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 第164章 招商引资的成果绽放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第164章 招商引资的成果绽放

作者:上班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8 19:48:42 来源:小说旗

祁同伟端坐在会议室长桌主位,身姿笔挺,手中钢笔似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牢牢牵引,笔尖在重点项目进度表上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一栏上方微微颤动,似在犹豫,又似在思索。稍一用力,墨水在纸面缓缓晕开,化作一块深色的墨斑,恰似那些横亘在项目落地前,错综复杂、久拖未决的难题,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令他眉头微蹙。

此刻,会议室里,各部门负责人的汇报声交织成一片,嘈杂且急切。祁同伟目光敏锐,恰似鹰隼,瞬间捕捉到招商局李局长翻动材料时,动作里透着难以掩饰的急促。李局长手中那页纸的边缘已然卷起毛边,正是关于土地指标协调的关键记录,纸页空白处,铅笔反复计算留下的痕迹密密麻麻,那一道道杂乱的线条,仿佛都在诉说着焦灼与无奈。

“祁书记,如今这项目落地,简直比登天还难呐!” 李局长抬手,匆匆摘下眼镜,顺手用袖口擦拭镜片,镜片后的双眼布满血丝,满是疲惫与深深的焦虑,“上个月刚签约的智能装备项目,卡在环评这一环,都半个月了。企业那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电话一个接一个地催,还放话,说隔壁市给出了更优厚的政策,随时可能撤资另寻他处。” 李局长的话音刚落,会议室刹那间陷入死寂,参会的二十多位干部皆沉默不语,唯有投影仪散热风扇发出单调的嗡嗡声,在这片寂静中格外突兀,仿佛在为当前艰难的招商形势发出声声悲叹。

祁同伟神色凝重,并未立刻回应。他起身,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几步走到投影仪前,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指熟练地操作着,调出近三年招商引资数据。屏幕上,签约项目数量的柱状图一路攀升,看似成绩亮眼,可实际开工率的曲线却呈现出诡异的下滑态势,形成鲜明反差。“大家都来仔细瞧瞧这组数据。” 祁同伟的指尖轻点着 “项目平均落地周期” 柱状图,语气沉稳,却又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威严,“去年签约的 68 个项目里,足足有 23 个超过半年还未能开工,其中最长的光伏产业园项目,从签约到奠基,整整耗费了 18 个月。” 说到这儿,他稍作停顿,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视一圈众人,旋即猛地放大某电子信息项目的案例,“就拿这家企业来说,原本计划投资 30 亿,前景一片光明,可就因为供电配套没能及时跟上,最终无奈转投邻省,错失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为深入探寻项目落地的堵点究竟何在,祁同伟当机立断,开启 “项目问诊” 行动。在汉东经济开发区,他身着朴素的工装,脚蹬雨靴,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施工留下的泥泞,走进一片杂草丛生、荒芜杂乱的空地。“张主任,这个生物医药项目为何迟迟不见动工迹象?” 他皱着眉头,向开发区负责人发问。张主任苦笑着,抬手指向远处横跨而过的高压线,满脸无奈地解释道:“祁书记,您看,这电力迁改手续得报省电力公司审批,我们前前后后跑了六趟,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再等等,至今毫无结果。” 祁同伟听闻,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机,当场拨通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的电话,言辞恳切地说道:“刘总,汉东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的强力支持,这个生物医药项目可是实打实的省重点项目,关乎产业升级与民生福祉,您看能不能特事特办,加快审批流程,尽早为项目开工扫除障碍?” 电话那头,刘总稍作犹豫,最终答应尽快安排专人处理。

结束实地走访回到办公室,祁同伟深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重点项目全周期服务办法》刻不容缓,于是亲自挂帅牵头。他紧急召集发改、环保、住建等十几个关键部门的业务骨干,将众人齐聚一堂,目光坚定地扫视一圈,郑重说道:“今天把大家叫来,每个人都必须带着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咱们实实在在地讨论,务必攻克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种种难题。” 讨论过程中,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自然资源局和住建局的代表在 “土地出让与规划许可” 流程这一关键问题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得面红耳赤,脖子上青筋暴起。祁同伟看着这僵持不下的局面,突然站起身,大手一挥,果断说道:“别争了,光在这儿纸上谈兵解决不了问题,走,咱们去项目现场看看实际情况。” 在某新材料项目工地,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祁同伟手持施工图纸,仔细端详后,眉头紧锁:“按现行流程,企业要拿齐施工许可证,至少得耗费两个月时间,如此漫长的等待,企业的成本压力巨大。大家想想办法,能不能搞并联审批,压缩审批周期?” 企业负责人站在一旁,满脸无奈地摇头叹息:“祁书记,您是不知道,我们每天光场地租赁费用就得支出五万块,再这么拖下去,实在是撑不住了。”

