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 第163章 干部考核的多维视角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第163章 干部考核的多维视角

作者:上班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8 19:48:42 来源:小说旗

祁同伟稳稳地端坐在那宽大厚实的会议桌前,手中钢笔仿若被一股无形且强大的力量凝滞在空中,笔尖轻轻摩挲着那份全新拟定的干部考核方案草案。“群众满意度权重” 一行,墨渍正缓缓洇散,恰似一团沉甸甸、压得人心头发闷,且久久不愿消散的乌云,沉甸甸地笼罩在每一个与会者的心头。会议室里,激烈的争论声似汹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连绵不绝。他目光如炬,眼角余光敏锐地捕捉到组织部张副部长翻动文件时,动作透着明显的急切。文件某页边缘,已然被指甲用力掐出一道月牙状的凹痕。定睛一瞧,正是那争议不休的 “创新指标” 界定条款,纸页空白处,铅笔反复涂抹的痕迹密密麻麻、杂乱无章,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场讨论的艰难与纠结。

“祁书记,咱们现行的考核标准都稳稳当当沿用十年了,这些年一直运转得颇为顺畅。这要是骤然来一场大刀阔斧的大变革,我实在担心会生出诸多乱子啊。” 张副部长抬手缓缓摘下眼镜,动作间满是深深的忧虑。他用衣角细致地擦拭着镜片,镜片后的目光中,写满了对未知变革的忐忑与不安,“就拿这‘群众满意度’来说,咱省有些乡镇地处偏远深山,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想要开展随机走访,根本无法做到全面覆盖每一处角落。还有这‘创新指标’,更是难如登天。创新本就千头万绪、错综复杂,难以精准量化,一旦操作稍有偏差,便极易沦为徒有其表的形式主义。”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刹那间陷入一片死寂,参会的二十多位干部皆沉默不语,唯有空调出风口发出的嗡嗡声响,在这寂静得有些压抑的氛围里,显得格外突兀刺耳,仿佛在为这场充满挑战的改革高声鸣笛示警。

祁同伟神色平静如水,并未立刻作答。他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投影仪前,修长且干练的手指熟练地按下开关。屏幕上,近三年干部考核数据以整齐有序的柱状图形式清晰呈现。众多数据里,“常规工作完成度” 的柱状图始终高高耸立,稳稳占据高分区域,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群众投诉量” 与 “创新项目数” 的曲线走势却极为诡异,呈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同志们,大家都来仔仔细细瞧瞧这组数据。” 他的指尖轻点着屏幕上的 “干部晋升率” 折线图,语气沉稳有力,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连续三年考核成绩优秀的干部里,竟有 43% 在实际工作中毫无建树,未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可反观几位因‘创新风险’被扣分的干部,他们却成功推动了重大项目落地,为地方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说到这儿,他稍作停顿,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视一圈会议室里的众人,旋即猛地放大某开发区主任王强的案例,“就拿王强来说,去年他大胆试行‘容缺受理’机制,这本是一项极具开创性与前瞻性的改革举措,却被考核组以‘程序不合规’为由扣了 15 分。但大家可知道?正是这项改革,让项目审批速度大幅提升,足足提速 60%,极大地优化了咱们的营商环境。”

为深入洞察基层干部和群众对现有考核机制的真实想法与心声,祁同伟亲自挂帅,带领工作组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 “考核问诊” 行动。在青阳县一处普普通通的村民院落里,那老旧斑驳的门槛上,祁同伟如同一位亲切随和的普通访客,稳稳地蹲坐其上。一位老农坐在他身旁,手中握着旱烟杆,时不时用烟杆轻轻敲打着石板路,满脸无奈地叹道:“那些干部啊,一年到头在村里都难得见上几回面,这考核的时候,就发几张表格让我们填,就凭这,能评出个啥真实情况来哟?” 在桃源县的产业园区内,年轻干部小李站在车间门口,望着墙上那一排排荣誉证书,脸上浮现出一丝苦涩的苦笑。他指着证书,对祁同伟说道:“我们没日没夜地辛苦搞智能车间改造,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可到头来,还比不上别人写几篇花里胡哨的汇报材料得分高,这真叫人寒心呐。” 祁同伟神情专注,认真聆听着,将这些话语一字不差地工整记录在笔记本上。不知不觉间,汗水从他额头悄然渗出,洇湿了纸页边缘,留下一片片深色的痕迹。

