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 第160章 政企协作的创新样板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第160章 政企协作的创新样板

作者:上班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8 19:48:42 来源:小说旗

祁同伟紧攥着钢笔,笔端在会议纪要上轻颤,墨水晕染开来,仿佛在 “政企协作机制” 几个字的边缘,悄然勾勒出一幅模糊的蓝图。会议室里,争吵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喧嚣。就在这嘈杂声中,他敏锐捕捉到市工信局局长翻动企业调研报告时,纸张发出的细微摩挲声。那叠文件的边角已被频繁翻阅磨得毛糙,恰似岁月在其上留下的斑驳印记。

“祁书记,如今企业对和政府打交道,那可真是畏之如虎。” 市工信局局长摘下眼镜,用衣角轻轻擦拭,镜片后的目光满是无奈与忧虑,“上个月走访的三十家企业,十七家抱怨审批流程繁琐,九家吐槽政策解读不及时。可咱们局里人手就这么点儿,实在分身乏术啊。” 他的话音刚落,参会的二十多位干部瞬间陷入沉默,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唯有空调出风口传来微弱的嗡鸣声,仿佛在为这场棘手的困境暗自叹息。

祁同伟没有立刻作答,而是站起身,从容地走到投影仪前,轻轻按下开关。屏幕上,一组数据瞬间跳出,如同一把把利刃,直直刺向众人的内心:汉东近三年因政企信息不畅导致项目延误率高达 23%,企业重复提交材料耗时累计超 1.2 万小时。“同志们,这可不是单纯的效率问题!” 他的指尖轻点着 “企业运营成本” 的折线图,每一下都仿佛重重敲在众人的心坎上,“某新能源企业就因为搞不懂补贴政策,生生错过申报期,直接损失了八千万产值。这损失,咱们汉东可承担不起!” 坐在后排的财政局长听闻此言,脸色微微一变,赶忙翻开笔记本,铅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急切地记录着这些关键数据,那声音里透着一丝凝重,仿佛在铭刻汉东发展路上的一道道伤痕。

为打破这僵局,祁同伟决定亲自出面。办公室里,暮色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纹路,恰似他此刻复杂纠结的心境。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汉东龙头企业 —— 华宇集团张总的电话。“张总,听说贵司新上的智能工厂项目卡在环评审批上了?” 他刻意放缓语调,声音里满是关切,“我们正筹备政企协作机制,想听听您最头疼的问题,看看如何帮您排忧解难。” 电话那头短暂沉默后,张总轻笑一声:“祁书记,您要是能解决跨部门审批的堵点,我们华宇集团肯定第一个响应,全力支持!”

座谈会筹备阶段,祁同伟把自己关在会议室整整三天。他逐字逐句审阅企业提交的 127 条诉求,宛如一位严苛的工匠雕琢稀世珍宝。在 “工业用地审批周期过长” 旁,他郑重批注:“调取近三年同类项目数据对比,深挖问题根源。” 看到 “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 的反馈时,他眉头紧皱,迅速圈出相关部门负责人名单,写下:“要求现场答复,给企业一个明确说法。” 秘书送来参会企业名单时,他仔细端详,划掉三家纯国企,在空白处认真补写:“增加五家中小民营企业代表,广纳不同声音。”

首场座谈会在市政府第三会议室召开。环形会议桌旁,企业家们起初都显得格外拘谨,手指不自觉地反复摩挲面前的矿泉水瓶,眼神中透着紧张与期待。直到祁同伟翻开笔记本,沉稳说道:“华宇集团张总提到的环评审批问题,现在请生态环境局李局长解释一下。” 李局长闻言,微微一怔,有些慌乱地翻找材料,文件在手中沙沙作响。祁同伟抬手示意他放下,温和说道:“别照本宣科,实实在在讲讲卡在哪个环节。”

“主要是部门间数据不互通。” 李局长擦了擦额头冒出的汗珠,声音里带着一丝窘迫,“企业提交的材料,我们得和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核实,可协调起来至少得两周,这时间实在太长了。” 他的话音未落,张总迅速翻开文件夹,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我这儿有个数据接口方案,是集团 It 部门做的,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祁同伟的目光在两人之间快速流转,脑海中迅速思索可行性,突然开口:“既然有现成方案,能不能成立专项小组,下周就开始测试?大家齐心协力,尽快打通这个堵点。” 会议室里的气氛,第一次有了松动的迹象,仿佛冰封的湖面开始出现裂痕。