然而,项目推进的道路远比想象中更加崎岖艰难。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开工筹备会上,现场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企业代表满脸怒容,手中挥舞着一叠文件,大声抱怨道:“政府之前承诺的配套道路,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施工设备根本无法进场,这项目还怎么推进?” 祁同伟闻言,不慌不忙地翻开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项目的各项需求,他目光坚定,语气沉稳地说道:“交通局,务必在三天内拿出道路施工方案,我明天亲自带队去现场办公。” 说完,他转头看向企业代表,诚恳地说道:“请给我们一周时间,耽误的工期,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弥补回来,绝不让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企业代表听后,神色稍缓,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为全力争取优质项目落户汉东,祁同伟亲率招商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四处奔波。在深圳举办的一场高规格推介会上,现场灯光璀璨,宛如白昼,嘉宾云集,热闹非凡。祁同伟站在讲台上,身姿挺拔,意气风发地展示汉东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各位商界精英,我们汉东拥有全省最为完善的物流网络,货物运输畅达四方;产业工人储备充足,人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过硬;更重要的是,我们秉持着最真诚、最贴心的服务态度,致力于为每一家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优质服务。” 当某科技巨头的代表对政策稳定性提出质疑,面露担忧之色时,祁同伟毫不犹豫地当场承诺:“我们可以将优惠政策白纸黑字写入合同,明确违约责任,违约赔偿上不封顶,以实际行动向大家表明我们的决心与诚意。” 这番掷地有声的表态,瞬间引起台下企业代表们的强烈反响,众人纷纷侧目,投来赞许与期待的目光,会场内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回到汉东后,祁同伟马不停蹄,积极推动建立 “项目管家” 制度。按照这一制度,每个重点项目都精心配备一名科级干部作为专属管家,从项目签约的那一刻起,直至项目顺利投产,全程贴身跟踪服务。同时,他还专门设立 “项目问题直通车”,企业一旦遇到难题,无需层层上报,可直接向他反映。某外资企业的设备因海关查验流程繁琐,延误了交付时间,管家小张得知情况后,心急如焚,连夜将问题上报。彼时已是凌晨一点,祁同伟接到消息,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拨通海关关长的电话,严肃说道:“这个项目对汉东的产业链完善至关重要,关乎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必须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查验,确保设备尽快通关,绝不能因为手续问题耽误项目进度。” 海关关长在电话那头连连称是,表示马上安排加急处理。

然而,项目建设的征程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新问题总会如影随形。在智能装备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方与当地村民因青苗补偿问题发生激烈冲突,现场一片混乱,争吵声、叫骂声此起彼伏。祁同伟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带着工作组火速赶到现场。他身着朴素的便装,蹲在田埂上,亲切地握着村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老乡们,补偿标准一定会严格按照政策执行,一分一毫都不会少,如果真少了,我个人来补上。但大家想想,等项目建成后,咱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收入稳定,生活也能越来越好,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啊。” 祁同伟耐心地与村民们沟通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艰苦协商,双方终于达成和解,现场紧张的气氛也随之缓和,村民们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祁同伟每周雷打不动地召开项目调度会。在一次会议上,某项目负责人满脸焦急地汇报说,项目缺少施工许可证,导致工程进度严重受阻。祁同伟眉头紧皱,翻开 “项目问题台账”,发现这个问题早在半个月前就已上报,却至今未得到解决。他目光如炬,看向住建局王局长,严肃问道:“王局长,请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问题拖了这么久还没解决?” 王局长额头瞬间沁出细密的汗珠,紧张地擦了擦汗,结结巴巴地说道:“规划局那边还没出具最终意见,我们也一直在催促,可……” 祁同伟略作思索,当场果断决定:“特事特办,先发放临时许可证,一切责任由我来承担。项目建设刻不容缓,不能因为手续问题停滞不前。” 王局长听后,如释重负,连忙点头表示马上办理。

随着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积极的变化如春风化雨,悄然降临。曾经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的空地上,如今塔吊林立,施工机械往来穿梭,轰鸣声不绝于耳,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某电子信息项目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万千:“来到汉东,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保姆式’服务。从电力增容到员工招聘,大大小小的问题,政府都帮我们考虑周全,一一解决,让我们能够安心搞建设、谋发展。” 但祁同伟丝毫没有放松警惕,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电子显示屏,上面实时显示着每个项目的进度,从工程进展到资金使用,各项数据一目了然,以便他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在项目服务细节上,祁同伟更是秉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有一次,他前往某项目工地视察,发现工地周边没有路灯,工人夜间上下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他当场就记在心里,回到办公室后,立即协调城建部门,要求尽快安装临时照明设施。企业负责人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紧紧握着祁同伟的手说道:“原以为政府只关注项目的大方向,没想到连这么细微的小事都放在心上,如此贴心的服务,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扎根汉东,安心发展。” 正是这种细致入微、无微不至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坚定了在汉东投资兴业的决心。

为进一步提升干部的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祁同伟精心组织 “项目服务实战培训”。他广泛邀请成功落地的企业高管前来授课,分享宝贵经验,让干部们深入了解企业真正的需求与痛点。在一次培训课上,一位企业家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们企业最怕的,不是政策优惠力度不够,而是政策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办事的时候找不到人,沟通协调困难重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发展计划。” 这些肺腑之言,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在在场每一位干部的心上,让大家深受触动,也深刻认识到提升服务水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随着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某新能源项目因技术升级需要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这一调整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流程繁琐复杂。祁同伟得知情况后,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成立专项小组,明确指示:“一周内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绝不能让企业长时间等待,延误发展时机。” 在他的果断决策与强力推动下,专项小组争分夺秒,加班加点,最终如期为企业解决了难题,为项目顺利推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当又一个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盛大举行时,现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祁同伟身着整洁的正装,精神抖擞地站在主席台上,目光坚定地看着台下忙碌有序的施工队伍和整齐排列的施工设备。远处,已经建成的厂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他的公文包里,静静装着下一批重点项目的对接方案。而那些曾经在招商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激烈交锋,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的艰难协调、四处奔走,此刻都化作了推动汉东发展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他和每一位汉东干部,在为区域经济腾飞而拼搏奋斗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