结束基层走访回到办公室,祁同伟深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迫在眉睫,于是亲自牵头,挑灯夜战。他紧急召集组织、纪检、统计等七个关键部门的业务骨干,将他们 “关” 在一间略显逼仄局促的会议室里,目光坚定且锐利地扫视众人,郑重说道:“今天把大家叫来,每个人都必须带着实打实的工作案例,咱们要实实在在地讨论,务必攻克这考核细则制定的难题。” 讨论过程中,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农业局和人社局的代表在 “乡村振兴考核指标” 这一关键问题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得面红耳赤、脖子粗。祁同伟看着这僵持不下的局面,突然站起身,大手一挥,果断说道:“别争了,咱们光在这儿纸上谈兵根本没用,走,去白水县实地看看。” 在白水县的苹果种植基地,果香四溢,沁人心脾。祁同伟手持一个被虫害侵蚀得满是孔洞的苹果,眉头紧锁,向农技站站长问道:“老周,你们一直大力推广的生物防治技术,按道理来说,效果应该相当不错,可为啥在考核里却丝毫体现不出来呢?” 站长赶忙从兜里掏出一本皱巴巴、略显破旧的工作日志,小心翼翼地翻开,无奈地说道:“祁书记,我们的工作记录都在这儿,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时间、实施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现行的考核标准,只认最终的产量数字,我们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努力,全都被忽视了。”

然而,改革之路从来都布满荆棘,绝非一帆风顺,其面临的阻力远超想象。在首次征求意见会上,矛盾彻底爆发。某老牌市直单位的处长情绪激动,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吼道:“把‘创新失误’单列出来作为加分项,这不是明摆着鼓励大家胡作非为吗?这要是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工作还怎么规范有序开展?” 祁同伟面对这激烈的反对声浪,神色依旧平静如水,没有丝毫慌乱,更未急于反驳。他有条不紊地展示了邻省的成功改革案例:“大家看,邻省设立了‘改革创新容错清单’,明确规定了七种情形不予追责。实施三年来,他们成功诞生了 27 项全国首创的经验,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的发展与进步。” 说着,他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念出之前走访基层时,一位干部的原话:“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怕一不小心踩了红线,受到严厉处罚,所以宁愿安安稳稳地不做事,也不愿去冒险尝试创新。”

为确保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让考核结果真正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检验,祁同伟积极推动建立 “三维验证” 机制。他广泛动员,从高校、企业、社区精心挑选了 50 名专业素养高、责任心强的观察员,郑重其事地为他们发放印有二维码的监督卡。有一回,某街道办上报的考核材料中,“群众满意度” 一栏赫然显示 “100%”,这一异常数据瞬间引起了祁同伟的高度警觉。恰巧,观察员老陈通过扫码提交的视频证据揭露了真相:考核当天,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手把手指导居民填写好评表。祁同伟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召开专题整改会,表情严肃得如同寒霜,将涉事干部的检讨材料挂在政务内网,向全体干部敲响警钟:“考核绝不是一场简单幼稚的数字游戏,糊弄群众,就是在糊弄自己的政治前途,这种行为,我们绝不姑息迁就。”

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当属如何平衡 “显绩” 与 “潜绩”。在一次关于 “生态治理考核权重” 的讨论会上,环保局长满脸愁容,苦笑着说道:“种树治沙,这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久久为功的工作,起码得十年才能见到明显成效。可干部们五年一换届,谁愿意去干这种短期内看不到成果、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呢?” 祁同伟听完,沉默良久,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随后,他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建立干部任期责任追溯制”。他带着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石门县的荒山,漫山遍野的小树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充满生机。他指着这些树苗,语重心长地说:“二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毫无生机的荒山,当时的县委书记如今早已退休,但这片茁壮成长的林子,就是他为这片土地留下的最宝贵政绩,我们绝不能让这些默默付出的干部寒心。”