但协作推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讨论 “政策直达企业” 机制时,市税务局负责人态度坚决,语气强硬:“必须严格按程序公示,这是规定,不能随意更改。” 中小企业家代表们却急得直拍桌子,情绪激动地喊道:“等公示完,市场机会早没了!我们等不起啊!”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眼看争论陷入僵局,祁同伟不慌不忙地调出深圳的 “政策精准推送” 案例,投影在屏幕上:“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需求,把政策点对点推送到负责人手机上。咱们汉东为何不能借鉴?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让企业及时受益。” 他的手指划过屏幕上的流程图,耐心解释道:“当然,安全审核环节不能省,这是保障政策准确实施的关键。”

为让协作机制真正落地生根,祁同伟积极推动成立政企协作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会议,他特意把会议地点设在企业园区。看着委员们围坐在由车间改造的会议室里,听着机器轰鸣声讨论议题,他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打破空间隔阂,才能消除心理距离。只有真正走进企业,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

委员会运转初期,收到的企业诉求五花八门。某食品企业反映 “冷链物流补贴申请材料过多,手续繁琐得让人头疼”,祁同伟听闻后,立刻要求财政局三天内给出简化方案,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科技公司提出 “人才公寓分配标准不合理,留不住人才”,他二话不说,直接带着住建部门负责人实地调研,现场办公。每次例会,他都会随机抽取三个诉求,现场追问责任部门进展,让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切实回应。

解决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问题时,委员会陷入长达一个月的激烈争论。银行代表坚持风险控制,认为不能随意降低贷款门槛,否则会带来巨大风险;企业代表则强调生存压力,声泪俱下地诉说资金短缺对企业发展的制约;政府部门在中间左右为难,既要考虑企业发展,又要兼顾金融安全。祁同伟没有急于表态,而是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闭门会”:让银行客户经理、企业财务总监、金融办干部面对面算细账,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款能力和潜在风险。在激烈的讨论与反复的计算中,某银行经理发现通过供应链金融能降低风险,僵局终于被打破,一丝希望的曙光透了进来。

随着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企业提交材料的平均数量减少 40%,政策从出台到企业知晓的时间从平均 30 天缩短至 7 天。更重要的是,政企之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会议桌。祁同伟的手机里,渐渐多了企业家们发来的信息,有时是新的项目构想,充满创新与活力;有时是政策执行中的小问题,需要政府给予指导与帮助。这些信息,如同一条条纽带,将政企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某次调研中,一家初创企业的负责人满脸兴奋,拉着祁同伟参观新研发的智能设备。“要不是协作委员会帮忙对接高校资源,这个项目根本做不出来。” 年轻人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现在我们和三家国企达成了合作意向,未来充满希望!” 祁同伟看着车间里忙碌的工人,他们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不禁想起第一次座谈会上那些拘谨的面孔。那一刻,他突然觉得会议室里的争论、深夜的协商,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有了实实在在的意义,都化作了推动汉东发展的强大动力。

年终总结会上,祁同伟站在台上,展示了一组数据:通过政企协作,汉东新增就业岗位 3.2 万个,企业平均办事成本下降 28%。但他没有过多强调这些数字,而是缓缓翻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从座谈会上收集的 237 条企业诉求,每一条后面都标注着解决情况。“这些才是最珍贵的成绩单。” 他的目光扫过参会的企业家和干部,眼神中充满期待与坚定,“协作不是终点,而是共同成长的开始。我们要继续携手前行,创造汉东更美好的明天。”

散会后,祁同伟刚回到办公室,手机就收到张总的微信:“祁书记,华宇集团计划再投资 50 亿扩建智能工厂,希望政府在用地审批上给予支持。” 他毫不犹豫地回复:“明天上午十点,我带自然资源局去现场办公,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璀璨的灯光照亮了办公桌上的政企协作规划图。那些曾经生硬的线条,在无数次的讨论与磨合中,渐渐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发展蓝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