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春靓丽2020:5:28 > 第80章 秋燥医案

青春靓丽2020:5:28 第80章 秋燥医案

作者:美丽雅阁210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9 07:32:32 来源:小说旗

十月的雾灵镇,西风卷着沙尘掠过青瓦,医馆前的酸角树落尽最后一片叶子,露出枝头挂着的串串酸角——干透的果荚裂开小口,露出红棕色的果肉,正是林秋每年必收的「秋燥药材」。

清晨,豆腐坊的张婶挎着竹篮冲进医馆,篮里躺着她七岁的孙子小宝,孩子嘴唇干裂起皮,鼻孔渗着血丝,咳嗽声像破了洞的风箱,听起来格外揪心。「林大夫,快瞧瞧!这孩子入秋后就没好过,吃啥药都不灵!」

林秋抱过小宝放在诊床上,先翻开他的眼皮——眼白微微泛黄,再看舌苔,舌质红得像熟透的酸角,舌苔却薄得几乎看不见。「手心给我看看。」小宝摊开手,掌心热得烫手,虎口处还有几颗细小的红疹。「夜里是不是总踢被子?」张婶忙点头:「对啊!睡着睡着就喊热,可摸他后背又发凉。」

「这是秋燥伤阴,兼有肺胃积热。」林秋从药柜取出「秋梨膏」——这是他入秋前用雪梨、麦冬、川贝熬制的膏方,专门对付干燥咳嗽。他用竹片挑了半勺,兑上温水搅匀,喂小宝喝下。孩子皱着眉头舔舔嘴唇:「酸酸甜甜的,像酸角汤!」林秋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对呀,里面加了酸角肉,能帮你润润干巴巴的嗓子。」

阿楠在一旁生好小火,林秋取来「桑杏汤」的药材:桑叶、杏仁、沙参、象贝母、栀子皮……每味药都称得精准,最后又加了五枚去核的酸角肉。「秋燥分温燥和凉燥,小宝这是温燥,得用辛凉润法。」他一边往砂锅里倒水,一边给张婶解释,「酸角肉能清热生津,跟桑叶、沙参搭在一起,好比给燥火浇凉水。」

煎好的药汤呈琥珀色,酸角的酸甜混着桑叶的清香。小宝喝到第二碗时,咳嗽明显轻了,嘴唇也没那么干了。林秋又开了张代茶饮的方子:「用酸角肉、麦冬、玉竹各三钱,开水泡着喝,每天当水喝就行。记住,别给孩子吃炸糕、烤肉这些上火的东西,多熬点酸角粥,润润肠胃。」

三日后复诊,小宝活蹦乱跳地冲进医馆,手里攥着半块酸角糕。「林大夫,我能吃这个吗?」他仰着红扑扑的小脸问。林秋捏了捏他的手心——热度退了,再看舌苔,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总算恢复了正常。「少吃点行,」林秋刮了刮孩子的鼻子,「但得配着炒酸角仁吃,不然又该积食了。」

这事传开后,镇里的主妇们纷纷来医馆讨酸角膏的方子。林秋索性让阿楠支起大锅,在医馆后院熬膏:金黄的雪梨块、雪白的麦冬、深棕的酸角肉在锅里翻滚,阿楠手持木勺不停搅动,汗水浸透了后背的粗布短打。「记住,得熬到滴水成珠才行!」林秋在旁指点,「秋梨膏要润,酸角膏要稠,火候差一分,药效就差十分。」

熬好的膏方装在粗陶罐里,林秋让阿楠分给镇里有老人小孩的人家:「每天早晚挖一勺,用温水冲着喝,比西药的止咳糖浆好使。」阿楠看着陶罐上贴的「秋燥润喉膏」标签,忍不住问:「师父,为啥不卖点钱?您看这用料、这火候,多少银子都值啊。」林秋擦着汗笑:「银子是有价的,可老百姓的信任是无价的。再说了,酸角树年年结果,咱们有的是材料。」

霜降那天,镇西的刘秀才抱着书箱来医馆,一进门就咳嗽个不停,手里还攥着块浸透药汁的手帕。「学生近日赶写文稿,熬夜久坐,不想竟成了这副模样。」他放下书箱,露出腕间的红痕——那是长时间握笔磨出来的茧子。

林秋诊过脉,见其舌红少津,脉细数,断为「阴虚燥咳」。「您这是劳心过度,伤了肺阴。」他铺开宣纸写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生地、麦冬滋阴润肺,玄参、贝母清热利咽,再加入酸角肉五钱,酸甘化阴,能帮您把耗损的津液补回来。」

刘秀才看着药方上的酸角肉,面露疑惑:「此等寻常果脯,也能入药?」林秋笑而不答,从药柜取出《滇南本草》翻到「酸角」篇:「您看,书中明言酸角‘治酒化为痰,咳嗽,滋阴消热’。再说了,仲景先师用大枣、饴糖入药,难道是因其名贵?不过是取其性罢了。」刘秀才读罢,拱手称服:「先生所言极是,学生受教了。」

半个月后,刘秀才送来自己抄录的《永阁秋燥方》,里面工工整整记着林秋用酸角肉配伍的各种验方。林秋翻着纸页,见里面还夹着张字条:「酸角虽微,却能纠偏救弊,正如先生虽隐于小镇,却心怀大医精诚。」他望着窗外的酸角树,枝头的酸角在秋风中轻轻摇晃,像极了悬壶济世的药铃。

深秋的雨夜,医馆来了位特殊的患者——一位从城里来的西医大夫。他揉着发疼的喉咙,苦笑着说:「早就听说林大夫善用酸角治秋燥,今日一试,果然名不虚传。」林秋给他斟了杯酸角蜜水:「西医重解剖,中医重气化,路径不同,却都是为了救人。就像这酸角,您用它的维生素,我用它的酸甘之性,本质上并无分别。」

西医大夫点点头,望着药柜上排列整齐的酸角制品——酸角膏、酸角仁粉、酸角叶干……忽然感慨:「从前总觉得中医玄乎,今日才知道,一草一木皆有药性,全在人会不会用。就像您这酸角,在百姓手里是解馋的零嘴,在您手里却是治病的良药。」

雨停时,西医大夫揣着林秋送的酸角膏告辞。林秋站在医馆门口,看他的马车消失在石板路上,转身对阿楠说:「把剩下的酸角膏再分送些给镇东头的孤寡老人,他们舍不得买蜜饯,秋燥更容易伤身。」阿楠应声去了,灯笼的光晕里,酸角膏的甜香混着雨后的清气,弥漫在雾灵镇的夜空里。

这年冬天,镇里的老人说起秋燥都念叨:「多亏了林大夫的酸角膏,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怕是要被干咳嗽折腾散架咯!」而医馆的《秋燥医案》里,林秋用酸角肉配伍的方子记了整整二十页,每一页都写着同样的批注:「药不贵繁,效贵乎专,酸角虽微,可为大用。」

窗外,酸角树的枝桠上落满初雪,宛如裹了层白糖霜。林秋望着树上挂着的冻干酸角,突然想起小宝吃酸角糕时的笑脸——或许这就是中医的真谛吧,不是高高在上的玄妙理论,而是藏在酸角核里的烟火温情,是让每个百姓都能懂、都能用的平实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