为了让考核机制能够更加贴合实际工作需求,真正发挥激励干部的积极作用,祁同伟别出心裁,每月定期举办 “考核沙龙”。在一次沙龙上,现场气氛热烈而又略带压抑。年轻的驻村干部小赵双眼泛红,情绪激动地说道:“我们在村里驻村三年,风里来雨里去,硬化了村里的道路,建起了合作社,为村里的发展付出了这么多。可到了考核的时候,考核表上‘招商引资’那一项,还是零分,我们的努力都白费了吗?” 祁同伟听后,当场掏出手机,拨通组织部电话,语气坚定而果断地说道:“立刻修改考核指标,增加‘民生工程实效’专项评分,绝不能让真正干事的干部吃亏。” 这种现场办公、快速决策的方式,让考核细则在短短三个月内就迭代了七版,不断趋于完善与成熟。

随着新考核机制的逐步推行,积极的变化如同春风化雨,悄然降临。曾经那些整日埋头于办公室,一门心思热衷于写材料、做汇报的干部,开始主动走出办公室,频繁往基层跑,办公室里堆积如山的汇报文件明显减少。那些因创新受挫,一度心灰意冷的干部,也重新燃起了工作热情。某开发区精心打造的 “智慧政务平台”,在新考核机制下,凭借其卓越的创新成果和实际应用效果,在考核中获得满分,成为了其他地区学习的优秀榜样。但祁同伟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他特意在办公桌上摆放了三个沙漏,分别标注 “数据核查”“群众走访”“结果公示”。每当沙漏里的沙子流尽,清脆悦耳的提醒铃声便会响起,时刻督促着他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确保考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按时、高效完成。

在考核程序执行的细节上,祁同伟更是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当他发现某单位存在 “轮流坐庄” 的考核乱象时,没有简单地进行处罚了事,而是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考核推演”。他让纪检干部扮演考核对象,组织部干部负责进行考核。在模拟考核过程中,各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共发现了 13 个程序漏洞。这种实战化的整改方式,让干部们深刻认识到考核程序规范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 “公平公正” 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与深刻内涵。

为进一步提升考核工作的专业性,让考核结果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祁同伟积极推动建立 “考核专家库”。他广泛邀请经济学教授、企业高管、基层模范代表等各领域专业人士共同参与考核工作。在一次对县领导班子的考核中,一位企业家代表仔细审阅完相关材料后,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产业规划,从表面上看,蓝图描绘得美轮美奂,可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它根本不符合市场规律,一旦实施,很可能会面临重重困难与挑战。” 这种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方式,极大地丰富了考核的视角,让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准确。

随着干部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新的问题也如影随形,接踵而至。某部门为了追求创新得分,盲目跟风上马 “网红项目”,在项目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只注重表面的热度和宣传效果,却严重忽视了实际效益。祁同伟得知此事后,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表情严肃,语气坚定地说道:“创新绝不是一场华而不实的作秀,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我们必须建立‘创新项目后评估’机制,要让每一个创新项目都能实实在在地为地方发展带来效益,绝不能让老百姓为我们的政绩冲动买单。”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回荡在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参会的干部们纷纷认真记录,深刻反思。

当又一个考核周期来临,祁同伟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单位提交的自查报告,文件堆积如山。他戴着老花镜,坐在办公桌前,逐份审阅这些报告,眼神专注而认真,不时用红笔在报告上圈圈点点,写下批注。窗外,组织部的工作人员正忙碌地整理着群众反馈的意见表,那些写满群众建议和心声的纸张,如同一块块坚实的基石,正在悄然重塑汉东干部队伍的考核体系,为汉东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