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 第151章 权力棋局的平衡之道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第151章 权力棋局的平衡之道

作者:上班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8 19:48:42 来源:小说旗

省委大院深处的小型会议室,仿若一方权力博弈的隐秘战场。华丽的顶灯倾洒而下,为那古色古香的红木会议桌镀上一层温润光泽,似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风云变幻。祁同伟身着笔挺深色西装,身姿如松,步伐沉稳地步入其中,手中那只精致的青瓷茶杯,轻轻搁在描金茶垫上,“叮” 的一声轻响,在静谧空气中悠悠回荡,恰似权力棋局悄然落子的信号。

每月例行的老干部座谈会,于茶香袅袅中开场。七位退居二线的厅级干部围坐半圈,他们手中古雅的紫砂壶,壶身满是岁月摩挲的痕迹,与祁同伟那简约的白瓷杯形成鲜明对比,无声地彰显着身份与时代的差异。

“小祁啊,” 原政法委书记李正国身子微微前倾,右手轻转着手中包浆厚重的紫砂壶,壶嘴升腾的热气如轻纱,模糊了他镜片后的目光,“我那侄子在商务局历练三年了,正是渴望一展拳脚、见见大世面的时候。年轻人嘛,总要有机会去闯荡一番。” 这话尾音拖得悠长,像一根无形的丝线,在平静氛围中悄然挑起一丝波澜。

祁同伟闻言,手指在茶杯把手上微微一顿,转瞬便恢复如常,脸上浮现出恰到好处的笑容,语气亲和地应道:“老领导,您这话真是一针见血。省委近期正紧锣密鼓筹备组建外资环保壁垒攻坚组,这项目意义重大,正缺像您侄子这般熟悉政策、思维活跃的青年才俊。”

说罢,他伸手从文件袋中抽出一份制作精良的项目计划书,摊开时特意调整页面,让 “欧盟碳关税应对方案” 几个大字醒目地映入众人眼帘。“您瞧,” 祁同伟指着计划书,目光专注,“此项目涉及十三个部委协同,事务繁杂且关键,无疑是锻炼年轻人综合能力的绝佳契机。在这儿历练一番,定能让他们快速成长,独当一面。”

会议室里,空调发出轻微而持续的嗡鸣声,仿若为这场对话添了一层若有若无的背景音。李正国摩挲壶盖的动作渐缓,镜片后那浑浊却不失精明的眼珠开始转动,显然在细细思忖祁同伟的提议。见状,祁同伟乘胜追击:“若让年轻人牵头,再配上两位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老同志压阵,可谓相得益彰。像原环保局的周局长,处理国际标准谈判是咱们汉东的一把好手,有他把关,项目推进必然更稳。”

这番话巧妙地将对李正国侄子的安排,转化为对老同志宝贵经验的倚重。李正国原本因疑虑而紧绷的嘴角终于松动,点头道:“周局长确实是难得的人才,业务能力没得说。” 祁同伟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可还没等他完全放松,退休副省长刘建华冷不丁插话:“祁书记,听说开发区管委会要进行大规模班子调整,可有此事?”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打破和谐氛围。祁同伟神色依旧沉稳,不紧不慢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汤,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在短暂瞬间为他争取到思索应对之策的时间。放下茶杯时,他刻意加重力度,瓷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在寂静会议室中格外突兀。

“刘省长,班子调整属实,” 祁同伟语气平稳,条理清晰地解释,“这是为更好匹配自贸区政策,顺应汉东当下发展大势。但请您放心,各位老领导的意见和建议,永远是省委决策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说着,他迅速翻开桌上另一份文件,目光扫过后接着道:“就拿港口扩建二期项目来说,后续成立的顾问组,还得仰仗各位老领导发挥丰富经验,坐镇指导,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在你来我往的交谈与协商中,时间悄然流逝。夕阳的余晖如金色薄纱,缓缓爬上会议室窗棂时,祁同伟凭借出色的沟通技巧与灵活应变能力,成功将三位退休干部的诉求转化为条理清晰、切实可行的正式提案。走出会议室,他抬手揉了揉发紧的太阳穴,舒缓着长时间高度集中精力带来的疲惫。恰在这时,在走廊转角,他迎面撞上省委副书记的秘书。秘书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与微微颔首的动作,如无声的提醒,让祁同伟瞬间意识到,即将到来的晚间人事协调会,才是真正考验他智慧与谋略的关键战场。

省委小会议室的门虚掩着,从门缝中隐隐传出激烈争执声。祁同伟抬手轻轻推门而入,清晰听见省委副书记王鸿儒正情绪激动地说:“这个市长人选太冒进了!基层经验严重不足,如何能稳镇一方,扛起发展重任?” 说话间,王鸿儒的茶杯重重磕在会议桌上,沉闷声响中,茶杯里的茶汤溅出些许。

