在自己的官署中,基层官职者则多需租房。

出公务差可借住驿站,这也造就了驿站规模大且功能完备的特点。

很多驿站达到了集食宿玩乐于一体的程度。

驿站不同于简单的邮政招待所,其自身形成一个系统,归兵部会同馆管辖,有着强烈的军事属性。

驿站是通称,细分包括急递铺、递运所、水马驿。

急递铺以接力方式传递军情;递运所则通过牛马车船运送物资。

水马驿分为水驿与马驿:前者乘船,后者骑马,主要用于来往使者及公文传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