祁同伟神色如常,不动声色拉过椅子沉稳坐下,随手将手中文件夹推到会议桌中央。他微微前倾身子,脸上挂着亲切笑容,以亲昵口吻说道:“老王,先别急,您看看这组数据。” 说着,他伸出指尖,沿着文件上绘制的经济增长率曲线缓缓划过,“您瞧,某县在张明的带领下,短短两年,文创产业规模实现惊人的三倍增长,发展势头强劲。我们都清楚,基层经验固然是地方发展的根基,但在当下快速发展、不断创新的时代,创新能力同样不可或缺,二者相辅相成。”

王鸿儒微微皱眉,摘下眼镜,从口袋掏出眼镜布缓缓擦拭。擦拭过程中,他的目光始终紧盯着祁同伟,眼神中满是审视与思索。“祁书记,你的意思是打算启用这个空降干部?” 他的语气带着质疑,声音在略显狭小的会议室里回荡。

刹那间,会议室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气氛紧张压抑到极点。祁同伟心里明白,此刻已至关键决策节点,必须拿出足够诚意与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说服对方。他深吸一口气,不慌不忙将文件翻到另一页,上面详细罗列着三位市委书记候选人的全面对比分析。

“市长人选方面,确实需要一位基层根基深厚、经验丰富的同志担此重任,” 祁同伟拿起笔,用笔尖轻轻点了点文件上某个候选人的名字,“您看这位同志,在乡镇基层一线工作了整整十五年,处理各类征地纠纷等复杂问题从未出过差错,工作能力与群众基础都十分扎实。” 见王鸿儒微微点头认可,祁同伟接着道:“然而,市委书记肩负的职责更为重大,需要具备开拓创新的视野与前瞻性战略眼光。就像您平日里多次强调的,汉东要在激烈区域竞争中突围,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得有敢于尝试新事物、引领方向的人。”

这番话既充分肯定了王鸿儒对基层经验重要性的观点,又巧妙精准地植入自己对创新型干部任用的主张,逻辑严密,有理有据。王鸿儒重新戴上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顺着祁同伟的笔尖,仔细扫过文件各项内容。沉默片刻后,他开口道:“市长人选可按你的意见定,但市委书记的最终任命,必须经常委会严格表决,接受集体审议。”

祁同伟心中一阵暗喜,明白对方已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自己提议,做出部分妥协。但他表面依旧沉稳,微微点头道:“那是自然,组织程序是保障干部任用公正、公平、公开的重要防线,必须严格执行。”

散会后,夜幕已悄然降临。祁同伟走出会议室,来到停车场。一阵夜风吹过,卷起地上几片落叶,在他和组织部长脚边打着旋,仿佛为这场紧张的权力博弈增添了一抹别样氛围。组织部长神色凝重地凑近祁同伟,压低声音说:“祁书记,张明的任命恐怕还有不小阻力。据我所知,赵系的人在常委会上有五票,很可能会反对。”

祁同伟静静地望着远处闪烁的霓虹灯,城市的喧嚣隐隐传来。他从口袋掏出香烟点燃,烟头在黑暗中闪烁着明明灭灭的火光,恰似他此刻复杂深沉的心境。“把港口扩建项目的顾问名单提前透露出去,” 祁同伟吸了口烟,缓缓吐出烟圈,声音低沉却透着坚定,“李正国他们这些老领导在常委会上的发言,分量可不轻,远比我们单纯解释更有说服力。”

回到办公室,祁同伟站在巨大的汉东地图前,地图上的线条与标识在灯光下格外清晰。他拿起红笔,在三个地级市的位置缓缓圈了圈。这些红色圆圈,既是他精心谋划的战略布局,也是在这场权力博弈中,通过一次次妥协与周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祁同伟走过去拿起手机解锁屏幕,看到是高小琴发来的消息:“山水集团愿意承接港口二期的配套工程。” 他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在这看似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的权力博弈棋局中,他敏锐察觉到,每一次看似无奈的妥协背后,都可能潜藏着新的机遇与契机,关键在于如何巧妙把握。

次日常委会上,气氛庄重严肃。当老干部们以港口扩建项目顾问身份纷纷站出来力挺张明时,坐在会议桌另一端的王鸿儒,意味深长地看了祁同伟一眼。那目光中,既有对祁同伟巧妙布局的些许赞赏,也带着一丝对权力博弈复杂性的感慨。最终投票结果比祁同伟预想的还要顺利,他拿起钢笔,在会议记录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钢笔尖在纸张上划过,微微划破纸面,留下一道浅浅痕迹。这道痕迹,恰似他在权力棋局中走过的每一步 —— 表面看似妥协退让,实则步步为营,暗藏锋芒,每一步都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深夜,整个省委大院沉浸在万籁俱寂之中,唯有祁同伟办公室的台灯依旧散发着明亮光芒。他坐在办公桌前,将新的干部任命文件一份份仔细按重要程度分类整理。在那些用红色标记的核心岗位文件旁,他特意拿起笔,工工整整标注上 “需定期汇报” 几个字。当窗外传来清晨第一声鸡鸣时,他终于合上最后一份文件夹。起身时,他不经意瞥见对面墙上的镜子,镜子中的自己,领带略显歪斜,衬衫领口松开两颗纽扣,头发也有几缕微微凌乱,全然不见白天在众人面前展现出的那份从容与威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